梅新育:阿富汗恐怖主义蔓延风险不可低估 9月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一家超市,以斯里兰卡穆斯林“难民”身份定居新西兰的艾哈迈德猝然发难,从超市货架上拿起刀具,一... 韩大元:论中国宪法上的国家安全与人权的关系 反恐、去极端化与反暴力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恐怖主义破坏宪法秩序,危害人类生命、自由与安全,是人权保障的头号敌人... 梁立宝:恐怖信息网络传播的刑法规制及其完善 【摘要】 在预防恐怖信息的网络传播方面,网络运营者是关键一环。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运营者的积极性,《刑法修正案(九)》基于... 胡江:区域合作组织与恐怖主义犯罪防控 【摘要】 打击恐怖主义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内容,作为由中国主导的重要区域性国际组织,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推进反恐合... 审判、仇恨、归国:IS覆灭后的“圣战分子”及其妻儿 就在今年3月7日,半岛电视台新闻网报道称,在当地库尔德人武装的打击下,位于叙利亚的IS飞地、“最后据点”巴古兹(Ba... 冯卫国 贾宇 尚进:恐怖主义定义相关分歧之辨析 【摘要】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未能就恐怖主义定义形成一致认识,严重阻碍了全球反恐进程。目前分歧主要聚焦在恐怖主义是否具有... 屈耀伦:我国西部地区民族恐怖主义犯罪刑事政策检视 【摘要】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活动频发,已严重危及国家、地区安全。在境外势力的长期干预、支持下,近年来我国的恐怖主义... 陈泽宪:试论安置教育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规定的安置教育措施是我国大陆首例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制度化设计的保安处分措施。通过梳... 姜鹏:伊斯兰世界U型认同与恐怖组织类型关联性研究 【内容提要】 自“阿拉伯之春”已降,伊斯兰极端主义日益成为全球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的主要议题。以往的研究已经注意到极端... 施卫江:沙漠民族:恐怖分子的主要来源 【摘要】 当今国际政治环境催生大批恐怖分子。也许他们早已生活在西方大城市里,也许还接受过西式人文教育。考证祖籍地,他... 梅新育:现代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不是对“美国压迫”的反应 从中国到俄罗斯,从欧洲到北美,从印度次大陆到东南亚,……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三股势力”正在越来越多的国... 来,给总统上物理课啦! □江晓原■刘兵 □穆勒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教授,他还是美国政府的顾问,同时也经常出现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三年... 吴建民:2015年的国际形势和对2016年的展望 【摘 要】2015年的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尽管世界不少地区还面临着冲突和动荡的形势,然而习近平主席对美国成功的国事访问、... 林晓光:从人质危机看日本的中东外交:能源安全与反恐政策的两难 2015年新年伊始,日本的中东外交却遭逢巨大的外交危机,2名日本人质被“伊斯兰国”(IS)抓获并遇害,暴露了日本的中东外... 何怀宏:老百姓如何应对恐怖主义? 我们不要让恐慌占据我们的心灵。我们还是应该“该干嘛干嘛”,该出门就出门,该吃饭就吃饭,该看戏就看戏。恐怖分子的一个重要... 刘青建 方锦程:非洲萨赫勒地带恐怖主义扩散问题探析 【内容提要】 近年来,非洲萨赫勒地带的恐怖主义扩散加剧,中东地区恐怖主义“动荡槐向该地带延伸,使之成为新的恐怖主义动荡... 孙晓娟:当前我国反恐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文摘要】当前我国面临的暴力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于西藏独立势力、新疆“三股势力”。其中,最具现实威胁并已经产生重大社... 张怀远:依凭新价值标准建立21世纪世界新秩序 从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看恐怖主义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后无须再分。此分此合,所指都不是国家的兴灭,族群的变更,乃是... 王晋:“伊斯兰国”与恐怖主义的变形 随着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或ISIL)不断利用叙利亚国内乱局进行扩张。201... 殷之光:“伊斯兰国”:戴着“恐怖主义”面具的新霸权 新近出现的“伊斯兰国”及其前身“伊拉克基地组织”是今天“政治伊斯兰”的“圣战”运动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现象。单从外部观察... 鲍德里亚:恐怖主义是对全球暴力的应激性回应 今日的恐怖主义不是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或狂热主义之传统历史的产物。相反,它是全球化的当下伴侣。为了确定其主要的特征,我... 天穆:欧盟正在遭遇的挑战 今年初,针对法国“《查理周刊》事件”,我已经做过类似的评论,或许同样重要的是,在谴责、惊慌和恐惧之余,针对法国的这次“空... 钱雪梅:基地的“进化”:重新审视当代恐怖主义威胁 基地在不断演化中,其走上激进、极端和暴力恐怖主义道路是一个政治过程。基地恐怖主义使近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和国际政治秩序面临重... 皮勇: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网络恐怖活动及其犯罪立法研究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恐怖活动是影响力和破坏力更大的综合形式的恐怖活动类型,包括四类行为,在我国比较严重的是... 王逸舟等:十年反恐功成否——与专家的对话 本·拉登改变了什么 9·11之前与之后的世界有什么不同?拉登和“基地”组织对世界造成了何种影响? 王逸舟:从过去十年... 吴云贵: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辨析 摘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以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相结合为本质特征,是与现代改良主义和世俗民族主义相对立的一种宗教社会... 王宇洁:暴力恐怖代表的不是伊斯兰 过去的十多年里,在巴基斯坦、伊拉克、阿富汗等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教派间冲突激化,自杀式炸弹、汽车炸弹等暴力事件频发,... 周少青:穆斯林群体是恐怖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恐怖主义”一词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时期。那时,身为革命派的雅各宾派为了保卫新生的政权、镇压“一切... 夏勇 王焰:我国学界对恐怖主义犯罪定义研究的综述 摘要:我国学界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 9·11 事件后明显增多。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 周燮藩:恐怖主义与宗教问题 摘要:自9·11 事件以后“, 宗教恐怖主义”、“伊斯兰恐怖主义”等似是而非的说法颇为流行。但从历史上看,恐怖主义与宗... 胡霞:恐怖主义的犯罪学研究路径 【内容提要】自911事件至最近发生的昆明事件,恐怖主义成为媒体争先报道的话题,成为了政治圈的谈资,成为了对公众审查和... 胡志勇:中国西进战略助消除极端恐怖主义威胁 近年来不断膨胀的中亚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对中国西部尤其是新疆地区安全产生了直接威胁,中国不得不被动地陷... 迈克尔·沃尔泽:驳为恐怖主义开脱的四种理由 如今已经没有人再鼓吹恐怖主义了,甚至那些常常实行恐怖主义的人也不再鼓吹。和抢劫、强奸和谋杀—样,恐怖主义行为是对无辜者... 喻义 夏勇:走向经济犯罪的恐怖主义 【摘要】与传统的政治恐怖主义相比,经济全球化时代恐怖主义犯罪呈现出新的趋势,恐怖主义犯罪从产生的原因到活动目标与领域... 中评:中国打击恐怖主义须多方入手 发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恐怖袭击,说明恐怖分子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各国恐怖分子发展的共同趋势是,在政治上摇旗呐喊,在军... 沈丁立:关闭使馆难掩美国反恐脆弱失败 近期,美国等国出于防范恐怖主义袭击的安全需求,不得不临时关闭了其在中东和北非的大批外交机构。关于这一行为的阴谋论也随即浮... 王雪梅:恐怖主义犯罪发展特点分析 【摘要】只有充分认识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策略预防和控制恐怖犯罪的发生。当代恐怖... 吐尔文江·吐尔逊:恐怖主义尤其是维族的最大敌人 4月23日,新疆喀什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发生暴力恐怖案件,造成民警、社区工作人员15人死亡,其中维吾尔族10人,汉族3人,蒙... 秦晖: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纪念9·11一周年 编者按:2013年4月15日当地时间下午3时,在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发生一场连环爆炸事件,联邦调查局将此次事件... 梁立俊:革命、改良和恐怖主义 “改良”不论从哪个角度——逻辑和社会实践——看,都是成本最小,社会获益最大的一种社会、政治建设方式,也是最人本主义的方式... 莱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与恐怖主义 乍一看,说2001年9月11日写下民族主义历史新篇章似乎不太适当,因为卡伊达明白无误地标榜了它的全球企图。事实上,随着最... 李慧翔:绿色和平,走向“生态恐怖主义”? 作为一家成立于1971年的全球性环保组织,很多人初识绿色和平,是通过上世纪80年代的黑白电视屏幕。那时,人们第一次把抽象... 王剑波:全面反恐公约视野下“恐怖主义”的概念及其发展 【摘要】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问题,国际社会在对全面反恐公约草案的讨论审议中有过激烈的冲突和对抗。目前,关于该问题的争议... 格利高里·高思三世:民主政治能制止恐怖主义吗? 美国目前对阿拉伯世界的一项重大政策是在那里拓宽民主政治。小布什当局及其拥护者坚持认为,推进阿拉伯民主不仅可以传播美国的价... 周兼明:跟生态恐怖主义告别吧! 最近,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中国有90%的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十多... 崔思军:简论恐怖主义 先讲个小故事,简单说说英文单词assassin(刺客,暗杀者)的由来。木刺夷是回教的一个狂热教派,起源于波斯。这个教派的... 施卫江:恐怖主义猖獗的伦理学反省 当今世界,跨国境恐怖袭击活动十分活跃。究其原因,众说纷纭,在我看来,现代伦理学的种种缺陷是重要的一环,正是在不同宗教文明... 龚小夏:9-11事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美国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9•11”带给美国的变化应该说并非根本性的。美国这个社会持续地向多元、包容方向发展 我... 环球时报:西方,“疆独”恐怖主义同情者 18日新疆和田发生暴力袭警事件后,官方迅速公布事态,将其定性为有预谋的恐怖袭击事件。境外媒体则本能地将事件纳入“维汉冲突... 环球时报社评:名人宣扬社会恐怖主义应被禁 宣扬社会仇恨在文明国家通常都是不允许的,但在中国的互联网上,这个问题似乎在失控。一些名人加入了对仇官、仇警、仇富的鼓吹,... 解析拉登死后美国和世界反恐战斗未来走向 随着美军作战部队击毙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结束了自2001年9.11事件之后约长达十年... 石斌:试析美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的定义 [内容提要] 对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定义及其在全球反恐怖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问题,各国政府与学界至今仍然歧见纷呈。本文着重分析了... 于滨:War against terrorism a war wi Springfield News-Sun,USA, September 16, 2001Never in the his... 邵培仁:媒介恐慌论与媒介恐怖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 [摘要]媒介恐慌论和媒介恐怖论源于世界恐怖主义日益膨胀的威胁和媒介世界浓厚的暴力氛围。媒介恐慌论作为一种研究恐怖报道与恐... 韩德强:恐怖主义与普世价值 2008年11月26日,印度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袭击者精心策划,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无情攻击西方游客经常光顾的五星级酒... 刘山鹰:政府与资本暧昧关系酿合法恐怖主义 中国政治发展在一些方面遭遇困境。山西的黑砖窑事件、太湖蓝藻污染事件、河北唐山涉黑集团用装甲车敲诈事件,这些事件偶然遭遇在... 李子暘:恐怖主义的覆灭 光辉道路是秘鲁的一个极左恐怖组织。1980年代初期开始,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暴力活动,成为秘鲁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这个组织... 林达:还记得那个叫本·拉丹的家伙吗 媒体对恐怖袭击是否在天天戕害一个国家的民众,事实上相当冷漠。媒体对伊拉克爆炸的关注度要高得多,与其说关注伤亡民众,不如说... 马克普莱曼:高贵排场的对策 (吴万伟 译)尼古拉斯•萨尔科齐(Nicolas Sarkozy)由于直面国家最具爆炸性的政治议题已经成为最... 迈克尔林德:恐怖分子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吴万伟 译)如果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在恐怖主义面前脆弱不堪,我们就需要新的生活方式。英国女王在7月18日星期五宣称“他... 沈睿:民主与恐怖主义的温床 恐怖主义的产生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心理的种种根源。我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恐怖主义者到底要什么》和《提奥̶... 施卫江:恐怖主义献身行为的社会生物学解释 近些年来国际恐怖活动日益猖獗,这些活动的极大多数都为由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所支撑的恐怖组织或者由其亲近教义的穆斯林所作为。众... 石勇:如何对“恐怖主义”进行“精神分析”? 刚看到吴冠军先生刊于世纪中国“第一时间”的文章《再谈“恐怖”与“精神分析”――回应石勇先生》,回应稍迟,敬请吴先生见谅。... 石勇:“恐怖主义”与“症状” 看见世纪中国的“第一时间”刊出澳大利亚墨纳什大学博士候选人吴冠军先生的文章《我们时代的症状:恐怖》。正好我对“恐怖主义”... 吴冠军:我们时代的症状:恐怖 “7•7”伦敦遭遇恐怖袭击之后,谁也没料想到就在7月21日,恐怖袭击再次降临伦敦街头:三座地铁站因“事故... 施化:只有自由主义才是恐怖主义的尅星 七月七日伦敦大爆炸,是继911纽约大爆炸(针对美国人)、巴厘岛大爆炸(针对澳洲人)和马德里大爆炸(针对西班牙人)之后的又... 旷新年:恐怖主义:一种失败的政治 “九一一”一周年之际,美国正在以“反恐”的名义紧锣密鼓、一意孤行地准备发动针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而中国的“一夜美国人”正... 石勇:确定性的终结:新型“恐怖袭击”的心理效应 恐怖袭击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的破坏性能量的释放,是生命受挫后的一种变态攻击性反应。它植根于一种绝望状态中。这种绝望状态必须... 李零:中国历史上的恐怖主义:刺杀和劫持 近来,因为“九一一”事件的发生,恐怖主义成为热门话题。有人说(我听一位专家从电视上说,名字忘记了),历史上没有恐怖主义,... 杨广 尹继武:美国反对恐怖主义战争的建构主义分析 9·11 恐怖袭击事件以来,无论就国际关系的表象还是其实质而言,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的思想和实践都成为国际社会头等... 李少军:恐怖主义该如何破? 恐怖主义作为国际政治中的一种极端的暴力现象,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美国“9•11”事件的影响已充分表明了这... 倪春纳:民主因何而衰退国外民主衰退成因研究的新进展 内容提要:近年来,全球民主衰退现象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以往民主衰退成因分析侧重于过程与结构取向不同,当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