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军国主义 登录

唐利国:武士道与日本军国主义――传统的再编与抵抗的失败

[摘要]学界一般认为武士道是在近代之前形成的一种伦理传统,日本军国主义则是在明治维新之后的近代化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一种...

步平:靖国神社游就馆中被篡改的历史及其背后的军国主义精神

游就馆的印象 中国的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对靖国神社的分析与描述已经很多了,但是如果对这里没有亲身的经历,恐怕仍然...

秦晖:日本“二传手”的作用

日本的个人自-游思想虽也是受“西学”影响,但却更受到明治维新时代日本独特的问题意识所培育。与中国大不相同的是,日本明治...

秦晖:日本如何由“个人独立”转向“军国主义”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引入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大增的个人自由观念却不是这种模式,而是很大程度上来自日本。值得注意的是...

梁云祥:中日关系“安全困境”的军国主义阴云

内容提要:日本军国主义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武士道尚武精神、近代天皇专制体制的建立、殖民主义时代的对外侵略扩张、法...

吕耀东: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深刻思想根源

如今,日本右翼及一些保守势力违背“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谋求海外永久派兵,日本国内否认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历史...

王屏:近代日本是如何走向军国主义的

  【摘要】近代日本是军国主义的代表国家。以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的文化基因、经济基础以及理论根据为线索,可以...

梁云祥:中日关系“安全困境”的军国主义阴云

  【摘要】日本军国主义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武士道尚武精神、近代天皇专制体制的建立、殖民主义时代的对外侵...

李世安 李娜:美日同盟与日本政坛右翼势力

  【摘要】德日两国同样具有军国主义传统,而且德国还多了一个纳粹主义,但是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能...

庄礼伟:日本军国主义的左翼思想根源

  每年的“7.7”、“9·18”都会让国人回头去看中日关系的历史。但年复一年的回顾历史应当有越来越多认知上...

王邦佐:回顾与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亚格局

【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格局的演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情景呈现出截然相背的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地区主要由于日...

徐勇:近代日本的军政关系研究

由明治维新确立的日本军国主义,是为近代世界军政关系史的典型现象。传统武士阶级转换为身着近代军服的 皇军 ,继续保有其军政...

萧琴筝:军国主义余毒沉滓泛起 需警告日本

  从1945年到今天,当年发生在东西方反法西斯战场的伟大胜利已经过去70年了。70年来,世界形势跌宕起伏,...

王占阳:走出认识日本的方法论误区——再论日本不会重新成为军国主义国

在认识日本方面,长期存在着多种方法论误区,这是导致形成“日本可能重新成为军国主义国家”这种误判的深层原因。由此,走出这...

计秋枫:日本真的已不可能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吗?

日前拜读了一篇题为“日本已不可能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文章,颇多感慨,想必不少国人也是如此,从网络上的评价可以看出。当然...

王占阳:日本已不可能重走军国主义老路

  正确判断国际形势,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是当年邓小平确立中国的新路线和新政策的一个基...

薛力:日本将迈向军国主义?

  安倍内阁7月1日决定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这一政策变化在外界的预料中。由于干系重大,有些媒体将之...

史桂芳:日本军国主义会卷土重来吗?

  【核心提示】甲午战争对东亚政治格局造成了深刻影响。中日两国在东亚地位逆转,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和平形势。...

程映虹:剥出日本军国主义的内核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道尔的《拥抱战败:二战后日本的转变》,2008年由北京三联出了中文版,很获好评,但他1986...

郑海麟:日本军国主义就是伏地魔

最近,中国驻英国、德国、俄罗斯、南非、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使节纷纷在主流媒体撰文或接受采访,抨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历程及其覆灭

  开栏的话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公然挑战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无...

薛理泰:东京正在为军国主义招魂

今年是二战结束的68周年。8月15日则被称为日本的二战“战败日”或者“终战日”。日本右翼在这一天竞相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

王晓波:日本军国主义幽灵从未散去

中评社台北5月6日电(记者倪鸿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波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积极推动修宪,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