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陆游 登录

诸葛忆兵:论陆游艳词情诗之同调

内容提要:诗词文体判然有别,然陆游部分作品表现出诗词同调的创作倾向。首先,陆游艳情词存今37首,多代言体,或写酒宴陪饮...

包伟民:乡里社会:男丁共结春耕耦

纸窗百衲地炉红,围坐牛医卜肆翁。时节杯盘来往熟,朝晡盐酪有无通。男丁共结春耕耦,妇女相呼夜绩同。老子颓然最无事,客归自...

莫砺锋:万山深处的陆游遗踪

日前往绍兴参加陆游学术研讨会,负责筹办会议的高利华教授事先转达了浙江磐安二中的邀请,说该校的校址就是陆游幼年避乱东阳时...

莫砺锋:论陆游、杨万里的诗学歧异

内容提要:陆游与杨万里均为南宋重要诗人,但后人对其诗名之大小及人品之高低颇多争议,其中多有不实之词,关于陆游人品的讥议...

吴世昌:诗人的风趣

近来偶然读陆放翁的词集,他有一首鷓鸪天: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

邱鸣皋:陆游研究札记

小引 我在为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撰写《陆游评传》的过程中,对与陆游相关的人物、事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某...

邱鸣皋:陆游师从曾几新论

陆游初从曾几应在何时 曾几字吉甫,其先赣州人,徙居河南府(治河南洛阳)。宋徽宗时为校书郎。靖康初,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即...

吴小英:陆游散文简论

陆游,以其“六十年间万首诗”名垂千秋,除诗而外,词、文亦卓然成家。尤其是散文,体备意丰,名耀当时。然而,正如其子陆子遹...

胡元翎:陆游词之缺失及原因探析

在数量颇少的陆游词研究成果中,对陆游词有极力推举者,但回答不出为什么陆游词在词史中的影响远较其诗歌在诗史中的影响要弱得...

刘扬忠:陆游、辛弃疾词内容与风格异同论

陆游与辛弃疾是南宋文坛上齐名并峙的两个伟大作家,但二人在诗词创作上的成就各有所偏。与辛弃疾以毕生精力作词,虽有少量诗作...

曾维刚:典范确立:论陆游的当世接受

历史上典范作家及文学经典的产生,离不开特定时代读者群体的接受。尽管不同作家作品的接受过程往往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

叶帮义:20世纪对陆游和杨万里诗歌研究综述

陆游和杨万里是宋代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两位,也是南宋成就最大的诗人。他们与范成大、尤袤皆属南宋“中兴诗人”,但尤袤声名早已...

杨胜宽:东坡与放翁:隔代两知音

陆游在旧时评论家眼中,诗名最著。宋末刘克庄即言:“近岁诗人,杂博者堆队仗,空疏者窘材料,出奇者费搜索,缚律者少变化。惟...

傅明善:近百年来陆游研究综述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时金人入侵,南宋王朝采取妥协苟 安的基本国策,而陆游笔下众多“寄意恢复...

刘蔚:陆游的村居心态及其田园诗风的嬗变

陆游一生在山阴故里闲居长达30年,其间创作了田园诗计一千余首。这些诗品是陆游生平创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已引起学者的关注,...

刘蔚:论陆游田园诗的“太平”书写

“太平”是陆游诗歌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在《剑南诗稿》中共出现108次。检索《全宋诗》,“太平”一词共计有1381次...

欧明俊:秦观陆游名字考释

秦观和陆游,宋代两位杰出的文学家,因其名、字相同,常被学者相提并论。他们名字如何拼读?来源及含义如何?两者之间究竟是什...

吴艳玲:追寻一种文化敏感

一文学史上的“蔡中郎现象” 被梁启超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宋代伟大诗人陆游,曾于公元1195年写下一组四首七绝小诗《...

张宏生:花谢花飞看心境

南宋有人曾经说过,写诗若没有梅字,就显得俗不可耐。宋人确实和唐人不同,缪钺先生评价唐宋诗之别时,已经明确说过:“唐诗以...

钱锺书:宋诗选注·陆游

陆游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二○)字务观,自号放翁,山阴人,有《剑南诗稿》。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

傅璇琮 孔凡礼:陆游与王炎的汉中交游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三月,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辟,陆游到达宣抚使司治所汉中,为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同年十一月二日离去...

傅璇琮 孔凡礼:陆游南郑从军诗失传探秘

陆游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离故乡山阴赴夔州通判任,十月到达夔州。乾道八年(1172)又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聘...

莫砺锋:论陆游写景诗的人文色彩

陆游存诗近万首,题材十分丰富,清人评陆诗内容曰:“其感激悲愤、忠君爱国之诚,一寓于诗。酒酣耳热,跌宕淋漓。至于渔舟樵径...

莫砺锋:读陆游《入蜀记》札记

陆游的《入蜀记》是宋代著名的一部笔记,后人对它的重视主要集中于其史地考订方面的成就,例如《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八评价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