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岭: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摘要: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我国的结构形式, 学者们从宪法文本中推论出我国是“单一制”, 我国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而不是纯... 常安: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 发挥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挖掘《宪法》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建立更为完备的中华文化法律保护体系,为构筑中... 孙培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 常安:社会主义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建设(1947—1965) 在社会主义国家单一制、人民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基础之上,民族区域自治成功地将国家内部的不同民族凝聚成为具备有机整体... 常安:缔造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奠基 摘要:回溯《共同纲领》中所宣示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度要义以及这一制度的奠基历程,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 彭谦 张岳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民族、政党三维认同之探析 内容提要: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这一制度下民族的认同结构包含国家、民族、政党这三个层面,为了维护多... 彭谦 程志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形式与时俱进的有益探索 摘要: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策举措和实现形式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省直管自治县体制研究》一书通过田野调查、对比研... 王允武 叶松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视角下的民族团结法治保障研究 内容提要:民族团结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志,保障良好的民族团结局面必须协调好民族关系。以《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民... 郑信哲: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实施 内容提要:1947年,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和实施。70多年... 吴启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过去与现在 本文刊载于《文化纵横》2016年第2期。 作者为中央研究院(台北)近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民... 屠凯:自治条例并非民族自治地方“小宪法” 摘要: 我国学界素有人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为该地的“小宪法”,这一观念可能对实践中处理自治州自治条例... 郑毅:论作为“半部中央与地方关系法”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摘要: 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在调整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过程中虽扮演... 郑毅:论作为“半部中央与地方关系法”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摘要: 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在调整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过程中虽扮... 吴启讷:再造国族:中国民族识别的历史与政治面向 经由1950 年代到1970 年代的“民族识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制度化的“民族”身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 郑毅:《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效力论 【摘要】《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的效力问题对于十八大提出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 田飞龙:地方自治的核心原理及其中国化 云南大学法学院沈寿文教授是地方自治法领域的专家,在本次演讲《澄清地方自治的几点误读》中侧重从地方自治的核心原理出发清理中... 郑毅:论《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上级国家机关” 摘要:“上级国家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时重要的履行配合职能、承担配合责任的主体,但学界目前对于该概念的... 关凯: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中国语境 无论是理论起源还是实践演进,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并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个制度本身,而是需要将观察的视角投射到一个更为... 戴小明 冉艳辉:论国家结构形式与民族区域自治 【内容提要】 国家结构形式是立宪者对立宪之时的政治现实所作的宪法判断,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或者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必然过渡... 王允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行:实效、困境与创新 【摘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行实效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法律地位的确立及发展,推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但受多种因... 闵言平: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说法可以休矣 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坐落着一座朱红木门、极具蒙古族特色的王爷庙。历史风起云涌间,这座庙宇见证了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19... 敖俊德:全面深化改革与民族区域自治法 【内容提要】 如何解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其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王允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行:实效、困境与创新 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民族关系呈现复杂化态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效果堪忧,引起... 王允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行: 实效、困境与创新 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民族关系呈现复杂化态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效果堪忧,引起... 沈子华:中国宪法中“民族区域自治”概念的厘清 1982年宪法确立了“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双重目标,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国家机关的地位。厘清几个相关概念,... 敖俊德:民族区域自治构成应是五要素 2013年10月18日,《中国民族报》刊发了乌力更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可或缺的三要素》一文。此文一是提... 刘军宁:从昆明事件反思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最近发生在昆明的恶性暴力事件,在中国人的心头投下了一道深深的阴影。更让民众担忧的是,从2009年新疆“七五事件”以来的... 郑毅:试述民族自治权的产生、发展与新走向 我国的自治权思想源于统一国家形成之初,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和近代西方思想的冲击使其体现出一种综合性的特征。新中国建立... 常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建构 现代政治是一种通过宪政安排的政治治理,如何探求多民族大国的民族治理与国家建构的宪政之路,既是当代中国公法学人一种无可回避... 沈寿文:重新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性质——从《民族区域自治法》文本角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在性质上与国际社会地方自治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权在性质上是一种自治地方获得国家照顾和优惠的权利;因此,那种... 和牟:当前民族区域自治状况分析 【摘要】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得到各族人民衷心拥护,但其在发展与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阻碍。要加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周真刚:软法视野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摘 要:与硬法相比,软法的调整方式主要是在传统的行政执法与管理中尽可能地采用协商民主的方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过程... 何方:胡耀邦与民族区域自治 此文为中国民族问题专家,曾在张闻天身边工作数年,前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何方先生提出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案。简而... 汪晖: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 如何理解西方社会对于西藏问题的态度?如何解释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西藏危机?如何看待外内海外新一代人对于这一问题的介入?现... 郑毅:论宪法实施机制的“双核化” 摘要: 宪法实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抓手。传统研究聚焦普适性宪法实施机制的构建,却面临违宪审查、宪法的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