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文艺复兴 登录

卢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赫尔墨斯主义解析

内容提要:赫尔墨斯主义源于古埃及的透特崇拜与古希腊的赫尔墨斯崇拜的杂糅与融合,其教义包含了古埃及、古希腊、犹太教及诺斯...

李遇春:“文艺复兴”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重述

摘要:“中国的文艺复兴”作为一种文学史叙述方法或范式在中国当代文学七十年的历史描述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就同一性而言,...

吴天岳:文艺复兴以降的中世纪哲学史研究

内容提要: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世纪哲学史研究已有长足进展,但在部分地驱散黑暗迷雾的同时,又不断地引入新的误读、曲...

柯领:为什么说“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会发生在中国?

这是在我心中孕育了很久的一个题目。根据我的研究,人类未来社会有一个普遍适用的理想化的模型,用柏拉图的话说,就是一个绝...

李韵:东西方文明碰撞出的迷人火花

13世纪,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开启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漫长旅程。最终,他们来到了遥远的中国。彼时的中国,处于元朝忽必...

尚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禁奢运动

意大利的奢侈品和时尚产业一直以来是其国民和政府引以为傲的贸易和文化输出代表,但当我们将目光回溯到现代商业和消费社会萌...

写书使人长寿:《从黎明到衰落》

一个有志于学问的年轻人,三十来岁时就发愿要写一本西方文化史的著作,但被一位长者劝阻了,长者认为这样的任务是年轻人无法胜...

郑永年:郭店书简与中国版文艺复兴

《纽约书评》(2016年4月21日)刊登了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Ian Johnson)写的“中国的革命性发现”一文,借...

萧三匝:中国文艺复兴不能缺这三种人

——致刘军宁先生的公开信 (刘)军宁先生: 大作《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写在即将到来的新人文运动前夜》200...

熊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文艺复兴:论新的伦理学和美学

你若生,愿你拥有不朽的爱;你若死,愿你拥有不朽的名。——题记前言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一场深层的伦理危机。无论是从经济层面...

谢志浩:迎中国的文艺复兴!

当今何世?一幅礼崩乐坏的图景。社会到处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情绪,闻听主事者要促进文化大繁荣,恐怕没有多少人当真。笔者看来,中...

冯梦云:中国模式就是文艺复兴模式

我借“中国模式”议题介绍[美]约瑟夫·熊彼特(JesephAloisSchunupeter,1883-1950)。他是世...

崔卫平:有关文艺复兴——我们的尊严在于拥有价值理想

除旧布新,向拜物教开战 刘军宁先生以“文艺复兴”之名,重申人的尊严,强调作为人类我们的生活不应该维持在摄取食物的水平之上...

饶宗颐:建立新经学,迎接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

饶宗颐,字伯濂、选堂,号固庵,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州,从事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以及教学工作至今逾七十余年,是享誉国内外的国...

萧默:迎接中国的文艺复兴

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全部完成,我们正处在一种信仰严重流失的状态。在目前某些乱象下面,一股地火正在起燃,中国正处在一次前所未...

周宁:从疯狂中建立理性:文艺复兴时代的“忧郁王子”与“愁容骑士”

疯癫之所以有魅力,其原因在于它就是知识。它之所以是知识,其原因首先在于所有这些荒诞形象实际上都是构成某种神秘玄奥的学术的...

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了解过去、开创未来 人类历史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中间经过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转变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称为...

刘军宁:灵魂,为什么不朽?

人类最古老的信念之一就是灵魂与灵魂不朽的信念。据信,灵魂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精神实体,是能感知,能思维、有梦想的精神存...

刘军宁:为了每个人眼中那尊严的眼神——文艺复兴的东与西

在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孕育着一场思想和文化的变革,这个事实呼之欲出。我把这一过程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价值中枢是...

刘军宁:没有复活,就没有兴盛——从文艺复兴看新文化运动

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快一百年了。可以说,那是中国进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以来范围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场文化运动。关...

陈丹青:文艺与复兴

①民族复兴与文艺复兴 近来关于“文艺复兴”的系列文章,我都读。放下报纸,出门打车,一路琢磨几位学者的意思,似乎大有道理...

杨光:驳“道德重建与社会复兴”论

刘军宁、秋风两位先生都是中国重量级的自由主义学者。不过,在最近关于“文艺复兴”的争论中,两位的观点却恰好相反。刘先生认为...

刘军宁:对文艺复兴话题的集中回应

对四位老朋友的回应,先从立凡开始。他提了非常普遍的质疑,这个东西说出来就会被利用。除了吴思其他三个人都说了会被利用。任何...

罗志田:中国的文艺复兴之梦:从清季的「古学复兴」到民国的「新潮」

1922年15日,燕京大学神学和史学教授王克私(Phlip de Vargas)在以来华西 人为主的「文友会」上陈述...

陈太胜: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与现实

未来的中国文化是一个真正的文艺复兴。五四并不够,它只是启蒙。那是太清浅,太低级的理智,太移植,太没有深度,太没有远景,而...

李一蠡:中国曾有胎死腹中的“文艺复兴”

作为中世纪生产力曾领先于世界的少数国度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过类似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文化启蒙运动吗? 1935年蔡元培先...

刘军宁:没有人能挡得住:从三本书看中国文艺复兴

一、《人的本性与命运》,莱因霍尔德•尼布尔著,成穷、王作虹译,贵州人民出版,2006 作者在该书中对文艺复兴...

唐逸: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复兴

一、文化价值的层次 人类历史是在不同地域由分散的种族发展起来的,已经形成颇不一致而又各放异彩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

王宏甲:中国需要新文学新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第八次文代会和第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中说:“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领了文化发...

熊培云:中国文艺复兴的时代是否来临?

◆ 让道德见鬼,人才得见上帝◆ 每个人DIY自己的文化,也就是DIY中国的文化问:有人说中国文艺复兴的时代已经来临?答:...

张剑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复兴?

最近,有学者在《南方周末》上撰文呼吁“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文章的作者预言,一场新人文运动即将到来,“中国从未如此接近...

徐迅雷:从文化制造到文化创造

文化的蓬勃,从来不是一时所为,不是公众制造出来的。不要以为我们是文化制造大国,不能以为我们正在实现“大国文化崛起”,其实...

余世存:文艺复兴不是类人孩们的项目工程

一. 不断听到呼唤我们中国文艺复兴的说法儿,人们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文艺复兴的盛世盛况。这种想法当然没什么错儿。它反...

孟广林:刘军宁先生对西方文艺复兴的误读

刘军宁先生的《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7一文在2006年12月7日的,《南方周末》发表后,随即引起广泛关注,12月14日...

秋风:中国需要文艺复兴,还是别的运动?

刘军宁先生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中国需要文艺复兴。这个命题的论证基础是:“天地之间,个体为尊”。为树立个体的这种...

熊培云:文艺复兴岂需良辰吉日?——与刘军宁商榷

有人梦里回到唐朝,有人梦里回到先秦。自从意识到本国沦落为“文化小国”,中国人对“文艺复兴”一词可谓梦萦魂牵——既痛彻骨髓...

叶匡政:中国会有一场真正的文艺复兴吗——写在新人文运动到来的今天

写在前面:刘军宁先生在《南方周末》和新浪博客同时发表了《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7,这篇文章正在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文章...

崔卫平:我们的尊严在于拥有价值理想

向拜物教开战 刘军宁先生以“文艺复兴”之名,重申人的尊严,强调作为人类我们的生活不应该维持在摄取食物的水平之上,不应该...

刘军宁:中国文艺复兴答疑录

中国文艺复兴答疑录之一:你就是大树,你就是大师中国的文艺复兴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这种艰难不是来自自然环境,而是来自人...

杨鹏:从新文化运动到新人文运动

编者按:上周本版刊发刘军宁先生《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7一文后,在网络舆论和国内思想界引发了热烈回应。为把讨论引向深入...

刘军宁: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

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人不仅是吃饭的动物,而且是观念的动物。人靠食物充实自己的肚皮与躯体,靠观念与信仰充实自己...

李玉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文艺复兴开始,文化的觉醒就首先表现在重新返回古代,对古典的希腊——罗马价值观进行深入研究,重新肯定人的价值,表现出前...

第四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外交思想

14世纪末自意大利发端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

学术预告|多重视野中的欧洲文艺复兴——第四届全国文艺复兴思想论坛

多重视野中的欧洲文艺复兴,暨第四届全国文艺复兴思想论坛,于2016年10月29-30日举办。第一单元: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

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编按:胡适之先生在民国四十七年五四纪念日,以「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为题对大众发表演说。演讲中指出他自己没有参与狭义的五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