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之夏:国民党战时民众工作失败的历史考察——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 【内容提要】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形成以军事委员会统辖全国军民作战的战时体制。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在负责军队政治工作的同... 吴启讷:国民党在台湾的三民主义实践及其成败 内容提要:在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的22年间,三民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并没有完成。国民政府光复台湾,使台湾人从殖民地的二等属... 严安林 肖杨:朱立伦再任党主席能否开创国民党新的未来 9月25日,纷纷扰扰的国民党党主席选举终于落下帷幕,朱立伦以45.78%的得票率,再度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当选国... 方志华:中国国民党的战略困境与出路何在 国民党深陷战略困境始于两蒋,恶化于李登辉,错失良机在马英九。现在台面上已经找不到有战略眼光的国民党政治人物了。其战略困境... 梁志: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三年的中缅关系再探讨 摘 要: 由于对新中国心存疑惧,几乎从一开始吴努政府就决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确定英联邦国... 杨兴梅:“反封建压迫”:国共反缠足观念的合离 摘 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 随着对旧的社会制度的批判, 反对妇女受封建压迫的思路逐渐渗... 冯筱才:“中山虫”:国民党党治初期瑞安乡绅张棡的政治观感 浙江瑞安乡绅张棡对新的党国体制衔恨不已,张氏的经验,证实国民党在基层得不到传统乡绅阶层的支持,但国民党党部活动至少在浙南... 李志毓: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左派青年的困顿与探求(1927—1932 摘 要: 大革命失败后,大量非共产党的国民党左派青年也遭到杀戮。劫后余生者,仍在继... 谢大宁:中国国民党还有未来吗? 国民党在现在的处境下,只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走一条看起来迂曲、刚开始几乎没有效果的十年磨一剑的道路了。那就是试图去扭转... 王才友:浙江国民党基层党务发展之考察(1927—1931) 浙江国民党基层党务发展之考察(1927—1931) 摘 要: 如果将研究视线聚焦于县及县以下... 王彬彬:鲁迅与1930年的国民党浙江省党部 内容提要:1930年,鲁迅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因此呈请国民党中央通缉鲁迅。国民党方面视鲁迅为自... 李杨: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联俄”——以胡汉民申请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 【内容提要】 胡汉民访莫斯科期间,提出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的申请,此举似已逾越孙中山“联俄”既定方针,被党内人士批评甚至... 王才友:代际传递与党部再起:浙江平阳乡绅与国民党“党治”的推行(1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在革命史的叙述脉络内,我们对基层中共党组织发展史的梳理和论述较为清晰,而对国民党基层党部建立过... 王奇生: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 摘 要:20世纪 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上海的一起劳资纠纷案件 , 引发全沪工人与资本家两大阶... 张文涛:一九二七年国共分裂后国民党对党内共产党理论的清除及其影响 摘要:1927年国共分裂, 国民党继从组织上“清党”反共之后, 从思想上进一步清除中共对国民党理论的影响。国民党将思想... 李杨: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联俄” 【内容提要】 胡汉民访莫斯科期间,提出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的申请,此举似已逾越孙中山“联俄”既定方针,被党内人士批评甚... 徐纬光:军队、战争与国家整合:对晚清至民国的考察 一 近年来,在对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的解读中,章永乐的著作《旧邦新造: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七》颇为引人注目。其中缘由和他... 于宁:抗战初期国民党军事情报影响探析 摘要: 军事情报对于军事策略与作战指导关系密切。国民政府成立后,军事情报搜集与调查体系逐步完善,使蒋介石在与国民党内... 赵庆云:1950年代中国大陆与台湾当局对新西兰华侨的争夺 内容提要:1949年后,在冷战的国际格局中,国民党当局的新西兰华侨工作以“反共防共”、与中共争夺侨民认同为核心任务,为... 陈剑:正面战场国军十大主力 引言: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当年3月,笔者给中央主要领导去信,建议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给予肯定,有利于还原历... 尤小立:期待与失望:胡适与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分歧的再考察 摘 要: “九一八”后,国难当头,加之国民党政府方面的笼络,胡适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关系得以改善。出于和平... 金以林:内斗,蒋介石与国民党派系斗争 内容提要:政学系是蒋介石统治时期所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其成员结构始终众说纷纭;而人们对政学系的诸多观察,更多的是源于... 王奇生: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 1924年,国民党仿照俄共体制自下而上建立了一套新的党务组织系统。1928年后,国民党一党独掌全国政权,在“训政”体制... 冯筱才:政争与“五四”:从外交斗争到群众运动 【内容提要】 1919年五四运动在中国爆发,一般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洗礼下的产物,亦是大众经知识分子宣传启蒙后思想觉悟的... 颜德如:孙中山贤能政治观之反思 [摘 要]孙中山以其笃信的“行易知难”学说来改造国民心理,进而奠定力主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的心理条件。他本... 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阅读本文请点击下方链接。部分手机用户无法阅读。... 朱英: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苏州商团的改组与消亡 摘要:商团的改组与商会相比较有着不同的历史命运。1927年底江苏省政府即提出将商团改编为保卫团,苏州商团一直进行抵制,... 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内容摘要:1924年国民党改组之后,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许多国民党领导人,对民众运动作用的认识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在北伐之前... 朱英:商民运动时期商民协会与商会的关系:1926—1928 内容提要:商民运动时期商民协会与商会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其原因在于国民党开展商民运动之初,即认定商会是不革命的旧... 朱英:商民运动期间国民党商会政策的发展变化 提要:国民党在开展商民运动之初,确定了对商会予以改造,并最终以商民协会取代商会的方略,但在商民运动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却... 魏文享:职业团体与职业代表制下的“民意”建构—以1931年国民会议 摘要:1931年5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主流派为确立训政体制的合法性,主导筹办国民会议。在此过程之中,国民党试图掌控... 朱英:国民革命时期的武汉店员工会 摘要: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店员人数众多,店员总工会的组织系统也较为严密,并积极组织广大店员开展经济斗争,导致店员与店主之... 朱英: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商会法的修订及其影响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民党推行的商民运动逐步兴起与扩展,商会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修订商会法以... 朱英:商民运动后期上海商民协会的建立 摘要:在商民运动时期,上海商民协会筹备建立的时间之长、过程之复杂,均为其他地区所未见。在上海商民协会成立过程中,出... 朱英:再论国民党对商会的整顿改组 摘要:国民党在推行商民运动之初,即已确立以商民协会取代商会的策略,因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对商会进行整顿改组,并非完全是... 朱英:国民党推行商民运动的方略 摘要:1926年国民党“二大”通过的《商民运动决议案》,制定了国民党推行商民运动的方略,在此之后的商民运动进入渐进发展... 魏文享:“党规”与“国法”:国民党民众组训体系中的社团制度分析 摘要:1927年4月,国民党在由革命党一跃而为执政党,其民众运动方针也由“运动”转向“组训”。具体方案是在党内设立设立... 朱英:国民党“三大”前后的商会存废之争与商民协会的解散 摘要:1929年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后,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场十分激烈的商会存废之争;随后又发生上海总商会会... 朱英:论广东第一次全省商民协会代表大会 摘要:1926年5月广东第一次全省商民协会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是国民党初期推行商民运动取得重要成效的具体表现之一。本次... 王奇生: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 抗战时期,大学校园既是国共较量的重要舞台,也是国民党内不同派系角逐的场所。学界分合的背后,除了政治理念的明争,亦有派系因... 王海军: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书刊发行领域的博弈 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为维护其专制独裁统治,对共产党除了军事“围剿”外,还推行文化专制政策进行文化“围剿”,对中共领导... 桑兵:“新文化运动”的缘起 作者简介: 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孫中山研究所所長。 1920年9月11日,北京大學舉行... 南方周末:“台湾好人”马英九 2008年,马英九携超高人气赢得了一场国民党铁定会赢的选举;八年后,他却眼睁睁看着一场国民党铁定会输的选举。2008年,... 朱汉国:东北易帜原因初探 阅读本文请点击下方链接(部分网页由于版本太旧不能打开,请更新至最新版本。此外手机用户无法阅读此文)。... 严泉:2004年:中国国民党的宪政转型 对中国国民党来说,2004年无疑是一个悲喜年。3月份“总统”大选的再次失利,使国民党重新执政的梦想完全破灭。但是不久峰... 王奇生:评蒋永敬《蒋介石、毛泽东的谈打与决战》、金冲及《转折年代— 本文拟以蒋永敬、金冲及两位史家的相关论著为例,对最近数年间海峡两岸有关国共内战的研究动态有所揭示。... 陈红民、徐亮:《陈诚日记》:国民党军的“围剿”因何失败 1931年9月1日,国民党军对中共的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尚在进行中,一位高级军官就在其日记中历数此次军事行动的弊端... 朱鸿召:国民党少将观察员徐佛观眼中的延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徐复观作为一位台湾学者被介绍到大陆,其著述《中国艺术精神》《两汉思想史》等在当时的知识界和读... 谢清果 曹艳辉:“解严”后政党角力下台湾新闻自由的进步与迷思 【内容提要】 台湾新闻自由实践在其政党角力中扮演着工具角色。换言之,新闻自由从来就不是政党角力的目的,只是权力斗争的工... 丁学良:最后的中国国民党人 本次台湾大选虽然技术上还没有结果出示,其最深刻的告示早已经广布天下。自从笔者于1989年圣诞节前夕首次赴台湾观察选举... 曹昔舜:国民党何以如此惨败? 台湾2016大选尘埃落定,民进党蔡英文(得票689万,得票率56.1%)以超出300多万票的优势大赢国民党朱立伦,毫... 黄浩:国民党恐彻底爬不起来 毋庸置疑,蔡英文是个厉害角色。她作为资历最浅的民进党人,在2008年民进党跌入谷底后接掌党主席,一步步通过一场场选举,... 何村:抗战时期民族主义视阈下的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 【内容提要】 抗战时期,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它为我国报纸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矗但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有其... 刘贵福:抗战中期的国共配合作战问题 阅读本文请点击下方的链接。... 张鸣:作为替罪羊的“奸商” 世界上有没有奸商?当然有。三百六十行,哪行都有坏人,商人自不例外。在商言商,商人做买卖,就是要挣钱,商人言利,理所当... 谢祥京:唐仁和口述:家父唐生智与南京保卫战 家父唐生智生前在中国历史上虽称不上大人物,但在中国百年史中也是际会风云之人。早在北伐革命时期,他担任了国民革命军前敌... 木然:台湾国民党内部以派制派的利与弊 无论是国民党外传,还是国民党内说,国民党的派系及其对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事实,让外界失望,让内部失和,缺少团结力... 木然:如果台湾没了国民党会怎么样? 首先得承认,国民党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开创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 木然:台湾国民党内部以派制派的利与弊 无论是国民党外传,还是国民党内说,国民党的派系及其对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事实,让外界失望,让内部失和,缺少团结力... 王奇生、凌绝岭:中国何以取得抗战最后胜利 抗战史研究受到官方和民间的双重干扰 问:一直以来,受党派立场影响,国共两党都长期否认对方的抗战成绩,近些年这种情... 袁刚 邓博宇:人权论争与国民党的训政、宪政 国民党以训政为名强力推行专制,诉说人权宪政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话语空间却越来越校国民党集权训政始终无法真正掌控全国。日后... 许亿:换柱是压倒国民党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注台湾的政治,没有想到,事到如今,看到的是如此不堪的国民党,道德感,操守差点,还可以接受,毕竟是政客,再脏的事情,都... 许川:国民党能否浴火重生? 当前,台湾政坛的政治生态丕变,国民党身处环境十分不利。执政党能否逆转胜,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与深化的一大指标。本文... 朱英:1920年代中国商会存废纷争 【摘要】在革命浪潮激荡的1920年代,许多政党与阶级竞相标榜自身的革命性,而将政治对手扣上“反革命”的帽子,以此打压竞... 汪朝光:关于“官僚资本”的争论与国民党执政的危机 自1927年中国国民党(以下简称国民党)在南京开始其全国当政的历程后,奉行一党“训政”理念,在政治上建立不受监督的“党... 汪朝光:“积极”抗战中的消极面——国民党官员日记有关叙述拾遗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城外的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发起武装挑衅,中国军队坚决回击,由此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全面... 葛剑雄:1949年教授们为何恨国民党 【原文编者按】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师从我国历史地理学的泰斗谭其骧先生。关于谭先生的生平和学术,葛剑雄著有《悠悠长水:谭其... 苏嘉宏:国民党两岸路线与“总统”候选人 一、国民党党政分离弱化两岸政策之执行力大陆国台办副主任李亚飞来台访问,陆委会主委夏立言主动约见李亚飞,4月22日在圆山... 朱立伦担任国民党主席后的挑战与前景 从九合一选举的结果来看,民进党执政县市加上党友柯文哲执掌台北市,合起来已经控制台湾超过七成的人口。面对这样的情形,以地方... 袁伟时:评尚小明教授的恶劣学风 友人传来尚小明教授的大作:《国民党与袁世凯的较量可以如此曲解吗?--袁伟时<迟到的文明>阅后小记》(团结网... 刘文祥:神秘的国民党临时全代会:“蒋总裁”是如何诞生的? 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中国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这也是国民党自1924年召开一大以来唯一一次“... 文贯中:父亲文强与国、共恩怨一世纪 他是毛泽东的表弟,却对这个“毛大哥”终生抱有戒心;他当过林彪的班长,两人却打了一架;他参加过周恩来、邓颖超的婚礼,后... 谌旭彬:戴笠与军统: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众所周知,戴笠所领导之“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抗战期间长期从事对日情报工作,收获甚丰。据统计,自1... 耿云志: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近代一百多年中,中国人从初步认识和传播民主思想,到逐渐提出并尝试以改革或革命的手段建立某种西方式的民主制度... 谢祥京:中国抗日战争的游击战 打游击战,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是一场没有面子的战争和战术,不得已而为之。 自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游击战”,不是光... 谢祥京:拜访土司后裔与茶里老兵 1 岁月蹉跎,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2013年5月初,我来到云南昆明,专程为了看望一位不寻常的抗战老兵。老兵曾是我父... 王海晨:张学良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 长期以来,关于“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的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除了民间说法、学者观点之外... 丁礼庭:国民党应该如何调整两岸政策 自从国民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惨败后,国民党内部掀起了一股自省和改革的风潮。要自省和改革,就必须先搞清楚造成惨败的原... 谢郁:国民党走到生死存亡的边缘 中评社香港12月3日电(记者 黄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谢郁昨日就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败... 老徐:马英九是个好人,但是好人不见得是个好官 台湾地区“九合一”县市长选举落下了帷幕,22个县市长,民进党赢得13席,国民党6席,无党派3席。国民党以惨败收场,民进... 刘维开:“铁血救国会”并不存在? “其实币制改革跟蒋经国基本没有关系,他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主导币制改革,他做的事情仅仅是上海地区的经济管制。”对于热播连... 储安平:现在的问题 本文原题为《现在的问题》,载于《再生》1932年第1卷第3期。摘自储安平文集《强国的开端》(群言出版社2014-10-... 王奇生:弱势独裁政党的历史命运 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 贺越明:罗孚与徐复观的隐秘交往 2014年5月2日,香港文化名人罗孚先生辞世,在两岸四地引发不小反响,其独特而离奇的人生经历成为海内外许多媒体的话... 谢清果 曹艳辉:“解严”后政党角力下台湾新闻自由的进步与迷思 政党轮替后,国民两党表面附和 新闻自由 ,实际却采用隐性、间接的方式操控媒体。政党竞争带来了广电媒体的解禁、新闻自由法律... 丁礼庭:台湾为什么要搞打击大陆航母的“兵棋推演”? 台湾为什么要搞打击大陆航母的“兵棋推演”? 丁礼庭 最近媒体大量报道了台湾官方准备进行以大陆解放军大举进攻、登陆台湾... 何志明:国民党的“中纪委”——中央监察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为何失去大陆,至今是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尽管不少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有一点则是得... 丁仁方:国民党在南台湾或结构崩盘 中评社香港1月29日电(记者鱼莎莎杨天杨犇尧)昨日,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丁仁方到访中评社香港总部,接受了中评社记者采... 张家康:毛泽东在国民党任职的日子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 魏雅丽:蒋介石早年是如何在国民党中崛起的 1906年蒋介石留学日本,结识陈其美,后经陈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认识孙中山,走上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 刘性仁:多事之秋国民党,十九全后何去何从? 日前中国国民党在台中港区综合体育馆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主席马英九发表演说,主打“政绩牌”宣示六大... 锺维平:国民党大分裂?妨碍和平发展 马英九8日下午亲自召开记者会重炮批评“立法院长”王金平为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司法案件,关说“法务部长”曾勇夫及... 论题:民国时期国民党政治演变的特点与历史轨迹 主讲人:张皓参与讨论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曾凡云、陈芸、黎德黄(越南)、魏少辉、梁忠翠、刘文决(越南);硕士生叶... 朱英:“革命”与“反革命”:1920年代中国商会存废纷争 摘要:在革命浪潮激荡的1920年代,许多政党与阶级竞相标榜自身的革命性,而将政治对手扣上“反革命”的帽子,以此打压竞争对... 杨天石 丁东:国民党是如何失掉大陆的 国民党丢掉大陆原因:丢掉了农民;丢掉了民族资产阶级;大打内战,物价狂涨,经济恶化,丢掉了全民;贪污腐败,惩治无力;一党专... 黎建军:从同盟会到国民党——革命党失败的历史转型 清末的革命党真正有声势的时间应该是同盟会成立的1905年。与立宪派的崛起一样,中国革命党的形成出现在庚子之乱满清宣布新政... 李杨:孙中山“联俄”: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内容提要】孙中山晚年作出的“联俄容共”决定,并非如传统史学观点所言,孙从此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本文的问题是,... 杨旭 余衔玉:反对国民党新闻专制的“拒检运动” 研究中国新闻和中国新闻史的人,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旧中国历史上的新闻专制是怎样一步一步建立的?对此,研究一下发生在194... 杨平:从执政党到议会民主党的转型之痛——台湾国民党转型的经验与教训 观察台湾的政治转型,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是政党转型。国民党从一个执掌政权及全部党政军经济资源的政党,经历2000年丢失政权... 袁伟时:国民党用革命手段建立党国,并非辛亥革命正统 【提要】:辛亥革命真正终结的日期在1926年4月,标志是3·18事件以后段祺瑞下台,段祺瑞挽救共和的努力失败。从那时候开... 漆多俊:中国革命(国、共)两条路线的分合沉浮(下) 四、关于民主与专制:历史的庄严承诺为何落空?反专制为何更专制?中国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中国大陆的造神运动和“史无前... 漆多俊:中国革命(国、共)两条路线的分合沉浮(上) 目录导言一、关于主义与目标:国共两党当初为何选择了不同的主义和目标?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革命和建国理论的伟大创新;中共选... 陈占彪:国民党反对日本重占琉球之依据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册封副使徐葆光及八品测量官平安、监生丰盛额等,周咨博采,遍游琉球,与琉球人反复互定,再三讨... 徐政龙:对国民党“党化教育”的简述 党化教育,在狭义上指执政党在学校推行自身所持有的一套政治理论意识形态的教育,甚至在学校建立和发展党组织,进行相关宣传,也... 费正清 崔瑞德:与国民党的“磨擦”、新四军事变 与国民党的“磨擦” 共产党人用“磨擦”这个委婉的说法来描述战争中期他们与国民党人的冲突。到1939年,许多观察家认为(或... 张永:1912年中国国会选举试析 提要:民初议会政治失败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最大关节点之一,分析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存在的若干缺陷有助于理解失败的原因。首先是选举... 王奇生:清党以后国民党的组织蜕变 摘要:清党之后 ,国民党地方党权托付无人 ,惟有听任土豪劣绅和投机腐化分子侵夺和分掠地方权力资源, 并网罗社会各界原有的... 张永:1920年前后中国各政治派别对不同社会主义模式的态度及其影响 [提要]一次大战后社会主义运动高涨使社会主义成为二十年代初中国最流行的思潮,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分裂为苏联模式和西欧模式导致... 李杨:胡汉民与蒋介石的“党权”与“军权”之争 【内容提要】1928年,国民党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开始进入训政时期,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党治政权。国民党通过《训政大纲... 张永:民初第一次国会选举竞选活动研究 提要:民初国会选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非暴力方式的政权角逐。以国民党、共和党为代表的各个政党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竞选方式和竞选... 宋淑玉 刘红:国民党兴衰的借鉴与启示 中国国民党兴衰:借鉴与启示从败退台湾到艰难安身,从反攻大陆到经济振兴,从一党专政到走向民主,从大权在握到沦为在野,从党务... 王奇生:国民党的清党运动 一个革命政党在其政治成长历程中,大凡要经历两大难关:一是当创党的魅力领袖去世以后,最高权力的继替问题;二是当革命成功以后... 王也扬:腐败问题与去台后的国民党 腐败问题一直是国民党的痼疾。去台湾以后,国民党当局的腐败又成为民众痛恨的焦点,并且催化了岛内政治的演变,直至国民党下台。... 刘景岚:国民党与台湾政治转型的内在关联性 内容提要:以往人们在谈及台湾地区的民主转型时,最多提及的是国际社会的压力、党外势力的冲击、大陆对台政策的调整等岛内外因素... 傅国涌:胡适何曾被国民党逮捕过? 如果没有其他相关可参证的史料,回忆录有时是靠不住的,不能无条件地相信一家之言。读政治人物、新闻记者的回忆录尤其要小心谨慎... 林孝庭:共产主义中国之前的国民党、穆斯林军阀和"开发大西北"运动 林孝庭著 卢云译[1]共产主义中国之前的国民党、穆斯林军阀和 开发大西北 运动[2]林孝庭著 卢云译[3]摘要:本文回顾... 石之瑜:国民党如何摆脱反统的宿命? 五都选举后,有人认为马英九会对大陆采取强硬立场,以便赢得选票;有人则认为不会,因为民进党也将避免在两岸关系上采取过激的反... 马英九:党的改革与台湾愿景 各位副主席、各位中常委、中央詹秘书长、台北县周县长、陈议长、各位议员、乡镇市长、市民代表,以及在座先进同志:三天前,英九... 杨奎松:国民党代表谁? 一读《胡绳关于撰写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谈话》[1],能够深切体会到胡绳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对中国近代史... 胡博:“令不出统帅部”的国民党派系之争 近看《上海书评》9月13日所刊之《高华谈国民党的军事失败》一文,对文中提到的“国民党的派系斗争”深有感触,借此也想谈一... 梁小民:国民党的经济失败 人心向背是决定内战胜负的丛林法则,众叛亲离的国民党政权最终在1949年丢掉了中国大陆。可悲的是,即使是在一麻袋金圆券只... 许纪霖:国民党如何失去知识分子的支持 据说“文革”期间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笔杆子、枪杆子,革命就靠这二杆子。当蒋介石的威望随着抗战结束达到顶峰的时候,很难... 郑振清:国民党“百年老店”向何处去 退守台湾,蒋介石痛定思痛整顿党务《同舟共进》:1949退守台湾本身已包含促使国民党“转型”的因素。能否打通这段“前转型... 梁小民谈国民党的经济失败 张明扬(实习生刘欣对此文亦有贡献)人心向背是决定内战胜负的丛林法则,众叛亲离的国民党政权最终在1949年丢掉了中国大陆... 王彬彬:胡适、鲁迅与陈德征 胡适、鲁迅,大家都知道。但陈德征是谁,知道的人就要少些了。本来,除了在冷僻的史料上有可能看到他的名字外,这个人基本上应该... 杨奎松:国民党的政治失败 “最是仓皇辞庙日”,1949年12月10日,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中,蒋介石匆匆离开成都官邸,乘飞机直抵台湾。... 石之瑜:谁打赢了内战? 最近媒体热烈探讨马英九日前提出识正书简的主张,亦即日常书写可用简体字,但印刷应该采用正体字。这虽然主要是针对大陆提的,... 许之远:我在国民党中评委会议的提案 国民党重新执政,党中央在去年(二OO八年)十一月召开代表大会及中央评议委员会,我都参加。并在中评委会议提案两项。案由一:... 吴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台湾地方领导人“大驯的前哨战――“立法委员”选举,昨天在全台湾举行。经过点票、计票,到昨天晚上10点,选举结果已经全部出... 张鸣: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村自治” 1928年4月,东北张学良易帜,从此中国进入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从1928年到1937年这十年间,国民政府整顿金融秩序,统... 丁松泉:一个令人尊敬的政党 在3月22日的台湾大选中,中国国民党 总统 候选人马英九以绝对的令对手信服的优势赢得大选,当选下届 总统 ,鉴于国民党在... 林明理:我们如何解读国民党 我们该怎样解读国民党? 国民党前发言人张荣恭2005年那次做客东森电视台对大陆观众的答问(大陆观众问:国民党在台湾开放了... 吕克:“狂风扫绿叶”的若干意蕴 八十一对二十七!国民党以破竹之势的“狂风扫绿叶”下所显示出的意蕴,可以认为有以下若干几点。首先是陈水扁目前所代表的民进党... 吴稼祥:国民党化蝶的启示 相当多的台湾民众和更多的大陆民众为什么希望国民党胜利?历史为什么会给国民党这个机会?这些政党的命运,其实是由它们自己选择... 唐德刚:政学系探源 (一) 在国民党掌握大陆政权的后期,派系纷立的局面之下,‘政学系’实是炙手可热的最有力量的派系之一。在这些小派系中... 丁松泉:国民党的党章修改与艰难转型 据媒体报道,近日中国国民党准备修改党章,着眼2008年总统大选,国民党改弦易辙朝主流本土意识靠拢,加重台湾认同印象抢攻中... 张博树:台湾国民党主席选举给大陆的启示 昨天(7月16日)台湾国民党主席选举揭晓,台北市长马英九战胜立法院长王金平,当选国民党的新主席。对大陆公众来说,台湾岛上... 章慕荣: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陆军武器装备建设之考察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东北在一百余天内全部沦陷,这使日本侵略者滋长了轻视中... 郝望:国民党的转变: 台湾政党政治之发展经验 一, 导论 台湾政治近年来发生急剧变迁。人们都注意到台湾政治的民主化转变。而台湾民主化的一重要表现是国民党面临并接受了... 朱宗震:辛亥革命的动员模式和国民党失败的历史命运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只是赢得了一个假共和的局面,辛亥革命最终宣告失败。然而,作... 张涛:国民党政权溃败的政治学分析 国民党溃败大陆是20世纪中国历史最重大事件之一。国民党之前身同盟会是民国的缔造者,1911年有南京政权之建立。虽然,旋即... 周树山:钱穆不入国民党 读钱穆先生《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一书,其中记一事,颇有所感。钱穆先生在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教书时,接待一... 陈独秀:国民党四字经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以党治国,放屁胡说;党化教育,专制余毒。 三民主义,胡说道地;五权宪法,夹... 刘明明:抗日战争时期两次宪政运动中的自由知识分子 摘要: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次宪政运动中,自由知识分子对民主宪政简单化的教条性思维及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形势恶化的焦虑感使得... 袁伟时:袁世凯与国民党:两极合力摧毁民初宪政 任何国家的民主制度都有范围逐步扩大和腐败逐步清除的过程。腐败和混乱只能通过民主、法治去纠正和防止。除了分权制约、民主监督... 刘山鹰:论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的一次宪政主张(1944-1945 内容摘要 在抗战后期,与更加恶化的抗战形势相对照的是,在陪都重庆等地兴起了声势浩大的宪政运动,并波及到解放区;以中国共产... 刘山鹰:1946年政协会议与中国宪政设计 【内容提要】1946年政协会议是中国宪政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幕。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 纪明葵:吴敦义躲不过“92共识”这个坎 国民党主席台湾选举5月20日结束,吴敦义以52.24%选票当选国民党下届党主席。习近平主席以中国共党中央主席名誉发去贺... 陈星:再这样下去 国民党要完蛋! “如果国民党再不解决几个结构性问题,大概是要完蛋了,以后估计也很难再起。”针对“九合一选举”以来国民党声势的低迷与分... 金以林:党治与派系:国民党正统之争 中国有句老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谁能代表国民党正统,谁才有可能被视为孙中山的继承人,这对其能否“... 许纪霖:从边缘走向中心 编者按:2014年正值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黄埔,是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共同的历史记忆。日前,第一届“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