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欧阳修 登录

汪高鑫:易学视域下的欧阳修史学思想

摘 要:欧阳修的史学成就与其丰富而深邃的史学思想密不可分,而其史学思想又以其易学思想为哲理基矗在历史变易观上,欧阳修...

胡可先:欧阳修与宋代士大夫生活

演讲人:胡可先 演讲地点:宁波图书馆 演讲时间:二○二二年五月 胡可先 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唐...

郭幼为:从“菊落之争”重新审视博物学

北宋时期,王安石曾做过一首《残菊》诗,其前两句为“黄昏风雨(瞑)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意思是黄昏风雨大作,使得满地...

吴怀东:《醉翁亭记》文风“滑稽”论——兼论欧阳修的“太守之乐”

摘要:从北宋庆历六年问世至今,《醉翁亭记》所享有的崇高声誉掩盖了其接受史中的异议和批评,文风“滑稽”论便是尚未受到关...

王瑞来:欧阳脩生日考辨

较之宏大叙事,诸如历史人物生卒年这样的微观考证,似乎过于琐碎,颇不入一些研究者的法眼。然而此亦追寻历史真实之一隅,幸勿...

祝尚書:再論歐陽修的文道觀

【内容提要】 歐陽修對道學家“性命論”的態度,關係到他的文道觀。歐陽修批駁李詡的《性詮》,認爲“性”論乃“無用之空言”...

文师华: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所表现的书法理论观念

【内容提要】 《集古录跋尾》真实记录了欧阳修的书法理论观念。他对书法的审美和传播思想文化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把格调和...

巩本栋:欧阳修的经学与文学

在中国历史上,欧阳修是拥有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会石学家等多种桂冠。享有很高声誉,影响深远的人物。历来对欧阳...

巩本栋:“诗穷而后工”的历史考察

“诗穷而后工”说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其说的提出,既有文学自身发展的因素,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刘衍:从唐宋两次古文运动看欧阳修革新传统散文的理论贡献

中国古代散文在其发展演变的途程中走向骈化,并显露出种种弊端后,曾出现过两次大的反骈、复古的革新运动,这就是中唐由韩愈领...

欧明俊:从新发现的96通书简看欧阳修的日常生活

日本九州大学东英寿教授在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图书馆馆藏的南宋本《欧阳文忠公集》内,发现96篇欧阳修散佚书简全文①。这些书简...

洪本健:东英寿教授新见欧阳修散佚书简解读

日本九州大学东英寿教授经比对日本天理本、宫内厅本及中国国图本《欧阳文忠公文集•书简》,发现欧阳修96篇书简...

谷曙光:论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与宋诗的奠基

陈寅恪先生论述中国古代的文化学术演进历程,以中唐为转关、赵宋一代为鼎盛,而韩愈、欧阳修则是中唐至北宋文化学术转型中承前...

陈湘琳:记忆的场景:洛阳在欧阳修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前言:实存空间与记忆场景 欧阳修(1007-1072)于天圣九年(1031)三月到洛阳任留守推官。其时钱惟演(962-...

张兴武:范、欧“以同而异”的学术内涵及人格表达

范仲淹和欧阳修齐名并称,表面上缘自“庆历新政”,即所谓“范、欧兴庆历之文治”者;[1](刘克庄《除宗簿谢丞相启》,第3...

戴仁柱:《新五代史》英文版序言

几乎没有哪一个早期的文明可以在历史写作的早熟练达方面和古代中国相提并论。近300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著述不仅卷帙浩繁,...

黄黎星:《周易》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影响

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江西吉水人),以其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的散文,...

周振甫:唐宋八大家论

一唐宋八大家定名与背景 《四库全书总目》明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称: 《明史·文苑传》: 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

钱锺书:宋诗选注·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人,有《文忠集》。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

王记录 阎明:正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

自从梁启超指出:“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1〕后,述中国传统史学者,皆以为正统不足论。其实,作为传统史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