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孝萱:柳宗元五言诗 五言诗,起于汉代民谣。西汉成帝时歌谣《邪经》已是整齐的五言体。东汉的《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体。... 卞孝萱:柳宗元种植诗 柳宗元在永州、柳州所作的种植诗,约有三类: (1)花、竹如《自衡阳移桂十余本植零陵所住精舍》《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卞孝萱:柳宗元山水诗 (一) 柳宗元的山水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突出的地位,这是人所共知的了。柳宗元的山水诗怎样呢?前人的评语,如: 汪森《... 莫砺锋:柳宗元对“公仆”的训诫 “公仆”这个词是舶来品,国人使用它时,一般都引述马克思《法兰西内战》中关于“社会公仆”的概念,也有人关注恩格斯为《法... 蒙培元:柳宗元“道”论简析 一、天人之道 柳宗元的道论,首先要解决的是天人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和韩愈进行过一场辩论。韩愈认为,人受... 施蛰存:中唐诗话·六二 柳宗元:五言古诗四首 柳宗元,宇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九年(公元七九三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累迁监察御史里行。贞元二十一年初,参... 周振甫:唐宋八大家论 一唐宋八大家定名与背景 《四库全书总目》明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称: 《明史·文苑传》: 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 余恕诚:司空图诗文相通论及其对柳宗元一篇序文的补说 不同文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涉及面很广。就作家而言,一人往往会兼有几种文体的创作,这些创作的异同优劣,可以作为考究辨析文体... 高建立:论柳宗元对程朱理学形成之影响 柳宗元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入中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柳宗元也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挣扎,多次遭受政治上的打... 张靖龙 周招满:论柳宗元的黄老思想 “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形态的社会思潮,滥觞于先秦,大弘于汉初,显赫一时,武帝之后,渐趋沉寂;而作为“秉... 王国安:论柳宗元的佛教天台宗信仰 唐代多数文人的佛教信仰往往只是停留在肤浅表面的层次上,但柳宗元却是一个例外,他对佛教有着深入的研究,从而在接受佛教影响... 周唯一:柳宗元诗歌的“强国利民”人文思想 我国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国家。我国古典人文主义不仅强调人的自身地位、作用和价值,也强调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联系,强调人对社会... 程羽黑:柳宗元《龙安海禅师碑》所记禅宗法统释证 一 《龙安海禅师碑》: 佛之生也,远中国仅二万里;其没也,距今兹仅二千岁。故传道益微,而言禅最玻拘则泥乎物,诞则离乎真... 鹿琳:《永州八记》:柳宗元精神世界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贬谪生活,柳宗元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如果就数量而论,其在中国古典山水游记中仅为... 尚永亮:寓意山水的个体忧怨和美学追求 人世的忧患、生命的沉沦往往导致文学向两个方向发展:或致力于对人内心痛苦的表现,或走向对自然山水的歌咏,目的在于排遣悲忧... 尚永亮:圆外方中:柳宗元被贬后的心性设计与主客观矛盾 青年柳宗元心性激切、峻直,一方面当与其父柳镇“号为刚直”的性格有着遗传学上的关联,另一方面恐与宗元本人因学殖内充而形成... 刘宁:“务去陈言”与“归本大中” 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和柳宗元都标举“文以明道”,然而他们对“明道”方式的理解有显著差异。韩愈古文追求以不落陈俗... 杜晓勤:二十世纪唐代古文运动和韩柳研究 韩愈和柳宗元虽不只以古文名世(他们的诗歌创作也是足为后世师的),但是,由于他们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和代表作家,所以我们... 陈行之:柳宗元《三戒》新译 作者提示:这是一篇读书札记,有“译”亦有“解”,与严格意义上的“译”已经有了颇远的距离,然而为了更直观一... 戴建业:《柳宗元永州事迹与诗文考论》序 中国古代极少“为文学而文学”的作家,流传下来的诗文大多出自曾经、已经或准备进入仕途的士人之手,他们不是在庙堂上积极“... 高殿杰:柳宗元与“永贞革新” 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唐朝已走出了“大唐辉煌”。 安史之乱是转折点,唐朝经历了初期的贞观之治和中期的开元盛世之后,开始由盛转... 莫砺锋:中唐诗坛上的韩潮柳江 韩愈和柳宗元是中唐的古文名家,晚唐杜牧有诗云:“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①揣其语气,每句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