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白居易 登录

柏峰:白居易在渭南的乡居岁月与诗作

山川壮丽的关中平原东部名城渭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故里。曾经两度在渭南的乡居生活,是白居易难以忘怀的人生阶段,也对其...

柏峰:白居易在渭南的乡居岁月与诗作

山川壮丽的关中平原东部名城渭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故里。曾经两度在渭南的乡居生活,是白居易难以忘怀的人生阶段,也对其诗...

魏景波:白居易的长安生活与诗歌创作

演讲人:魏景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兼任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陕西省...

刘怀荣 顾云骢:听白居易讲养生——“古代文学与医学”之三

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作于贞元五年(789)的《病中作》有云“少年已多病,此身岂堪老1题下自注“年十八...

霍松林:白居易《琵琶行》鉴赏

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饶芃子:白居易《长恨歌》鉴赏

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

施蛰存:中唐诗话·六九 白居易:闲适诗十一首

白居易诗二千八百馀首,讽谕诗仅占少数。《白氏长庆集》十三卷以下,不以类分,似乎以闲适诗为最多。在许多古调及近体诗中。有...

施蛰存:中唐诗话·六七 白居易讽谕诗:两朱阁

在郊岛的寒瘦与昌谷、温、李的秾艳之外,元和、长庆年间,还有一个极为流行的元白诗派。元是元稷白是白居易。他们是亲密的诗友...

赵小华:父亲的记录:唐诗中的儿童书写

儿童,是人类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诗人关爱儿童、欣赏儿童,在唐诗中书写了丰富多彩的儿童活动,...

谢思炜:白居易讽谕诗的语言分析

白居易诗一向被称为“浅切”(李肇《国史补》卷下)、“俗”(苏轼《祭柳子玉文》,《东坡前集》卷三五),甚至有“老妪能解”...

文艳蓉:白居易家族婚姻考论

在唐代社会,士人对婚姻的选择非常重要。陈寅恪先生曾云:“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

张勃:白居易的节日生活

目前对节日的研究往往重视具有模式化的节俗活动而忽略了个体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本文尝试对白居易——一个俗民个体的节日生活...

张应斌:白居易诗论的价值取向问题

早在10年之前,学术界就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及相关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争论双方都发表了许多有益的意见,但是并没有得出明确...

贾文昭:白居易论诗的审美特性

近年来在古代文论研究领域,有些论者过分推崇“审美中心论”,过分贬抑“政教中心论”。对于白居易的诗论和诗(主要是乐府诗)...

张应斌:白居易诗论的理论体系

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游国恩等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早已作过总结,认为白居易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强调诗歌必须为政治...

贾文昭:白居易“补察时政”说的评价问题

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诗论家,是唐代诗坛倡导新乐府运动和“政教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他在《与元九书》中提出...

杜晓勤:二十世纪元稹、白居易研究

元、白都是中唐很有影响的大作家,且友情深厚、交往频繁,在诗文创作方面也经常唱酬、互有影响,且后世常常将他们相提并论,故...

傅璇琮:从白居易研究中的一个误点谈起

一 唐代文学研究,近二十年来,确实有很大的进展。前两年,董乃斌、赵昌平、陈尚君三位学者,曾就史料、视角和方法等几个方...

陈寅恪:白乐天之思想行为与佛道关系

原载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 乐天之思想行为与佛道二家有关,自不待论。兹所欲言者,即乐天对于佛道二家关系浅深轻重之...

陈才智:元人王恽对白居易的接受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借小说人物表达过一个意见:“假若写作能够超越作者个人的局限性,那么写作的意义仍旧在于它的作品要经过...

舒芜:伟大诗人的不伟大一面

钟叔河先生的《忆妓与忆民》(载一九九六年八月三日《文汇读书周报》《书人茶话》栏),里面,介绍了白居易的《不能忘情吟》,那...

朱红:花开半妍的意味

小时候乱翻书,读过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社会变动的宏阔历史背景下,书中还有不少陌生的细节令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