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法社会学 登录

季卫东:什么是法社会学?——在关系、程序以及议论的视域里再定位

显而易见,在以民法典为代表的现代法律体系大功告成之后,国家面临的主要课题就转变为如何严格遵循和应用既定的法律规范。于...

季卫东:疫情监控: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

2020年1月下旬暴发的新冠疫情,给中国乃至全球带来巨大冲击,这是把金融市场恐怖指数推到空前高度的一场巨大灾祸,这是与隐...

季卫东:法学理论创新与中国的软实力

内容提要:中国法学理论界濒临着严重的衰退,应当对权力的赤裸行使产生的法律秩序的正当性危机有所关注。解决这种软实力匮乏形...

泮伟江:超越“错误法社会学”

关于法社会学研究,恐怕没有人会对如下的定义表示异议:法社会学研究是将法律当作“社会事实”进行的研究。许多人在理解这个定...

董凯:《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再现涂尔干法社会学思想

法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起源于古典社会学时期,其中韦伯和涂尔干贡献较大。对韦伯法社会学的研究和评论,在海内外都有...

秦永超: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法律社会学思考

【摘要】农村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城市社会生活,这不仅是流动人口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问题。本研...

张清:性别分层的法律蕴涵

【中文摘要】性别不平等、性别歧视、女人的“隐而不见性”,都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结构之中,深受财富、威望和权力之影响。当社会...

周永坤:嫖宿幼女罪之法理学与法社会学思考

嫖宿幼女罪在逻辑上难以自圆,违背文明社会的一般法理,背离儿童利益优先保护原则。在法社会学上,嫖宿幼女罪将强奸罪的被害人污...

西方现代法社会学的创始人—欧根.埃利希

埃利希在法社会学方面贡献巨大,当人们光注重法典条文的研究时,法学成果只是一种肤浅的法的解释。然而,法社会学的诞生,为大家...

喻中:欧美宪法社会学比较透视

  摘要:  宪法社会学是关于宪法的社会学研究,是宪法学与社会学交叉融合的产物,旨在发现人类政治生...

严存生:社会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中文摘要】每个法学流派都有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社会法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法的“事实”或法的实际,它包括实际上的法、...

高德鹏:韦伯:社会法学大师

1864年4月21日,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富特市,不久举家迁至柏林。他的父亲是一位法学家,也是当地知名的...

何红丽:论法社会学的兴起

  【摘要】产生于19世纪末的法社会学,在其近一百多年的历程中发展迅速,与新自然法学派和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高军:食品安全问题的法社会学省思

[摘要] 当前,社会结构变迁、产权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所构成的时代背景下,带来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困境。我国食品安全普遍沦陷,直...

喻中:宪法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宪法社会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对此,我们可以从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两个不同的方面来回答。从理论意义来...

黄宗智:建立“历史社会法学”新学科的初步设想

今天在国内各大法学院占据主流地位的是舶来的西方形式主义法学。它从基本前提( 权利 )出发,通过紧密的法律逻辑,演绎出...

鞠成伟:埃利希法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多元

导言在埃利希看来,法学是作为观察的科学。这句话有两层含义:首先,法学是科学,它的核心关注点是法律的基本原理而非法律适用的...

萨其荣桂:刑事和解实践中的行动者——法社会学视野下的制度变迁与行动

【摘要】真正的制度创造者实际上是社会上的各个利益主体和行动者,历史就是在各个主体的行动中推进的。在各个主体行动的利益考量...

周世中 陈雅凌:法律异化研究

【摘要】法律异化是指法律这种人类创造出来的本用于服务人类的社会规范,因为一些原因反而成了走向人类对立面的一种异己力量的法...

吴永科:论司法和谐的困境与前景:从法社会学角度

在当代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司法和谐的现实困境,即“特权文化”心理促使人们追求逃避法规的特权,泛行政...

秦强:理论自觉与中国法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尝试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的确立,中国开始了由一个传统人治国家向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的艰难转变。在这场凤凰...

胡平仁:法社会学的法观念

思考与回答“法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高难度的思想体操。古往今来,无论是什么法学派别,或是持何种观点的法学...

青维富:变革社会中的法律:以社会文化事实为分析点

【摘要】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以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法律变迁,社会的现代化必然导致法律的现代化。因此当我们在研究...

沈宗灵:法律社会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法律社会学是以研究法律的实行和效果等作为主要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在西方国家兴起。但对我国来...

郭景萍:“情与法”的法律社会学论析

【内容摘要】法 律正义的实现离不开一种被称为温暖的诗性正义之烘托,诗性正义成为一种反抗犯罪维护法律正义的强劲力量;诗...

郭星华:从中国经验走向中国理论——法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探索

内容提要:从法治建设、犯罪问题、民间纠纷等三部分的法社会学探索,笔者对其研究团队1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强世功:我们究竟贡献了什么

一、 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期,在社会科学关于规范化与本土化的思考背景中,苏力教授以他所特有的敏锐和犀利,向学界提出...

韩大元:试论宪法社会学的基本框架与方法

【摘要】现代宪法学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宪法文化的成熟,人们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寻求解...

季卫东:中国司法改革第三波与法社会学研究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司法制度及其发展方向的深层次研究仍然是法学界的中心任务和最根本性的课题。中国的法社会学应该把...

郭星华 黄家亮:社会学视野下法律的现代性与地方性

摘要:形式主义法学家们认同的现代性的法律是一个普适的价值体系,并不内涵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是任何法律发展的必然方...

赵震江 季卫东 齐海滨:论法律社会学的意义与研究框架

关于开展法律社会学研究的倡议近年来已得到我国法学界的一定关注,有关项目也已被列为国家“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

季卫东:界定法社会学领域的三个标尺以及理论研究的新路径

法社会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专业科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因人而异,你可以在各种教科书和专著里找到许多不同的定义。那么,在...

朱苏力:法律社会学调查中的权力资源*——社会学调查过程的一个反思

一. 题目很大,引起这篇文字的却是一件小事。 一年多以前,我外出调查,见到了H省任职的一位大学同学。闲谈中,老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