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文 方长平:周边国家民族主义新态势与中国外交的挑战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深度参与区域合作与广泛拓展海外利益,周边国家的国内政治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影响愈加深刻。研究周边各国民族... 孙凤武:当务之急是培育公民意识 (一)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讲到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一重要的思想教育工作内容,但在会后的主流政治言说中却很少谈到这一点... 魏国红 龚维维:社群主义视角下的民族关系和谐研究——兼论“淡化民族 【内容提要】 国家相对于民族群体而言,是大社会组织与小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民族... 李军辉:现代社会要培养公民意识 中国社会当前处于一个攻坚转型阶段,如果想让先进的技术、制度、行政理念和管理方式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让其充满鲜活的血液,让改... 林安梧:先做公民,再做儒者 在21世纪民主宪政的年代,不必再用三纲作为儒学发展的基本结构。如果还是这样带有专制意味地恢复儒学,它也可... 陈剑:在公民中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 当一个婴儿出生在中国的国土上时,他实际就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资格。当然,外籍人士生育的子女是否也可... 姜飞 黄廓:新媒体对中国“权势”文化的颠覆与重构 内容摘要:从理性视角来看,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变革依次表现在三个方面的“权”与“势”变迁中:第一,新媒体呈现出某种“反作用力... 唐双飞:公民新闻与公民意识的“交互式螺旋模型”建构 摘要:公民新闻的产生与发展之助推力就是公民意识的崛起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公民作为公民新闻的传播主体,不仅需要外部技术的... 李新宇:大学教育:公民意识的严重欠缺 关于当下大学教育的缺失,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现代公民意识的缺失。人们大都承认,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是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工程。... 夏金华:民主掣肘下的公民意识 [摘要]通过对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考察,探求西方社会主要的政治意识例如平等、公共精神、法治等公民意识的产生。透视了古希腊... 葛荃: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1] 公民意识、公民文化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基矗但是在中国传统(相对于近代而言)的法律规定和政治... 孙凤武:毛泽东晚年社会心理评析 摘要:毛泽东晚年在思想方法、政治理念和道德情操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缺陷,是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精神世界中的消极方面直接... 曲卫国:公民意识的缺失究竟是因为无“公”还是无“私” 天益社区网上传的朱学勤老师有关中国缺乏公民意识的讲话,很是让人深思。我觉得也许我们可以顺着朱老师的思路对“公民意识”的缺... 朱学勤:公民意识:中国的困难与曲折 中国传统社会没有产生公民意识的可能。这是因为这样的社会结构中,政治权力人合法性不具有公共性质,政治结构与家庭私人生活直接... 许耀桐: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命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陈力丹:传媒,究竟宣传公民意识还是臣民意识?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首次提出“公民意识”问题。决议指出:“要在全... 吴伟:“黑砖窑”事件与公民意识 6月以来,山西“黑砖窑”案披露于报端。一时间,在国内外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和各大综合网站、论坛的博客中,人们发表了大量... 李新宇:大学教育:呼唤公民意识的培养 1当下中国的大学教育的缺失甚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欠缺。人们大都承认,公民意识的培养是现代化的一项基... 李新宇:公民意识的百年遗产 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早在一百年前已经开始了。一代又一代先驱曾经为此而努力,并且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一百多年前,人们还很少用“... 孙凤武:公民意识与两股歪风——建议将“公民意识”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 摘要:坚定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反腐倡廉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但任何好的制度是要具有公民意识的人来执行和监督执行的.有必要... 潘修华:社会组织发挥公民素质提升功能的现状与改善 摘要:提升社会治理的效果,须提升民众公共参与的质量,而这就关涉到民众的公民素质问题。民众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实践途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