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斌:作为世界政治思维框架的文明范式——历史政治学视野的《文明的 文明关系形成于古老的过去,影响着当下,塑造着未来,因而文明范式经典地体现着历史政治学的时间进程概念;在时间进程中,财富权... 张飞岸:特朗普时代的镜像:亨廷顿与美国政治 摘要: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开启了美国历史的后自由主义时代。他对自由主义的离经叛道在美国和西方世界引发了一场自由多... 欧树军:作为制度的国家:亨廷顿政治视野的整体性考察 内容提要:现代政治学是世界时势巨变的产物,如果说“国家中心论”是英美霸权更迭之际的理论反映,那么,亨廷顿的“作为制度的... 阎小骏:中国发展经验能否破解“亨廷顿警告”? 7月1-2日,第三届思想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文为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中国制度研究中心总监阎小骏的主题演... 周平:“亨廷顿之忧”发出了一个严重的警示 内容提要:亨廷顿在其最后著作《我们是谁?》中,看到苏联解体、英国“有了分崩离析之势”时,不禁为美国是否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第六章 第六章走向 从1974年到1990年间,在几乎30个国家的民主化,及在另外几个国家的自由化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基本...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第五章 第五章 持久 第一节 巩固权力及其问题 甲国的民主改革派取得了权力,并开始对该国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造。乙国的保守独裁者登...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第四章 第四章民主化的特征 第一节 第三波民主化的共同特征 向民主转型的国家方式各自不同。不过,若把它们的所有差异撇在一边,第...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第三章 第三章 民主化的过程 第三波民主化是如何发生的?民主化的原因和方式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是,在分析的这一点上,重点已经从前...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第二章 第二章 原因 第一节 波浪式运动探因 民主化的波浪及其回潮是政治中一种更普遍现象的表现。在历史上,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第一章 第一章 内容 第一节 第三波的开始 现代世界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有意无意地始于葡萄牙的里斯本,时值1974年4月25日... 亨廷顿:第三波:二十年之后看未来 约在五百年前,有一小群葡萄牙的政治领袖和思想家,其中包括国王约翰二世... 杜维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预言对了吗 编者按: 亨廷顿1993年提出的文明冲突论,现在看来似乎在变为现实:2001年“9·11”,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安... 袁鹏: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几点思考 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教授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1993年发表于美国《外交》季刊上... 吴晓燕 张艺博:一党执政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拓展 摘要: 20多年来, 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的越南政治体制改革颇为引人注目。 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围绕政治稳... 刘训练:保守什么?为何保守?保守主义的四次浪潮与三个命题 近代来保守主义四次浪潮的每一次情境中,保守主义都试图捍卫传统制度与实践;在保守主义的论证中,可以归纳出三种命题,即赫希曼... 郑永年:西式民主不具普世性,亨廷顿一直在强调 亨廷顿一直强调西方式民主是西方文化的特有产物,能够传播到其他国家,但不具有普世性。西方式民主既然是西方地缘政治秩序扩张的... 程亚文:亨廷顿——被误读的智者 一个饱受争议的人走了。以“文明冲突论”而名播于世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这个全球陷入金融危机的多事年头之末,... 思想画像: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亨廷顿 发表“文明冲突论”的美国著名政治学者亨廷顿逝世,享年81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福阿德·阿贾米将他称作“可能是... 方李莉:世界秩序的重建——从亨廷顿到费孝通 两种文化思想我们讨论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同时,又不得不提到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叶小文:中国,何以能走出“亨廷顿悖论”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但“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戈平:亨廷顿评美国政制的中世纪传统 弗罗伊德说, 作家真正的灵感一生只有一次。作家作品等身,总有一本是代表作。亨廷顿的代表作公认是《变迁社会的政治秩序》,... 李慎之:数量优势下的恐惧 一九九三年夏季号的美国《外交》季刊发表了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章《文明的冲突》。其主要意思是说:... 刘军宁:民主化军师视野中的中国转型 问:亨廷顿教授,你的每一部主要著作几乎都已译成了中文。你不关注中国,但是你的著作却在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你也许对中国没... 王正绪:亨廷顿的主要著作和缺陷 2008年12月24日、圣诞夜,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文明冲突》等书的作者,亨廷顿在美国病逝,终年81岁。在50多年的... 埃里克·考夫曼:亨廷顿的意义 (吴万伟 译)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是作为美国思想界精英中的贱民而去世的,这是... 刘军宁:对亨廷顿教授的一次虚拟访谈 问:亨廷顿教授,你的每一部主要著作几乎都已译成了中文。你不关注中国,但是你的著作却在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你也许对中国... 党国英:一代宗师和他的政治学遗产 题记 这篇文章有新写的,也有过去的。有片段在其他地方发表过。 美国杰出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不久前溘然逝世,随... 王缉思:亨廷顿挑起的论战将超越时空 2008年圣诞节前夜,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与世长辞。从1957年发表第一部专著《士兵及国家》到2004年的最后一... 弗朗西斯·福山:纪念亨廷顿(1927-2008) (吴万伟 译)在圣诞夜得知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去世的消息真让人悲伤。他是我长... 许忠明:对催化剂改革与替代物改革的思考 一、催化剂改革与替代物改革的界定 美国前政治学会会长、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即改革分为替代物改... 刘军宁:亨廷顿的三重身份 对中国政治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而言,刚刚去世的亨廷顿教授也许是当代海外政治学家中影响最大的一位。有趣的是,他对中国似乎没有... 庄礼伟:亨廷顿眼中的世界变迁 1968年,亨廷顿的《变迁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以下简称《政治秩序》)出版。1988年,该书中文版在中国发行,激发了... 王缉思:亨廷顿理论的启迪与谬误 从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战争回溯——9·11的震荡,阿富汗战争的硝烟,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以暴易暴,印尼的巴厘岛惨案……所... 美国汤:我们都是盎格鲁-新教徒吗? 《我们是谁?美国身份的挑战》“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 s Nati... 欧树军:美国军政关系的变与不变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 ·仁本》 亨廷顿的《军人与国家》问世于一九五七年。这本书针对 “二... 曾毅:超越韦伯主义国家观 内容提要:以官僚制、强国家、合法性为基石的韦伯主义国家观是政治学经典的国家理论。然而,国内外学者都有将经验性国家理论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