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瑞:杨小凯对经济学的贡献 2002年3月25日,1986 年诺贝尔得主布坎南教授(James Buchanan) 在莫纳什大学进行访问,他在演讲... 朱学勤:小凯的遗嘱,与我对他的终身遗憾 小凯的遗嘱 2004年7月,得知小凯溘然去世,虽早有思想准备,但还是有好几天难以入睡。“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 邓晓芒: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世纪追问 小凯让我如梦初醒 我知道杨小凯已经很久了。早在60年代时期,长沙市的“杨曦光”(也就是后来的杨小凯)就已经鼎鼎... 郁鸿胜 黎振宇:小凯的第一本著作——我与杨小凯的“北漂”时光(三) 编者按:在杨小凯诞辰70周年前夕(逝世14周年),我们对曾和杨小凯共事的郁鸿胜先生进行了访谈。郁鸿胜先生在上世纪8... 郁鸿胜 黎振宇:小凯的专业课考了零分——我与杨小凯的“北漂”时光( 编者按:在杨小凯诞辰70周年前夕(逝世14周年),我们对曾和杨小凯共事的郁鸿胜先生进行了访谈。郁鸿胜先生(系于光远... 郁鸿胜 黎振宇:我与杨小凯的“北漂”时光(一) 按:杨小凯(1948-2004)是著名华人经济学家,生前曾两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文革期间,他曾因《中国向何处去... 吴小娟:我的丈夫小凯 本文为吴小娟女士写于2004年8月。2018年10月6日是杨曦光先生七十岁冥寿,稍加注释,特此纪念。 1979上半... “杨小凯理论与中国经济”研修班招生 2004年7月7日,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去世,一转眼,已经快十四年了。 杨小凯,原名杨曦光,华人经济学家,曾经被两... 张五常:杨小凯的访问 杨小凯的访问 1987.01.07 去年夏天我到美国讲学时,有一位到美国学经济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路经香... 李克:中国新常态与“杨小凯主义”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逝世十周年,其追思会备受关注,FT中文网此前也有报道,详见《纪念杨小凯》专... 刘瑜:在黑暗中消失之前 我读过不少关于“文革”的回忆录,其中《牛鬼蛇神录》是最奇特的一本。不,奇特这个词不够,更确切的词是荡气回肠。 其他... 洪朝辉:追思杨小凯为人为学的境界 我把做学问的人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学人”,这是指懂得一些本学科基本知识的人;二是“学者”,是指具有一定独特观点、并能... 高柏:杨小凯的贡献到底何在? 【编者按】今年是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去世十周年,再度引发中国国内纪念反思热潮,FT中文网亦持续推出专题讨论... 林毅夫:中国学术界不能只引进 中国缺乏思想市场是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中国的学界需要放弃一种思维模式:一看国家社会出现了问题,就去西方现有的主流理... 华生:我们怎样纪念杨小凯? 一个人无论有何成功,一定要有谦恭之心。大一点的成功离不开天赋,那是上天所赐。后天自己再有所为,天不假时,仍不免壮志未酬。... 黄有光:对纪念杨小凯的感想 今年七月七日是杨小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国成大名的几位学者之一)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我已经于7月1日在《东方... 林毅夫:为什么主流理论指导政策很失败? 转型绩效评估表明华盛顿共识失败 小凯一生追求的是中国现代化,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学者,希望通过自己理论的研究... 陈平:劳动分工和宪政问题——和杨小凯关于方法论的对话 杨小凯是中国留美学经济学的学生中,最有原创力的学者。我在1986年留美经济学会在哈佛举行的第2届年会上认... 朱学勤:小凯的嘱托与我的交待 今天是大家们聚会,我这样一个经济学的外行说点外行话。 有缘在这里跟大家见面,主要是(因为)杨小凯的关系。... 周其仁:纪念杨小凯 2004年7月7日,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去世,今天是其逝世十周年。杨小凯,原名杨曦光,华人经济学家,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新... 黄有光:去世十周年再忆杨小凯 中国改革开放后出国成大名的几个学者之一杨小凯,患上肺癌数载,终医疗无效,不幸于2004年七月七日早七时(七七)49分... 邓晓芒:我与杨小凯 我无比怀念我和小凯一起在湖边居住的日子,那是一个金色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虽然物质贫乏,但内心多么充实!后来者将要... 陈益南:从杨曦光到杨小凯 2001年4月24日上午,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詹姆斯.M.布坎南,在美国费城对来访的北... 乌家培 李炜光等:缅怀杨小凯 2013年7月7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召开了“纪念杨小凯教授学术研讨会”,纪念九年前英年早逝的杰出的华人经济... 王成军:世纪清点:默念基督徒小凯先生的一生 全文收入山水树工作室2009年版《学术白话》一书的第166-183页摘要:该文旨在通过回顾基督徒经济学家杨小凯短暂而又绚... 苏小和:先知杨小凯 一直到2002年,我才知道这个世界有一个叫杨小凯的经济学家。那是春天的一个周末,我在天则经济研究所看见了他,瘦弱,有些苍... 廖进中:杨小凯与湖南大学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新兴古典经济学创始人杨小凯是湖南成功走向世界的当代名人,已有诸多见诸报端的关于他与湖南“割不断、理还乱... 孙广振:一只出类拔萃的刺猬 师从杨小凯先生研习经济学数年,获益良多。小凯师辞世后一个月来,哀愁盈怀,浮想联翩。兹略陈管窥之见,以缅怀斯人。 两... 陈平:纪念杨小凯 杨小凯的去世,让我非常沉痛,也非常震撼,因为他是我们这一代人里第一个冲向世界也是第一个离开世界的人。我和杨小凯一样,这几... 程凯:师长杨小凯 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上周留下他未竟的事业离开了我们,现在会有无数人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他的纪念。对于我而言,虽然一直没有... 左小蕾:杨小凯二三事 杨小凯1982年从北京中国社科研来到刚刚成立不久的武汉大学经济管理系。刚刚从武大数学系毕业留校在经济管理系工作的汤敏和我... 邓晓芒:我与小凯 1982年,我硕士生毕业,留在武大哲学系当教师,同年结婚。83年,我因晚婚(34岁)而被照顾分到了湖边五舍的一间16平米... 张曙光:悼念杨小凯教授 7月8日上午,朋友传来杨小凯教授病逝的消息,颇感震惊,虽然此前对于他的病情有所了解,但在感情上,似乎一下子还难以接受... 周其仁:悼念小凯 认识杨小凯超过20年了。最早认识他是在1984年他去美国之前,一起聚会在蛇口工业区。那时蛇口已经开放了一段时间,遇到问题... 刘道玉:巨星早陨落──怀念杨小凯院士 中国快报2月27日消息/杨小凯教授原是武汉大学的讲师,1983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着名国际贸易顶尖... 汪丁丁:行动者杨小凯 如同早晨勒佛港的太阳在莫奈心中留下的印象一样,我心中的杨小凯,被定格在1986年多雨季节哈佛大学校园附近假日饭店的门厅里... 秋风:郭嵩焘与杨小凯的历史先见之明 之所以把相隔百年的这两位人士相提并论,是因为如下谈到的两人都是湖南人。郭嵩焘(1818年-1891年)是湖南湘阴人,杨小... 陈小令:追忆杨小凯狱中求学 我是杨曦光(杨小凯)先生的第一个学生,而且是一个特殊的学生。1975年7月,我19岁的那一年,因言论和文字问题被作为“现... 黄有光:论杨小凯的贡献 杨小凯患上肺癌数载,终医疗无效,不幸于七月七日早七时七七四十九分离开了世界。我已经写了一篇《我所认识的杨小凯》。本文着重... 何与怀:天妒英才——悼念杨小凯教授 二零零四年七月七日清晨七时四十九分,有一位华人在墨尔本家中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澳大利亚华人社区,大概没有很多人知道这位... 文贯中:悼杨小凯 “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摘自王曦之“兰亭序” 读到文玫传来小凯仙逝的消息时,已近... 季卫东:犹忆天涯宪政谈 7月7日当天,正在加拿大进修的一个青年法学研究者,通过电子函件向北大校友圈子转送了杨小凯教授去世的新闻。这是我最早接... 厉放:杨小凯——一位永远的思考者 夜幕沉沉,四周一片寂静,走向窗口,仰望繁星。我又看到了他,那个永远的「思考者」,小娟心中永远的「帅哥」。他说:「我正在... 黄有光:我所认识的杨小凯 杨小凯患上肺癌数载,终医疗无效,不幸于七月七日早七时七七49分离开了世界。 2001年9月诊断为肺癌时,医生说预期寿... 张居衍:杨小凯 狮子停止了咆哮 小凯的葬礼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我无法赶回去参加。谨以此文,表达我的思念。 最后一面 4月20日早上10时,... 杨小凯:我的一生 我原名杨曦光,杨小凯是我的乳名,1978年以后重新起用的名字,1948年出生于吉林,从小在湖南长沙长大。我的祖父是个地主... 梁捷:杨小凯的两张面孔 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制度?老实说,敢想一想这些问题的人都不多,别说回答了。两百多年前,有个人叫亚当.斯密,他在一本意外... 纽约追思会高度评价杨小凯 旅居澳洲的杰出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因患癌症于2004年7月7日逝世。杨小凯曾经在美国留学工作多年。星期六美东地区十几位... 陈志武:以杨小凯的思路理解产权保护 相对于政府来给老百姓和公司提供产权保护,是最核心的产权保护概念。如果没有独立的司法,没有相互制约的立法、司法和行政,... 张曙光:记小凯与天则所的交往和联系 7月8日上午,朋友传来杨小凯教授病逝的消息,颇感震惊,虽然此前对于他的病情有所了解,但在感情上,似乎一下子还难以接受... 赵凌:逝者杨小凯 杨小凯的离去意味着平淡世界里一个罕见传奇的终结。 他坐过十年冤狱却自学成才;他没有上过大学却创立了国际性学派;他研究... 党国英:杨小凯的工作有多重要? 杨小凯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华人经济学家。对杨小凯的评价,恐怕不能用他的研究是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这类标准,因为他的分... 乔新生:杨小凯:说真话的经济学家 就在国内部分经济学家忙于洗刷自己道德污点的时候,7月7日,著名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先生悄然离开人世,享年55岁。 杨... 经济学人痛悼杨小凯教授 艰辛求索宏图初展曦光何以顿逝 心系神州壮志未酬鹤驾几时归来 杰出的华裔经济学家、经济学教育家杨小凯先... 林毅夫:痛失良师益友——追悼杨小凯教授 小凯以55年的岁月走过充满传奇的一生,就时间来讲他的人生不长,就成就来说,他的人生非常丰富。小凯一生以真挚的心,执著追求... 杰弗瑞·萨克斯:杨小凯的贡献 为杨小凯出色的教科书《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作序对我而言是极大的愉悦和荣耀。杨是世界上最有洞察力和严谨的经... 解读杨小凯 2001年4月24日上午,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詹姆斯·M·布坎南,在美国费城对来访的北京大... 杨小凯:《牛鬼蛇神录》向土匪 向土匪不是一般的扒手。尽管他的两个手指被人砍掉了,他的右手甩动起来角度不对,他“捉鱼”时没有跑脱的证据。对于他的“钳... 杨小凯简介 杨小凯,原名杨曦光,湖南人,1948年出生于吉林敦化,学名杨曦光。上高中时参加了 文革 造反派的活动。一九六八年撰写... 天妒英才杨小凯 杨小凯绝对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在海内外华人经济学家中,杨小凯是惟一坐过十年牢的人,是惟一没有上过大学而获得博士学... 杨小凯:华人经济学界的“骄杨” 题记 性格决定命运。——培根 就全球华人经济学家而言,对中国的政治变迁和经济改革有切身体验和真知灼见者,是少数;能... 冼岩:从杨小凯林毅夫之争看中国知识界的思想脉络 人的意识是千差万别的,但其中又有共性。同一阶层,同一群体,共性更多。知识分子,尤其是作为中国知识界主流的自由派知识分... 谢志浩:杨小凯与林毅夫 小凯的伟大之处,其实,并不在于他的超边际分析,也不在于这句口号-- 最有能力摘取诺贝尔经济学奖 ,小凯的伟大,全在于他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