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引荐黑格尔 在黑格尔去世以后,特别是经过新黑格尔主义以后,西方哲学界对黑格尔有一个反叛,在很长时期内不看重黑格尔哲学体系,认为那... 张文喜:马克思对黑格尔知识财产权思想的扬弃 摘 要:在所有制中何种权力类型占据主导地位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面向,作者权合乎现代... 刘小枫: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哲学与法权哲学的内在融贯 黑格尔相信,世界历史虽然显得“吵吵闹闹”,但“在这种吵闹的表面现象背后”,有“一种内在的、静穆的、隐秘的作业”,因为世界... 吴晓明:马克思思想的黑格尔渊源 马克思思想中的黑格尔渊源研究的两大学术背景。一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需要。伴随着当今中国历史性实践的展开过程... 孙向晨:黑格尔与现代世界 邓安庆教授组织的系列讲座《黑格尔与现代世界》让人眼前一亮。关于黑格尔的论述很多,有关于逻辑学的、关于辩证法的、关于形... 邓安庆:自然、精神与伦理——进入黑格尔伦理学哲学体系之路径 【摘要】黑格尔伦理学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迄今为止几乎很少有研究者是从其哲学体系出发来考察其伦理学哲学的。大多数人或者... 张仲民:“黑格尔”的接受史 导言 1938年12月31日,正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紧张时刻,日理万机的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回顾道: 抗战十八月,军民... 张盾: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认识论问题——以康德和黑格尔为背景 作者简介:张盾,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原发信息:《哲学研究》第20213期 内容提要:马克... 张世英:“本质”的双重含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黑格尔、狄尔泰、 一 中文一般译作“本质”(英文essence,德文Wesen)的这个词,最早是亚里士多德所用的希腊语to ti en... 张世英:无限:有限者的追寻 一 黑格尔把无限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真无限”,又叫“肯定的无限”或“理性的无限”,一种叫做“坏无限”,又叫“否定的无... 张世英: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一 平常一提到“面向事情本身”,大家立刻就会想到,这是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口号,很少注意到它与黑格尔之间的深切关系;平... 张世英:站在哲学巨人的肩膀上远望 谈黑格尔哲学的现实意义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结束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时代。黑格尔去世后,西方现当代哲学家大多对其哲学采取批... 张世英:希望哲学论要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说:“哲学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就像“密纳发的猫头鹰”一... 程广云 鹿云:承认理论批判 ——从黑格尔到泰勒、霍耐特 摘要:承认思想缘起于社会契约思想和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社会哲学中“社会斗争”的模式是“为自我持存而... 詹世友:黑格尔自由观的思辨方法和伦理价值关切——基于与康德自由观相 作者简介:詹世友,上饶师范学院教授,南昌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上饶 334001)。 原发信息:《道德与文明》第202... 先刚:重思谢林对于黑格尔的批评以及黑格尔的可能回应 作者简介:先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研究员。 原发信息:《江苏社会科学》第20204... 吴增定:利益权衡还是道德意志? 一 黑格尔对于社会契约理论的批评,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中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作为17世纪和18世纪的主... 李超杰:论张世英对黑格尔学术的贡献 中国人介绍和研究黑格尔哲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949年以前,老一辈黑格尔专家张颐、贺麟等人一般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 崔建树:“德国学派”?——康德、黑格尔和克劳塞维茨 作者简介:崔建树,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教授 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就如同在哲学研究领域一样,德国思想... 胡顺 吴冠军:政治主体:黑格尔、马克思与齐泽克 内容提要:以弗兰克·鲁达、斯拉沃热·齐泽克为代表的西方激进左翼思想家试图梳理出黑格尔的“贱民”与青年马克思的“无产阶级... 吴晓明:论黑格尔的哲学遗产 作者简介:吴晓明(1957-),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 张一兵:定在概念:马克思早期思想构境的历史线索 作者简介:张一兵,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南京 210023 原发信息:《中国社会科学》第20199期 内容提要:在海德... 高广旭:财产权批判与正义——马克思对黑格尔正义观的批判与超越 作者简介:高广旭,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原发信息:《哲学研究》第20199期 内容提要: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是现代... 张文喜:性别和友爱政治的唯物史观之本质考察 作者简介:张文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 100872 原发信息:《学术研究》第2019... 肖鹏:“思维如何回到神?”——黑格尔早期对启蒙的批判与反思 摘 要:“思维如何回到神?”这是黑格尔在思想成熟时期对启蒙的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最为简洁的描述... 荣伟杰:论恩格斯发展观的无限问题 论恩格斯发展观的无限问题 ——也谈其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异 荣伟杰[1] 【摘... 孙向晨:黑格尔论国家与宗教——《法哲学原理》第270节附释解读 内容提要:黑格尔对于国家与宗教的问题有着广泛的论述,尤其在《法哲学原理》第270节的附释中提供了非常集中和成熟的表述,... 刘家和:40年来中西古史比较研究的进展 内容提要:黑格尔有一种偏见,认为东方的文明是古老的,也是停滞的;他在《世纪历史的哲学》中指出:中国历史就是没有发展的历... 吴根友:即哲学史讲哲学 内容提要: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是哲学学科内部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哲学史的学习与研究是哲学研究与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不... 臧峰宇:重思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启蒙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在思想达至巅峰时,仍称自己是黑格尔这位大师的“学生”,在他的政治哲学书写中时常闪现着黑格尔思想的印记。马克思走进... 吴晓明: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黑格尔与马克思 内容提要:辩证法长期以来被当作形式方法来理解,致使其基本性质、特征和意义陷入晦暗之中。摆脱这种境况,需要从根本上对黑格... 丁三东:感性的曲行性和心智的本质:黑格尔的现代知识批判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古典知识经验和现代知识经验的区分,讨论了康德先验哲学中所蕴含的知识之曲行性特征与感性直观构想间的裂隙... 韩立新:黑格尔伦理国家观的矛盾及其解决 内容提要:自《法哲学原理》出版以来,以海姆为代表的批判者就认为,黑格尔关于国家的两条原则,即实体性原则与自我意识原则之... 吴增定:利益权衡还是道德意志? 内容提要:社会契约理论是西方17世纪和18世纪的政治哲学主流思潮之一,但在19世纪却逐渐失去影响力。通过黑格尔的视角,... 邓安庆:自然法即自由法:理解黑格尔法哲学的前提和关键 [摘要] 当代黑格尔哲学的复兴主要是在实践哲学领域,而如何将黑格尔法哲学中的正义论纳入当代政治主流话语体系,是当前国... 胡泳:没有颠覆,只有奥伏赫变 奥伏赫变与扬弃 1928年1月15日,创造社的综合性理论刊物《文化批判》在上海创刊。对于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成仿吾在... 胡泳:自我革命是可能的吗? 自反性 俗语说,再好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但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原因很简单:人类具有反身性(reflexiv... 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为形式逻辑的奠基 摘要:本文回顾了从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工具论”到康德的先验逻辑的转型,并以此来理解黑格尔辩证逻辑对形式逻辑的改造,... 叶秀山:读那些有读头的书 好久没有读古典哲学方面的书了,这次因要给学生讲课,重新读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某些章节,侧重在读这本书的“序言”(... 路新生:历史美学: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代绪论) 一 本文提出“历史美学”这一概念,读者很容易心生疑窦:“历史美学”这个陌生的概念究竟意谓着什么?它... 杨祖陶 舒远招:黑格尔精神哲学的人学意义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不仅是一种人学,而且是一种富有辩证意味的人学。费尔巴哈的感性人本学是由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发展到马克思恩格斯... 邓安庆:正在复兴的黑格尔哲学——近年来国内黑格尔研究“扫描” 黑格尔哲学在中国呈现出明显的复兴趋势,其原因不仅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思辨兴趣,更是对中国现实的实践关怀,因而本质上是中国哲学... 韩立新:中国的“日耳曼式”发展道路 (柏林悦读Seminar 第六十三期之第一辑哲思论坛)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应柏林华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韩立新:客观性哲学的重建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以康德、雅各比和费希特为代表的主观性哲学达到了高峰,出现了以“主观性的形而上学”取代客观的“绝对者... 安希孟:独一真神vs多鬼杂神 中国宗教奉祀杂神。民间杂神,纷乱无章,机构庞杂臃肿。多则杂,不如少而精。伪神杂神、物质神灵、饕餮之神,没有高度抽象力... 王南湜: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 内容提要:在思想对客观性的态度问题上,最为实质性地显示出了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性差异,从而亦由之显示出了三种... 张世英:哲学应把人生境界提高到“万有相通” 被访谈人:张世英,中国著名黑格尔研究专家、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专家、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4届世界... 齐泽克:异化与分离的政治: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再回来(上) 构成性的与被构成的异化 “异化”这一个话题在“温和”的人道马克思主义里担当着重要角色。简单来说,人道马克思主义依旧受... 齐泽克:黑格尔论唐纳德·川普的“客体的幽默” 王立秋/译 关于唐纳德·川普及其自由主义的批评者们,我们可以从黑格尔那里学到什么呢?惊人地,很多。在对浪漫主义的反讽的... 张一兵:思辨天国与现实大地的隐秘谱系 黑格尔哲学是青年马克思思想的重要基础,这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可是,将黑格尔哲学与古典经济学进行一种深层联结,这只是本世纪... 张一兵:马克思:自在之物与事物自身之谜的破解 内容提要: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德语中有细微差异的Ding(物)与Sache(事物)概念在康德与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构境中发生... 哈贝马斯:现代的时代意识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 一 马克斯·韦伯在其《宗教社会学论集》的著名前言里,阐述了他毕其整个学术生涯所探讨的“世界史问题”,即“为什么科学的... 哈贝马斯:黑格尔的现代性观念 一 1802年,黑格尔开始思考康德(I. Kant)、雅可比(F. H. Jacobi)和费希特(I. H. Fich... 邓安庆:黑格尔《法哲学》版本考 邓安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国外思潮与西方马克思主义重点研究基地”双聘研究员 【摘要】... 陈远:史学随想录 【陈远按】治史十年,偶有感想发于微博,不想集腋成裘,到现在已有二十多条,集纳与此,求方家指正 历史随想录1:了解历史... 夏莹:自由与历史:黑格尔与马克思自由观之比较 摘要:卡尔•波普尔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批判以自由与历史的关系为切入点,在这一批判中,波普尔将两者简单等同。然... 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再版后记 此书的显著特点是从原始材料出发,以康德黑格尔为重点,对德国古典哲学作出了客观深入的挖掘和公允的评价,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俞吾金:历史没有旁观者 哲学与时代至少处于双向塑造的互动关系中。一方面,时代塑造着自己的哲学;另一方面,哲学也编织着自己的时代。事实上,历史没有... 翟玉章:评黑格尔的矛盾逻辑和他对逻辑基本规律的误解 黑格尔之所以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是因为他认为任何形如“A是B”(其中的“B”不同于“A”)的语句都是自相矛盾的。这里有对动... 赵妙法:再论黑格尔哲学中的"wirklich,Wirklichke 摘要:在中文的日常使用中,不管是 现实 还是 真实 ,都不可能具有黑格尔所赋予的那些丰富的内涵,这就是日常语言与专业... 赵林:法兰克福时期黑格尔思想的转折与"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 1797年初,27岁的黑格尔离开伯尔尼来到法兰克福,在那里他一直住到1801年初。法兰克福时期是黑格尔思想发展的重要... 孙向晨:从黑格尔到现代法国哲学——论科耶夫的黑格尔主义 【内容提要】亚历山大·科耶夫是本世纪法国新黑格尔主义的重要人物。通过他对黑格尔的重新阐释,使黑格尔融入了现代法国哲学。... 杨祖陶:黑格尔《精神哲学》中译本的由来和依据 我本着作为一个译者应有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原有全部译文有所疏漏、不当和刊误之处进行了全面修订和校改。修改后的书稿俨然在一... 韦森:从马克思、黑格尔、康德到韦伯和维特根斯坦 ◎韦森,原名李维森,汉族,籍贯山东,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多年,现任复旦大学经济思想... 周睿志:黑格尔法哲学中的“伦理”研究(四) 第四节:马克思和施密特对黑格尔“伦理”概念的批判黑格尔对婚姻、家庭、市民社会、司法体系、国家这些伦理实体持一种承受、理解... 张曙光:民族认同、社会整合与黑格尔主义 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与此相伴随的,却是贫富悬殊、社会不公和创新动力的严重不足。无疑,中国的当务之急,... 周睿志:黑格尔法哲学中的“伦理”研究(三) 第三节:黑格尔法哲学中“伦理”概念的基本内容黑格尔的“伦理”概念统摄着三个基本的群体形态,即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对伦理... 黑格尔法哲学中的“伦理”研究(二) 第二节:黑格尔法哲学中“伦理”概念的主观前提在对待婚姻、家庭、市民社会、国家这些伦理实体方面,与激进的马克思相比,黑格尔... 周睿志:黑格尔法哲学中的“伦理”研究(一) 前言我们在这篇论文中展开了对黑格尔法哲学中“伦理”概念的初步研究。某种程度上,由于本文也对法哲学中“伦理”之外的“抽象权... 安立志:黑格尔的御用哲学 中国人对黑格尔的了解,大多是因为他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之一。查“维基百科”,黑格尔(1770年8月-1831年11... 赵林:《耶拿逻辑》与“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 《耶拿逻辑》表现了黑格尔哲学崭露头角的理论雏形,它的翻译和出版为黑格尔哲学研究的新突破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必将会引导研究者... 何卫平:不求虚名,但求心安——由杨祖陶先生首译黑格尔《耶拿逻辑》所 不久前,人民出版社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在人杰地灵的东湖之滨、珞珈山下共同举办了我国著名德国古典哲学专家杨祖陶先生首译黑格尔... 杨祖陶:《耶拿逻辑》译者导言 《耶拿逻辑》为黑格尔登上了自己哲学科学的顶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里程碑式的贡献,这就是它作为黑格尔的第一个哲学体系的重大历史... 杨祖陶:《耶拿逻辑》的历史地位 《耶拿逻辑》既是未来黑格尔逻辑学体系的前身和雏形;也是未来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前身和雏形——这就是《耶拿逻辑》在黑格尔哲学思... 卿文光:恩师杨祖陶先生首译黑格尔《耶拿逻辑》出版的意义 我是我国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一代宗师杨祖陶先生的关门弟子,昨天有幸参加了在武大举行的人民出版社与武汉大学联合举办的杨老师... 周睿志:黑格尔哲学的追求 【摘要】黑格尔哲学是理念论哲学,也是理性主义哲学。理念论的性质表明它意在探索世界的本体,理性主义的特征则表明它是以体系...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 最近两年,我在给研究生逐句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过程中,感到该书从第一部分“意识”向第二部分“自我意识”的过渡是一个... 叶晓锜:概念论1:《黑格尔概念论的评析》 概念 —— 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理念展现的普遍必然方式,其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第一,概念是理念的展... 亓同惠:法权的缘起与归宿——承认语境中的费希特与黑格尔 【摘要】“承认”一词首先出现在费希特的《自然法权基捶之中,黑格尔借用了这一概念,并推演出主奴生死斗争意义上的人的自我意识... 张勤富:还原马克思——对《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批判 摘要:本文批判马克思《手稿》中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节,目的在于:一、正本清源,还黑格... 邓晓芒: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什么? 【内容提要】 黑格尔辩证法是马克思在哲学上主要的批判和继承对象。以往人们研究马克思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时,讨论前者对后者...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绪论 很早就想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做一番全面的清理和研究。90年代初,当我写《思辨的张力》时,就已经接触到对《精神现象学》... 俞吾金: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 长期以来,人们在探讨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渊源时,总是把舞台灯光集中在德国古典哲学上;在论述德国古典哲学时,又把舞台灯光集中到... 赵敦华:向黑格尔学习如何做哲学 黑格尔意识到,《精神现象学》的序言(Preface)和导言(Introduction)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书序。他说,在一本... 杨祖陶:黑格尔《耶拿逻辑》初探 《耶拿逻辑》对于黑格尔哲学的研究者来说,是一部不能、也不应绕过的重要著作。它作为黑格尔耶拿早中期哲学思想发展的有代表性的... 陈家琪:康德、黑格尔及其他——关于“新道德主义”的一封信 士林:你好!来信收到。关于“新道德主义”的批评,我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老实说,书还没有看完,看的也不仔细。现在的我,恐怕... 张一兵:空无与黑夜:青年阿尔都塞的哲学关键词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了青年阿尔都塞哲学中思想的多重理论逻辑。作者简述了青年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一般发展线索,特别是指认出... 柯小刚:对黑格尔哲学史概念的一个现象学解读 内容提要:本文从现象学的缘构发生(Ereignis)和境域(Horizont)思想出发,对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中所... 杨祖陶:求学为学之五:由逻辑学出发深入探索黑格尔哲学 回首自己既往艰难跋涉的笔耕途程,自己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能坚持自己的治学原则,“务求其新,必得其真”,这个“新”,只是... 杨祖陶:“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六:自为存在 观念(理想)性 定在自身经过无限性而达到的自为存在是规定性 (质) 范围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它是存在和定在的统一,是存在的否定之否定。“自... 杨祖陶:“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五:无限性 在定在这部分内从有限过渡到无限,首先达到的只是作为有限东西之否定的抽象的 “一般无限的东西”,由此进入了 “有限的东西和... 赵妙法:“存在即合理”吗? 现在,在我们中国,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存在即合理”,并且可以说是非常流行的,不仅仅是在一般大众中非常流行,甚至在学术界... 杨祖陶:“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四:有限性 有限性 Endlichkeit 从定在自身到无限性的过渡环节,指一切特定的事物都由于其质的规定性而存在于一定的界限内、受... 杨祖陶:“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三:定在 实在(现实)性 异在 规定性 (质) 范围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定在,定在作为无规定性的存在 (纯存在) 的对立面或否定是有规定性 (质) 的存在... 杨祖陶:“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二:存在、无、变易 规定性 (质) 范围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存在,构成这个组成部分的内容的是:从“存在” 进到它的对立面“无”,再进到它们两者... 杨祖陶:“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一:存在论 黑格尔的著作素以晦涩难懂著称,其中尤以其逻辑学著作为甚。黑格尔哲学的一些术语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些难懂的... 杨祖陶:译事回眸之六:黑格尔《精神哲学》首译的漫长岁月 随着译事的进行,我从一个20岁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耄耋老者。但不变的是我永远的自知自制而又心无旁骛的品格和我一生不知疲倦的挖... 诺曼·莱文: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 [摘要] 尽管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存在着认识论的断裂,但本文却认为,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思想连续性... 杨祖陶:黑格尔关于认识论研究的原则 黑格尔发现和制定了许多考察、思考哲学认识论问题的方法论原则,从而为总结过去与现在的各种成就,进一步发展哲学认识论提供了许... 杨祖陶:黑格尔建立逻辑学体系的方法论原则探索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逻辑学、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或者说,是逻辑学、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这样的逻辑学的... 菅从进: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内容提要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一理论 中,一些见解的深刻性、客观性和积极意义,不容低估。就... 杨祖陶:黑格尔《哲学全书纲要》中的逻辑学体系——《小逻辑》 乔治•威廉•弗里德利希•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集大... 杨祖陶:黑格尔哲学史观再认识 哲学只有一个,哲学史是这唯一哲学发展的历史,哲学的逻辑发展和历史发展相一致;区分哲学的原则和体系,着重于原则的讨论;哲学... 刘俊祥:马克思政治起源思想的黑格尔主义来源及其早期论述 摘 要: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个人主义的人学方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现实的社会个... 杨祖陶:黑格尔逻辑学中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规定性,也是黑格尔哲学的主要原则。本文对黑格尔逻辑学中主体性范畴的深入探究,对于理解他在各个哲学... 杨祖陶:黑格尔哲学体系问题* 贺麟先生首次提出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构成问题,并提出了由“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和“应用逻辑学”三环构成这个体系的创见。... 邓安庆:“之间”的“思想”图景 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们每个人都以不同的形式,被“现代的”种种哲学吸纳、批判和继承。正是在此意义上,迪特·亨利希... 邓安庆:黑格尔精神哲学的独特魅力 从前,在我国知识界几乎无人不晓黑格尔,而如今,有些受分析哲学影响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却把他贬得一文不值:所谓凡是黑格尔说得... 杨祖陶:黑格尔哲学是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吗? 在国内出版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中,有的作者把黑格尔哲学称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把黑格尔称为“普鲁士王国政府的官方哲学家... 杨祖陶:《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序 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由于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中的特殊历史地位,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它的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 杨祖陶:黑格尔关于逻辑学对象的观点及其在发展辩证法中的历史作用 我们纪念黑格尔的最好办法,就是阐明他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中的伟大作用和地位,就是要认真地钻研黑格尔的著作,首先是... 杨祖陶:《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序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传人我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第一部关于黑格尔宗教哲学的专著,这一补白之作... 杨祖陶:贺麟与黑格尔《小逻辑》 贺麟先生的黑格尔《小逻辑》中译本,在整整半个世纪里,深深地影响了现代中国好几代学人,它对中国人接受和懂得科学的辩证法,领... 杨祖陶:黑格尔《精神哲学》译者导言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既是我们全面理解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入把握黑格尔有关历史、美学、宗教、哲学等讲演录... 牟宗三:黑格尔与王船山 黑格尔与王船山相提并论,好象有点奇怪。实则他们两人很有相似处。这两位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大思想家,依照传统的标准说,都不算... 邓晓芒:论先验现象学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反思哲学及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源流贺麟先生在其为中文版《精神现象学》所写的“译者导言”中,曾把黑格尔的《精神... 王元化:读黑格尔的思想历程 本文曾作为拙著《读黑格尔》序文收入书中。序文开头有这样几句话:《读黑格尔》是我二十多年前写的两本笔记。现应江西百花洲... 刘小枫:我读洛维特的经验 为什么巴赫、莫扎特、歌德、贝多芬、席勒培植的德语文化精神到头来竟然孕育出以德意志青年人为主体的纳粹党徒?德国文化名城魏玛... 张旭东:市民阶级权利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遍性——黑格尔《法哲学》再解读 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是继承的批判,是批判性的超越。在黑格尔看来,康德的哲学还没有上升到辩证法的高度。但黑格尔对康德哲学在西... 王立杰:所有权的法哲学原理 本文将以读书笔记的方式,梳理一下黑格尔法律哲学中“所有权”这一重要概念的相关理论。按照从概念到概念的原书理述进路,本文也... 高全喜:黑格尔的国家主权理论 黑格尔的法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学说,因此有关国家主权问题便成为他的法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黑格尔认为国家是实在的精神... 靳希平: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演化 主讲人简介:靳希平,男,1949年生于西安。1984年毕业于西德Tuebingen大学,取得哲学硕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靳希平: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演化 讲座内容:首先我想告诉大家,今天我要在此讲的是什么.我所要讲的就是,德国哲学怎样从落后农业国的唯心主义转向科学主义再到后... 舒远招:康德黑格尔死刑正义论的当代审视 内容摘要:自贝卡利亚最先明确提出废除死刑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宣布废除死刑。可以说,废除死刑的主张,已得到越来越多... 陈晓平:从优美和壮美的角度看自然美、艺术美和道德美 摘要:康德把审美对象区分为自然美、艺术美和道德美,而黑格尔只承认艺术美。康德还区分了“优美”和“壮美”,黑格尔对此几... 侯小丰:形而上学自由概念的生成与终结 内容提要:古希腊以自由的存在方式奏响了人类自由的序曲,伊壁鸠鲁哲学和斯多葛学派以自由的追思拉开了自由对象化的帷幕,开启... 吴晓明:论马克思学说的黑格尔渊源 内容提要:由于卢卡奇等人同第二国际“庸俗唯物主义”的激烈论战,马克思学说的黑格尔渊源问题成为一个超越一般思想史意义而关... 白刚: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内容提要: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论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交换关系作了实证性研究,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 舒远招:永恒的精神,无愧的人生——杨祖陶先生遗著《黑格尔<精神哲学 杨老师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退而不休的生活,之所以不安于闲散,而始终坚持工作,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工作、而且是富有成就的工作才使... 肖静宁:一位联大学人超越生死的学问 杨祖陶先生一生埋头学术、心无旁骛、潜心治学。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都还在思考和写作他的未竟著作——《黑格尔导读》。他的学术研究... 哈贝马斯:从康德到黑格尔:罗伯特·布兰顿的语用学语言哲学 《清晰阐释》是理论哲学中的里程碑,正如《正义论》在1970年代早期成为实践哲学的里程碑一样。布兰顿对分析的语言哲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