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邓小平 登录

金冲及:邓小平和20世纪的中国

要了解邓小平,必须了解20世纪中国那种特殊的处境、它面对的无数棘手的问题、它经历的种种艰难和欢乐。邓小平一生奋斗的根,始...

赵树凯:傅高义的“误读”——《邓小平时代·第15章》阅读笔记

本书谈农村改革,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引人入胜,但是,也存在一些“误读”,若以改革史而论,应加以考究与匡正。这里所谓“误读...

曹应旺:邓小平的大智慧

1950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和中共重庆市委在重庆胜利大厦举行宴会,欢迎去北京参加...

李忠杰: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科学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领导制定了...

张东明:邓小平如何讲政治

邓小平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十分注重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分析和处理问题,“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是他的一贯思想。作为老一...

卢佳: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政治智慧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

傅其林:中国共产党百年文艺思想的三次高峰及其经典文本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百年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创造性探索成果,为文艺理论、文艺批评...

张云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三峡工程的九次谈话

邓小平同志思想敏锐、目光远大,多谋善断、举要驭繁,总是在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善于从...

侯波: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摘要: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30周年。南方谈话科学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精辟...

蒋永清 叶帆子:邓小平怎样写文章

邓小平的文章主题深刻,聚焦实践、语言朴实简洁又活泼生动、感情真挚。他的文章,就如同中国画中的大写意手法,用风云际会的...

龙平平:切莫误读邓小平

改革开放已经35年了,经过35年持续快速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对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赵树凯:邓小平就“包产到户”的几次表态

口述 | 赵树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 访谈整理 | 潘飞 《纵横》:1977年11月底,安徽出台了放...

齐鹏飞: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调查研究和“一国两制”新思维的初步形成

内容提要:1979年3月麦理浩北京之行,针对英国方面以“土地契约”问题为突破口,逼中国方面对“九七”的“英国管治”让步...

齐鹏飞:1979年3月邓小平与麦理浩的“北京会谈”

内容提要:1979年3月英国总督麦理浩的北京之行,代表英国方面以香港“土地契约”问题为“突破口”逼中国方面对过“九七”...

张学兵: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的几点研究

内容提要:1980年5月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是围绕农村改革争议正酣的背景下的产物,也是邓小平关于包产到户...

王逸舟:中国仍处在邓小平时代的大背景下

1、中国的累积式巨变 纵观最近一段时期的历史,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中国领导人的话讲,中国从“站起来...

韩亚光:邓小平与1978年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实现

内容提要:1978年,邓小平推动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伟大转折:端正思想路线,批判“两个凡是”错误方针,坚持实事...

田纪云:怀念小平同志

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八个年头了,我们每每想起这位伟大人物就肃然起敬,无限怀念。 初次接触小平同志 我初次个别接触...

张五常:从邓小平的智慧说起

朋友传来一篇英语文章,是Peter Navarro 写的。此君以敌视中国知名,写过一本题为《中国致命》(Death ...

时殷弘:邓小平之后的中国:探索过程中的国家对外战略

摘要:当代中国对外战略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对世界大势和主题的根本判断。在经历1989年春夏严峻政治风潮的考...

傅高义:邓小平的遗产

邓小平的角色 1992年当邓小平退居幕后的时候,他已完成了150年来中国历任领导者孜孜以求却未能达成的使命:他和他的...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

杜润生:邓小平与中国农村改革

这是杜润生同志接受《财经》杂志记者访问时的谈话。 记者:您是1978年中国农村改革的倡行者。我们想请您回忆一下,邓小平...

胡德平: 纪念邓小平南方讲话20周年

20年前的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回顾历史...

冯兵:邓小平关于制度治党的五大思考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用制度治党,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党的建设领域的体现和运用。制度治党将...

李君如:邓小平的政治交代

2017年2月19日,是邓小平逝世20周年的日子。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在酝酿退休期间,对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

韩长青 吴文成:外交承诺与战略试探:万斯访华与中美关系正常化

【摘要】长期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共同利益基础是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核心动力,但是这一解释未能说明,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

郎劲松 童兵:毛泽东新闻思想与邓小平新闻理论比较

毛泽东和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政坛上的两位领袖人物,他们以精深的思想和伟大的实践,为中国开创了崭新的时代。作为不同历史时...

张维为:亲历邓小平与穆加贝谈治国

我第一次直接给邓小平做英文口译,是我进翻译室工作两年之后的1985年8月28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津巴布...

徐庆全:华国锋的“两个凡是”阻碍了邓小平复出吗?

“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出自1977年2月...

徐庆全:喧嚣过后再说邓力群

2015年2月10日,邓力群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新华社的消息在晚上将近12点发布后,先是自媒体成“头条”,接着...

俞可平:略论邓小平与中国政治的进步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对中国政治进步的重大贡献:一、真正的改革,必须解放思想;二、不彻底否定“文革”,就...

徐庆全、杜明明:万里的政治担当

2015年7月15日12时55分,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9岁。 悼念这...

李君如:党的建设最重要的是中央领导层的建设

摘 要:在邓小平的治党思想中,他特别重视中央政治局尤其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建设。在邓小平的著作中,有一部分著作具有特殊...

李君如:邓小平的“治党论”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

李君如:从历史转折中看邓小平的胆略和睿智

像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伟人传记是不好写的。因为他们的经历同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分不开,成就和进步分不开,曲折和问题也分不...

傅高义:为改革掌舵:邓小平的理想与策略

摘要:社会主义计划体制最初是苏联采用的,之后进入中国。旨在帮助欠发达国家积累资本,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出于多方面原因,...

傅高义:邓小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1977~1979年的中美关系

内容提要:1977年7月邓小平复职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已经在中美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陈剑:邓小平“八一八”讲话的重大现实意义

35年前,即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作了《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这一讲话内容,是一篇论述政治改革的纲...

吴伟:邓小平推动多党合作方案

如何改革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政治体制改革中一项重要课题。1989年年初,根据邓...

李昕:傅高义和他的《邓小平时代》

(一) 2011年11月里的一天,三联的编辑叶彤上楼来到我办公室,一进门劈头就问:“你知道傅高义吗?” 我说:“知道呀...

王惠岩: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政治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摘要】在政治学研究中,学习邓小平理论不是单纯的学习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政治方向问题。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政治学研...

王辉:1992:邓小平与中国南方的打工者

1992年春天,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推动了打工潮的全面兴起,促进了打工文化的涌现;邓小平在南巡途中与一些打工仔、打工妹的互...

鲍盛刚:李光耀与邓小平——及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再思考

李光耀与邓小平,一个造就了新加坡的经济成功,一个创造了中国的奇迹,他们的思想在许多方面都是不谋而合,都根植于强烈的务...

魏礼群: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及重大贡献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围绕着市场作用、计划与市尝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

马岭: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之探讨

政治体制改革复杂,需要长期部署,细致周旋,其要面对的不仅有外部的对手,更有内心的敌人,要改变的不仅有制度,而且有文化,要...

王占阳:解决意识形态问题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新标准

【摘要】当前的社会思潮已经发生了积极的重要变化,人心总体趋稳,但仍存在较多问题。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人文社...

汪晖:中国探寻开放的过程很长

主持人:傅先生刚才用了不长的时间帮我们梳理了他这些年研究的进程。接下来就该用非常热烈的掌声欢迎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

李锐:我知道的三峡工程上马经过

1952年9月,我从湖南被调进京,分配到燃料工业部管水电,据说这是陈云的意思。燃料部统管全国的煤、电、油,有三个总局...

许知远:从孙中山到邓小平

对于所有伟大的变革者而言,忽视他们所处的时代,凌空谈论他们的成就都是可笑的。从孙中山到邓小平,从每一个人身上,我们都能归...

牛丽君:邓小平启动农村改革的社会动员智慧

  1978年11月,安徽省小岗村的十八家农户在一纸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率先实行了后来风靡全国的“大包干”...

罗韬:“言事两权分立”与四人帮的覆灭

编者按:近期播出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1976-1984年间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其中“粉碎‘四人帮’...

李忠杰:学习邓小平治国理政的艺术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邓小平的历史功绩做了高度评价,要求我们学习邓小平鲜...

张旭东:作为“主权者”的邓小平

  【按:借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观察者网采访了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系教授、中国中心主任,重庆大...

林毅夫:邓小平的经济预测保守了

在1978—2007年的29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7%,比7.2%高出了2.5个百分点。这几个百分点看起来不...

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四)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就在于选择和开拓了“中国之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

俞可平:邓小平与中国的政治进步

  [ “邓小平认识到了国家治理不能依靠个人,而要依靠制度,所以他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法治...

刘吉:今天应该如何纪念邓小平?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官方正式、民间自发都在纪念邓小平。有朋友认真地问我:应该怎样纪念邓小平呢...

胡德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社会主义不但要有它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实体,也要有上层建筑和社会的价值观念。而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终说...

杜导正:回顾改革开放30年 邓小平作用是第一位

中国改革开放,有人说主要是胡耀邦的功劳,有人说主要是赵紫阳的功劳,我的提法是邓胡赵,邓应该摆在第一位。中国大陆政治上、...

傅高义:邓小平和今天的中国

  中国人很擅长庆祝周年,并借用这些场合来重释历史,支持一些特定的政策。今年,中国正要庆祝两个重大的纪念日,...

李铁映:重读邓小平《南方谈话》

重读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认识到,这篇谈话,思想深刻,意境远大,深刻总结了中外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

郑必坚:邓小平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新战略道路

  历经改革开放36年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当代中国,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李忠杰:把小平同志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除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外,邓小平同志最大的贡献就是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

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之三)

  中国改革的初期(至少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中国领导人和理论家并没有能够制定一个目标十分明确的改革...

李君如:重温邓小平的“政治交代”

  记者: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如何避免“文革”历史悲剧重演时说:“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

刘胜军:推动政改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今天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可以说,中国在1949年后的第二个30年是邓小平的时代。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

吴敬琏谈邓小平与市场经济改革

  【财新网】(记者 王烁)邓小平的诸多历史功绩当中,在上世纪80年代初启动改革,在上世纪90年代再度启动改...

华生:邓小平“政经双轨制”成就中国也挑战中国

  如果中国改革的此岸彼岸隔着一条河,华生是那种不愿只摇旗呐喊,而是善于低头思考,试图找桥渡河的学者。 从1...

周瑞金:邓小平“三落三起”的政治密码是什么?

  在中国众多媒体人中,谈及邓小平,为何总是绕不开要采访周瑞金? 现年75岁的周瑞金,与邓小平的直接关联,是...

周瑞金:什么是对邓小平最好的纪念?

  “南方谈话”里很多思想,今天也不过时 发展才是硬道理,利用经济转型,解决那些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同时,保持...

金灿荣 董春岭:邓小平奠定了30年中美关系良好格局

  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绘制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新蓝图。而发展中...

曾培炎: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1978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

包心鉴:从邓小平改革思想到习近平改革论述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运用邓小平改革思想分析和解决新形势...

许耀桐:邓小平:中国政治改革的巨擘推手

当代中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当下的改革针对的全是 硬骨头 、 深水区 以及必须冲破 利益固化的藩篱 。这就更加需...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邓小平同志对党和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的卓越领导,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全力...

张维为:从来没见过这么精彩的人——邓小平与中国大转折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到上海社联,到“望道讲读会”来谈谈邓小平与中国历史大转折,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周其仁:邓小平没有完成的改革开放

 核心提示:邓小平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之路,也开启了中国经济增长之路。不过,他并没有完成中国的改革开放。无论在...

曲青山: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不朽功勋

  邓小平同志伟大的一生几乎贯穿整个20世纪。作为一位世纪伟人,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金冲及: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的一代伟人,人们把他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之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起点是从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后者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美国芝加哥大...

石仲泉:邓小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是屡经大难而不断兴盛的民族。在20世纪,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事业有三大历史伟人。首先是孙中山...

崔之元: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与实验主义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对“邓小平理论”和“实用主义”关系的理解值得注意。他说,“大家都知道...

许耀桐: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以巨大的革命勇气和严谨的求实精神,从思想和理论上进行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从旧的传统体制束缚下解放出来所...

李君如:新一轮改革是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进军号,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新一轮改革的伟大纲领。十八大以来20个月的历史证...

李忠杰:坚定不移把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向前推进

  邓小平在20世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最重要的篇章,就是推动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今天,我们纪念邓...

丁学良:受命为邓小平"8·18讲话"写文章:温故而知新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我一直还保留着1983年3月4日定版、7月1日发行的《邓小平文逊,...

严书翰:邓小平处理对外关系所体现的政治与战略智慧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邓小平留给了我们哪些思想政治遗产。邓小平留给我们最大的思...

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之一)

  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第一期将邓小平列为年度封面人物,并评价到:“中国历来固步自封。邓小平让这样一...

李洪峰:论邓小平领导风格的四个本质特征

  邓小平的领导工作,高瞻远瞩,举重若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旗帜鲜明,勇于担当;绵里藏针,柔中寓刚;波澜不...

王刚:伟人光辉一生的真实记录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伟人,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

冯俊: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理论精髓和现实意义

  核心提示: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导下,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

李志萍 韦取名:邓小平军事战略思想及战略决策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在军事实践和军事理论上的成就,已经融入作为全党全军集体智慧结晶...

逄先知: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

“文革”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经历挫折后如何向前发展?这个问题严峻地摆在中共和中国人民面前。中国应该...

许耀桐:制度建设的深邃思想——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十年 文革 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重大课题。正是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尤其是在总结 文化大革命 教训...

周瑞金:艰难险阻方显改革总设计师本色

南方谈话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宣言书,是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冲破“姓社姓资”思想牢笼,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

倪德刚:未被整理到“南方谈话”要点中的“要点”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邓小平文逊第3卷的最后一篇文章,其内容和重大意义众所...

丁礼庭:中国改革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中国改革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丁礼庭 在秦晖和贺卫方先生的谈访文章《法制、德制与权制》中,贺卫方先生问得好:“我们未来...

戴安林: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

  摘要: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展开和深化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戚义明:邓小平的晚年思考及其启示

  在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晚年总是令人着迷,尤其对于像邓小平这样开辟了一个伟大新时代的领袖人物来说,更是如此。...

汪有芬:也谈《邓小平时代》的硬伤

《炎黄春秋》去年第5期刊登施滨海先生的文章,批评傅高义所著《邓小平时代》有“硬伤”。他指的是,傅著中有的叙事是“作者发...

罗岗:傅高义笔下的邓小平少了些什么?

2012年2月,佩里?安德森在《伦敦书评》上发表了一篇书评,题为Sino-Americana,【1】这个题目一语双关...

王占阳:邓小平鲜为人知的政改主张

  为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借本文在网络发表的机会,兹将邓小平村民民主自治思想的五个要点概括如下: 一是实行政社...

傅高义对谈章百家:邓小平为什么能领导中国改革

2014年1月10日,《邓小平时代》出版一周年,《邓小平时代》作者、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与中共中央党...

王占阳:邓小平与村民自治的宪法精神

  作者文前按语:邓小平村民民主自治思想的五个要点 为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借本文在网络发表的机会,兹将邓小平村...

宋福范:邓小平理论为什么是奠基之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对其开创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系统解释和说明。邓小平理论之所...

国洪成:邓小平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

经济学家们在热烈地谈论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目前仍未见到可行的“顶层设计”方案。国资委2013年1月10日上的会议仍...

柯华庆:论邓小平的实效主义改革哲学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农村实用猫) 不管外国猫中国猫,好看听话就是好猫。(城市宠物猫)   &...

柯华庆:“南方谈话”的哲学

邓小平1992年春天南巡的系列谈话为处于彷徨中的中国指引了方向。今天,“南方谈话”已经过去二十年,我们又处于一个十字...

傅国涌:邓小平的“反右”情结

1957年9月23日,邓小平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做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匈牙利的巴拉奇@代内什在《邓小平》一书说,整...

曾昭禹:试析邓小平的公有制主体的临界值

摘 要:赵华荃先生片面地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出发,忽视了生产力的性质,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马克思...

梁柱:邓小平晚年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

邓小平晚年,主要指他1989年11月经中央同意退休后的这段时间。退休之后,正如他自己所表示的,将继续忠于党和国家的事业。...

王爱云:20年来国外学术界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研究

摘要:自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以来,国外学术界对之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研究。在其研究视野中,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是邓小...

秦宣:论改革的层次性——兼论邓小平的改革思想

“改革”具有多重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革命”,属于宏观层次的改革,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

陈永发:评《文革前的邓小平:毛泽东的“副帅”(1956-1966)

2005年底,钟延麟到我台北中央研究院的办公室来找我,要我担任他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当时我认为自己并未在政治大学兼课,而...

李向前 韩钢:新近发现邓小平与胡耀邦等三次谈话记录

自本刊1997年第4期报道邓小平一份珍贵手稿的发现以来,社会各界反应强烈。人们不仅从邓小平留下的亲笔提纲中,更深人地了解...

邓小平与北戴河不解之缘

1952年盛夏,北京异常炎热。7月下旬,时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奉调进京。8月上旬,他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刚来...

李洪林:理论求真 风云图辩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几乎贯穿着整个二十世纪的世界史,也贯穿着差不多百年中国史。直到现在,中国走的到底是什么...

文贝:邓小平在文革中的表现

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既不像刘少奇那样被打倒被批斗,也不像一些老干部那样下台后保持沉默,听天由命。他只是形式上作为刘少奇体...

牛军:中美建交与邓小平的大战略

“最近有位教授讲,改善中美关系完全是出于策略考虑。这不对。我们历来讲,这是一个战略决策。”—邓小平, 1980年4月11...

朱学勤:“西方人会忘记的”?——评傅高义先生的《邓小平时代》

在中国,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当代问题没有充分讨论的空间,总是要延后时间,变成历史才能言说,故而造成现实评论过于虚浅,而史...

王长江: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选择了我们自己的道路。在不断学习、借鉴和继承的同时,如何防止因学习而把我们自己的意识形...

刘胜军:邓小平的改革领导力

在中国社会矛盾迫近临界点、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路口,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发出了“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不改革要承担历史责任”、...

李海青: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重温邓小平的改革观

在过度的求稳思维支配下,任何稍具风险的改革措施就有可能被延滞或不被采用。凡是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功能的,凡是能够推动生产力发...

许耀桐:邓小平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论贡献

摘要:邓小平在列宁奠定了民主集中制基本理论、毛泽东对民主集中制做出重大发展的基础上,深刻总结了民主集中制在实践中的经验和...

韩十洲:中国怎么办(中)——未尽潜能的“邓小平时代”

一个多元社会的来临已经无可阻挡,一个“思想市潮的出现已经无可阻挡,那么,“多元”(治道)如何才能“一体”(政道),“自由...

殷之俊:傅高义《邓小平时代》若干史实辨正

2013年1月,美国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著作《邓小平时代》一书中文大陆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傅高义:越来越佩服邓小平的能力

老外成为“中国通”并不稀奇,但像傅高义那样,“一家门”都算得上“中国通”,就有些稀奇了。在九江路南新雅大酒店 9 楼的套...

傅高义:现在中国走的还是邓小平的路

在美国学界,或许没有人比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EzraF.Vogel)更有解释中国崛起现象的雄心—至少...

李光耀: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内情

一次难忘的会面同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会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1978年11月,这位高龄74岁,矮小精悍、敏捷硬朗,不到五英尺高...

傅高义 秦晖:谈邓小平与“文革”

2013年4月23日,在北京大学斯坦福研究中心举办的活动中,学者秦晖与《邓小平时代》一书的作者、著名社会学家傅高义现场对...

傅高义 张维为:聊聊邓小平

张维为:非常高兴能够在春秋研究院,欢迎傅高义教授,您是国际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这已经不需要多介绍了。几天前通知我和您有一...

尹广泰:邓小平晚年思考的几个问题

[摘 要] 邓小平晚年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比如,对于党的基本路线问题,提出“只...

刘罡:撒切尔、里根、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

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周三隆重举行,这位在世界历史上留下过显著烙印的政治家终于可以和她的“精神伴侣”里根在天国里会面了。里根在...

曹英:文革时期的毛邓关系(二)

9月30日,毛泽东对邓小平报送的《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提出不同意见,特别是对文件中引用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表示并未有...

曹英:文革时期的毛邓关系(一)

曹英,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共党史的研究,有多部...

王裕延:邓小平的改革理论留下的困惑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根据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有关著作和言论可以概括如下: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要...

吴稼祥:“中国梦”的上篇

邓时代,国家逐步富强,但政治尚未民主;港澳已经回归,两岸有待统一;全权转型为威权,还没有到达宪政;平等的不公正让位给不平...

沈志华:中国人真要研究邓小平,肯定比傅高义深

2013年伊始,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高级研究员沈志华一口气推出了《沈志华冷战五书》、《无奈...

张军:邓小平是对的: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这是我去年11月8日在“复旦发展论坛”上的演讲。出席论坛的演讲嘉宾还有傅高义、郑永年和王安忆。本文根据现场速记稿稍加修...

吴稼祥:为中国强大甘愿受难的人

改革,意味着扩大自由的边界,同时,还要保持社会稳定与秩序,为此,他与他的对手在自由的边界上反复拉锯。他必然左右不讨好。保...

马勇:邓小平时代的成就、意义及愿景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学传统。自孔子以来,中国历史学家差不多都格外重视当代史的研究与表达。不论是孔子删《春秋》,还是司马迁著...

朱佳木:80年代邓小平陈云在改革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

改革开放初期,有邓小平和陈云为国家合作撑舵,这是中国的幸运,中国共产党的幸运,中国人民的幸运。他们合作的成果,不仅为改革...

施伟佳:我的“邓小平时代”

“尽量理解邓小平为什么做了他所做的一切,是一个研究邓小平的学者的职责”。——傅高义邓小平所做的一切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傅高义:邓小平一直在思考体制

据新京报报道,由美著名学者傅高义先生撰写的全面研究邓小平执政生涯的著作《邓小平时代》,于昨日上午在北京、深圳、成都三地,...

李伟:重新认识邓小平

邓小平让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极短的时间内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弘、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1月18...

刘吉: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一如既往提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

宋泽滨 齐爱兰:“中国模式”:听听邓小平怎么说!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模式”问题讨论得如火如荼,观点交锋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中国模式是国人的一厢情愿,有人认为中国模式是...

亨利·基辛格:邓小平出访及其外交政策

1977年邓小平第二次平反复职后,扭转了毛泽东的国内政策,但基本上沿袭了毛泽东的外交政策。这是因为他们二人都怀有强烈的民...

马立诚:邓小平和胡耀邦的对日观

一邓小平是抗日名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即八路军。邓小平出任八路...

陈才天:试述马克思、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摘要:如何看待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全党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重要事情。由于毛泽东有“吃大食堂”、“大...

吴青萍:小平同志若干观点的评析

我原想以自己那篇《论文评价的四条基本标准》为纲来剖析作者这篇《对邓小平一些言论的点评》涉及的小平同志观点的,那样就有了规...

傅高义:“中国还会沿着邓小平的路走下去”

傅高义(Ezra F. Vogel)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继费正清之后的第二任主任,在美国的中国研究领域辈分颇高。不过,他...

王大明:牌友邓小平

王大明 口述 汪文庆 刘一丁 小平同志钟爱桥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老人家一生和很多人打过桥牌,但相对固定、经常一起打...

熊玠:邓小平与我谈政治改革

熊玠,男,1935年7月23日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祖籍江西剩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南伊利诺州立大学新闻系硕士,哥伦比...

金民卿: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价值和当代思考

南方谈话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10多年的经验教训,回答了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

周瑞金:“皇甫平”交锋与邓小平南巡

1991年2月15日(大年初一)《解放日报》刊登署名评论《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这就是皇甫平系列评论的第一篇。“皇甫...

丁学良:“邓小平模式”的命运

自从2012年2月初以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醒目的现象:全世界最重要的媒体,不论是欧洲的、北美的还是亚太地区的,若是以...

谢毅:邓小平怎样看待政治体制改革?

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学习、坚持、运用和发展邓小平关于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

孙业礼:从“百年为期”习惯用语看邓小平的气魄

邓小平的谈话中经常用到一个词汇--百年,比如 “‘绿色革命’要坚持一百年”、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管...

曹锦清:从邓小平“分三步走”发展战略说起

人类总是“瞻前顾后”。回顾“以往”,史家难达共识;展望“未来”,处于全球化的今天,更陷入“不确定性”的困境。“宏大叙事”...

王占阳:所有制领域仍需思想大解放

邓小平说得好:“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因为,中国的“左”实质上是右,是僵化、保守、倒退的代名词,所以也...

郭竞炎:增强坚持维护战略机遇期的自觉性——重温邓小平的国家和平发展

当21世纪第二个10年拉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正以快速发展的雄姿站立在世界舞台上。 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举世瞩目,GDP总量...

冯克利:伟大的人和伟大的制度——傅高义《邓小平时代》译后感言

我们中国历史上不缺伟人,但在现代中国,真正能够称得上“伟大的制度”建设者的人,即我所说的“立法者”,却是极为罕见的。我们...

徐政龙:对邓小平一些言论的点评

由于邓小平政治地位的特殊性,他的许多言论被当做国家的大政方针来对待,并作为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也被当作两个新“凡是”...

王德邦:回到毛泽东VS超越邓小平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只有民权才能最终筑起防范公权力泛滥的堤坝,只有民权才能为社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而任何没有...

傅高义: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译按:本文为哈佛大学汉学家傅高义所着《邓小平与中国转型》(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

夏学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当代启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前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偌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顷刻瓦解,纷纷换旗改制。无情的事实发人深思:今后的世界...

郭建宁: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若干问题的

[编者按] 20年前,中国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掀起了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大潮,对正确地不断推进...

王占阳:总设计师设计了什么?——邓小平关于我国共同富裕道路的基本战

邓小平的走向市场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无疑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他说:“西方国家采取了若干调节政策,一是国家干预的政策,二...

杨银禄:汪东兴与落难中的邓小平

文化大革命伊始,邓小平就以刘少奇之外党内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而被打倒。1967年5月,汪东兴受毛泽东委托,到...

凌志军:邓小平为何不希望毛泽东落得斯大林的结局?

摘要:邓小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至少五次毫不容情地批评了“两个凡是”。不过,毛泽东的思想和毛泽东的行动是两回事,就如同作为神...

张文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是与社会主义原则紧密联系的历史运动

2012年2月4日,温家宝来到广州白云电气集团考察时说: “二十年前,小平同志不顾八十多岁的高龄来到广东,讲了许多语重心...

鲍盛刚:中国改革的下一步——邓小平改革与罗斯福新政之比较

中国邓小平时期的改革堪比美国罗斯福新政,逻辑上中国改革是倒过来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实质是政府干预主义,中国改革实质是...

董恂来:识别邓小平改革路线图的关键词

通过对邓小平生前主导的国家改革历程中政治关键词的简要回顾,可以使人加深关于改革策略演变与实践效果对比的理解和认识,以便更...

辛鸣:为什么先富不愿意带后富——写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年之际

对于邓小平,周恩来总理当年有一个很有味道的评价:“举重若轻”。伟人就是伟人,目光如炬,一语中的。确实,作为随后中国改革的...

邓林:南巡讲话是父亲的思想总结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今天是邓小平同志逝世15周年的日子。 昨日,重庆日报记者在《返璞归真》画展上,与7...

彭定康:是非功过邓小平——评《邓小平传》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汉学家傅高义(Ezra F. Vogel)用10年时间写出《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已由哈佛大学出版社...

张维为:邓小平如何思考“中国模式”

从“北方谈话”到“南巡讲话”,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思想演进的过程,看到邓小平思想对中国模式和中国崛起的深刻影响。我个人认为...

插柳不叫春知道——邓小平“南巡”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出 行1992年1月17日。中国农历是辛末羊年腊月十三。北京。从景山后街不太宽敞的胡同里,一溜有警车开道的车队驰出,经过...

南方日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未见报两句话

回望改革开放三十年,1992年小平南巡一定是不能回避的关键内容。那年春天,邓小平再一次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1992年3...

李君如:把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对立大错特错

李君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直机关侨联主席。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

龙平平:从南方谈话看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现在研究邓小平理论,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后,还要不要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二是现在研究邓小平...

傅高义:邓小平的遗产

1992年当邓小平退居幕后的时候,他已完成了150年来中国历任领导者孜孜以求却未能达成的使命:他和他的同事们终于找到了一...

李海青: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分配思想

随着改革的推进,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收入分配的失衡趋势日益明显。如何协调收入分配,实现改革成果共享,成为改...

张文木:深入理解邓小平的海洋战略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持续升温,面对周边少数海洋国家的挑衅,一些国人开始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表示存疑。...

王俊义:邓小平最大功绩:解放了中国人的嘴和腿

邓小平去世已经快15年了,他对于中国人民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对于当代中国最大的功绩是什么,学界和底层的认识有着极大的不同。...

石约翰:脱离毛泽东主义:1976~1989年邓小平主导下的政治变局

1976年,权力第一次移交到副总理兼公安部长华国锋手里。在华主持工作的大约两年时间里,中国开始拨乱反正。教育开始走上正轨...

傅高义:搞经济特区并非邓小平决策

傅高义没有称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认为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经理”,因为在他看来粉碎“四人帮”,邓小平没...

陈之岳:中国通傅高义邓小平新传揭出新史实

美国学者﹑中国通傅高义推出内容极厚实的邓小平传,指邓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推翻守旧、反动、不断革命、阶级斗争的「毛中国」。邓...

邓小平超简洁语言魅力:5个问题答11个字

删繁就简三秋树。表达简洁,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世纪伟人邓小平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从不喜欢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话不在多,...

倪德刚:邓小平退休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致信中央政治局请求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1989年11月6—9日,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正式接受邓...

李光耀: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内情

一次难忘的会面同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会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1978年11月,这位高龄74岁,矮小精悍、敏捷硬朗,不到五英尺高...

徐玉俊:邓小平的社会冲突管理思想

社会冲突管理既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管理面临着...

吴新文:理解邓小平

1993年7月7日,邓小平在审阅其文选第三卷的若干文稿时指出:“不管对现在还是对未来,我讲的东西都不是从小角度讲的,而是...

李罗力:亲历邓小平南巡

一、幸运的“接待办主任”1992年1月,中国发生了在改革开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邓小平南巡”。当时我正任深圳市委副秘书...

许知远对话史景迁:一个旁观者眼中的邓小平

中国学研究领域的毕加索。这是《Christianity Today》送给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的...

马国川:完成邓小平未竟事业

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1980年8月18日,74岁的邓小平在...

许崇德:我与小平同志的五次见面

2004年某天,我徐行在南昌郊县(新建县)的一条狭小的土路上。那土路斜插在一块荒草地里,约1公里长。路的一端通着拖拉机...

田纪云:近距离感受邓小平

众所周知,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这个评价名符其实。 近距离感受邓小平 1985年至1987年是我与邓小平同志...

房宁 王淑梅:试论邓小平的中国和平崛起思想

【摘要】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引路人。在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

燕继荣:将生产责任制进行到底

纪念邓小平逝世10周年、南巡讲话15周年说到中国的命运,上个世纪90年代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说法:面对国际潮流,“不改革是等...

宋福范:邓小平晚年反思启示了我们什么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收入差距问题“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这是邓小平晚年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道...

德里克·希瑟斯:邓小平的未竟之业

2008年是中国市场化改革开始的第三十周年——可能也是其终结的第三周年。自从当前的中国领导人掌权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自...

程美东:为什么纪念邓小平?

在有的人看来,像邓小平这样的曾有着极显赫政治地位的人物,后人在其百年诞辰时隆重地对其纪念一番也只不过是照章办事,充其量也...

吴伟:一幅被搁置了的“科学的、严谨的”蓝图

20多年前,邓小平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曾经设计过一幅“科学的、严谨的”蓝图。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和大会通过的报...

冯兰瑞:忆邓小平关于政研室的一次谈话

政研室全称是国务院政治研究室。1975年7月建立,到1979年共存在了四年。这个机构是邓小平在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时,...

马立诚:邓小平和胡耀邦的对日观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领导人之一,是抗日战争的著名将领。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邓小平担任八路军政治...

孙凤武:论邓小平实事求是观的两个重要特征与体现

摘要:首倡实事求是的毛泽东终生相信这一原则的伟大力量,但在晚年却犯了严重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左倾错误,而邓小平在纠正左倾错...

周枫:情感主义,劝导性定义与邓小平理论

提要:价值有事实的基础吗?抑或仅仅是情感的表达?斯蒂文森在《伦理学与语言》中支持后者。他独创性地提出,给一个价值语词或带...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正是改革开放大幅度降低了中国经济的制度成本,才使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机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中...

徐景安:继承小平,超越小平——悼小平逝世十周年

邓小平离开我们有十个年头了。我们纪念邓小平,因为邓小平领导中国,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转折。我们纪念邓小平,因为中国需要...

叶铭葆:邓小平对“以党治国”思想的批判

1941年4月15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129师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出版的《党的生活...

丁学良:邓小平清醒理性的爱国主义

最近网上掀起了关于爱国主义的争论,这让我想起一件事。4月上旬我们去江西农村考察,由于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动30周年,我特...

邓启元:还历史真貌——邓小平1977年批示支持中央音乐学院扩招事件

王次炤院长,您好!我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老校友。今天冒昧地给您写信,打扰您,是我很不情愿的。先作一点自我介绍。我叫邓启元...

张维为:邓小平印象记——回忆邓小平1985年与穆加贝的一次谈话

(一)我是一九八三年八月末的一天到外交部翻译室报到的。当时翻译室主任叫过家鼎,五十开外,个子不高,面容清瘦,大家都管他叫...

吴稼祥:今晚,我们在这里感谢一个人

深圳国贸大厦49楼旋转餐厅“邓公厅”。窗外,夜色正在慢慢聚合,万家灯火渐渐幽暗了满天星星,在迷茫的远方,星光下的南海,正...

曾庆红: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唐代兴: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新探

【内容提要】邓小平同志的教育发展理论,是他整个建设有社会主义特色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石。这个“基石”由教育的原动力思想、教育...

吴稼祥: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国家体制的四大贡献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这一点,举世公认。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立下了不朽功勋,但并非人人...

王仲方:胡耀邦两次与我谈毛泽东邓小平

我的日记里记录了与胡耀邦同志的两次谈心,现整理出来以纪念耀邦同志九十诞辰。当选总书记后的一次谈心1980年3月1日,报纸...

高一飞:邓小平同志关于死刑问题的基本观点

作者按:本文选自作者著《刑事法的中国特色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可以看出,小平同志的死刑观与毛泽东同...

杜光:必须继续肃清封建专制主义——纪念邓小平“八一八讲话25周年

25年前的8月18日,邓小平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一个意义重大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在这个重要讲话中,邓小...

冒天启:坚持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构建中国的经济学新体系

内容提要: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新体系还需要实践和思想的积累。但应该首先弄清楚新体系中的主要配件: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

叶自成:在新形势下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继承、发展和思考

【内容提要】在我们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之时,不仅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而且应当根据新的形势,对邓小平的外交思想采取三...

于成玉: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初探

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不是像通常教科书那样,提出一般的定义,作出一般的解释,而是从多方面作出一系列论述,形成...

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沿着邓小平开辟的道路前进

今天是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 连日来,广大干部群众满怀深情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邓小平铜像揭幕仪式在四川广安隆重举行,党和国...

冼岩:邓小平道路=自由主义+权威主义

当此邓小平百年诞辰之际,遥想伟人风范、缅怀伟绩丰功,不由人不兴起历史之问:究竟是什么兴起和成就了中国改革?支撑中国走出延...

李鹏:纪念邓小平同志

今年是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我和大家一样,以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中华民族的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袁伟时:觅路与清障:20世纪中国历史框架下的邓小平

20世纪后期中国最深刻的变革与邓小平密不可分从1922年夏秋之际在法国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开始,邓小平在中国政治舞台上...

薛涌:美国的邓小平之恋

从1976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到1997年他去世为止,邓小平至少七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马宏: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的时代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分权学说,以及在这一学说指导下所建立的分权和制衡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延传了二百多年,至今...

沈宝祥:邓小平的“精髓说”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在批评剖析“两个凡是”和支持引导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过程中,精辟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他提出了“毛...

丁松泉:历史视角下的邓小平

在一个体制控制严密、传统势力异常强大、社会惰性根深蒂固、革命意识与保守意识几乎挤压着社会改革绝大部分空间的社会里推行社会...

邢贲思: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上...

吴敬琏: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战略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曾经流行过一种观念,认为斯大林确定的集中计划...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

袁贵仁:论邓小平的价值观思想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以及近年来的许多报告中,江泽民同志都特别强调,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刚刚闭幕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

江泽民: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五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极其沉痛地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

陈占安:邓小平论21世纪中国的发展

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此时此刻,我们认真回顾一下邓小平生前对当今时代主题和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对党...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开了一个多月了,就要结束了。中央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改革到邓小平新政

茅于轼:今天我们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交大的萧功秦教授来谈中国100年来的六次政治选择的机会。大家对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

蒋兆勇:邓小平的猫论、摸论、富论

经历过邓小平主政的时代,深深地感受到他给中国带来的变化,给我等个人命运的变化,都令我心怀感激。邓小平的思想是实践的哲学,...

张英洪:论邓小平关于党政关系的思想

如何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对如何处理党政关系提出了一系...

王福春:邓小平的大战略思想研究

在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已经贡献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把邓小平同志的国际战略思想上升到大战略或...

王福春:邓小平人权思想初探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但是,对于人权问题的看法,世...

丁学良:为邓小平“818讲话”写“奉命文章”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我一直还保留着1983年3月4日定版、7月1日发行的《邓小平文逊,定价一元,上面...

林昶:论邓小平对日外交战略思想与中日关系实践

内容提要:邓小平对日外交战略思想是对毛泽东、周恩来对日外交战略思想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他高度重视推动中日友好事业,认为...

俞可平:重温邓小平的政治遗产:思想解放与反对个人专权

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中国社会的整体变革过...

黄钟:邓小平的遗产:建设一个开放的中国

邓小平去世20年了。 弹指间,如今的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也今非昔比。 然而,重温邓小平当年那些公开...

陈季冰: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邓小平

2017年2月19日,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领导人邓小平逝世20周年纪念日。 不管今天有多少人,或在官方组织下,或自发地纪...

徐庆全:耀邦“脱敏”过程

1989年后,“胡耀邦”成为一个禁忌。到1994年,胡耀邦逝世五周年,《炎黄春秋》刊登了胡耀邦的照片,还有一首白话...

曹豫生:鲜花与鲜血:我眼中的的邓小平时代

(一)缘起 我是一个70后,可以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和很多人一样,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希望和九...

邓小平南巡讲话(全文)

(一)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

邓小平谈民主:为什么“文革”悲剧只会出现在中国?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几年里,我们国家的民主思想,在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当中迅速成长起来。1978年开始改革...

邓小平:改革的步子要加快

自从我们两党关系恢复以来,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铁托同志打开了我们两党关系的新历史,是他首先到中国来访问的。那个时候...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同志们:这次扩大会议,主要是讨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以及一些有关问题。一国务院领导成员的变动,将是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主...

邓小平同志大事年表

1904年 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取名邓先圣。 1909年 进私塾读书,学名邓希贤。 1910年 入协...

邓小平(1904~1997)

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一)一九八四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

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

(一九八九年六月九日)同志们辛苦了! 首先,我对在这场斗争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指战员和公安干警的同志们表示沉痛...

邓小平:中国不允许乱

(一九八九年三月四日)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我同布什谈了,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凡是妨碍稳定的...

邓小平: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六日)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中国...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十二日)一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日)学生闹事,大事出不了,但从问题的性质来看,是一个很重大的事件。凡是冲天安门的,要采取坚决措施。...

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日)迈克·华莱士:邓主任,您对戈尔巴乔夫最近在海参崴的讲话有何看法? 邓小平: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的讲话...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一月)一现在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基本顺利。但是随着改革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障碍。对于改革,...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一九八五年三月四日)对中国的发展,国际上可能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他们从各种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发展对他们有利还是有害?我...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立尝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一...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们希望国共两党...

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

(一九八○年八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奥琳埃娜·法拉奇: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邓小平:永远要保留下去。过...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吉布尼:我们想,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多少年来,对美国来说是关闭的,现在要这样高速度实现现代化,真...

邓小平: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一九七八年五月七日)粉碎“四人帮”,全国人民都高兴。现在的情况比较好,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清醒...

邓小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起草的《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这篇文章我看了,写得好,说明了按劳分配...

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四日)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

邓小平:“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前些日子,中央办公厅两位负责同志来看我,我对他们讲,“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

邓小平:共产党要接受监督

(一九五七年四月八日)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八大强调了这个问题。毛主席最近特别强调要有一套章程,就是为了监督。毛主席...

邓小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林彪否定毛泽东思想,说“老三篇”就...

陈锡添: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南国春早。 一月的鹏城,花木葱笼,春意荡漾。 跨进新年,深圳正以勃勃英姿,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就在这个时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