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立:如何理解蔡元培为陈独秀造“假履历” 1916年9月,尚在法国巴黎的蔡元培被民国政府教育部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2月蔡元培回国后,开始为北大物色人才,其中... 张三南:陈独秀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历程述析 摘要:在20世纪前叶的中国,陈独秀可谓是梁启超、孙中山之外,“民族主义”论者的又一代表物,学界对此不应忽视。仅限于关注... 张宝明:“社员”之间:怎一个“同”字了得? “社员”一词在现代汉语里意指某一特定组织的成员,特指人民公社社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一首流行歌曲《社员都是向阳花》乃是... 陈剑:百年党史三座丰碑 百年中国共产党历史,波澜壮阔,前赴后继,有无数志士仁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牺牲,他们值得后人缅怀。 百年党史有无数... 张宝明:陈仲甫:来自独秀山的一块“硬料” 回眸百年,中共党史上有历数不尽的风流人物。放眼今朝,更有壮志凌云的时代新骄。风流并不总被雨打风吹去,总有一种情怀让人... 卞毓方:独秀的另类“文存” 一个大起大落、毁誉交加的复杂人物,常常要等时间老人剔伪存真、删繁就简几十年几百年,才能完成最后的造型。... 郭德宏:陈独秀的历史功过 陈独秀(安徽怀宁人)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随着对他的研究的深入,他的历... 胡德平:陈独秀一个与时俱进的经济观点——社会主义中的私人企业 近期,中央电视一台连续播放完四十三集的影视片——《觉醒年代》。影视片取材于我国的新文化运动至中国共产党创立这一历史时... 桑兵:《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摘 要: 既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叙述,都以《新青年》为发端和动因,实则新文化运动是在五四运... 欧阳哲生: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今年是《新青年》创刊一百周年,我们通常所称的新文化运动即是从《新青年》创刊开始。1920年4月1... 王锐:寻找“新的政治”——“五四”前后陈独秀对于国家问题的思考 有论者言,自1850到1949,“从史实看,在这个‘屈辱的世纪’里,种种转机预示了中国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崛起。中国政府不... 彭劲秀:陈独秀与蔡元培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爱国者、革命家、启蒙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中国共产党最重... 彭劲秀:陈独秀与鲁迅 陈独秀出生于清末光绪五年(1879年),鲁迅出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鲁迅比陈独秀仅小两岁,是同时代人。 陈独... 彭劲秀:陈独秀与章士钊 陈独秀生于晚清光绪五年(1879年),比章士钊长两岁。1902年,章士钊在南京江南陆师学堂读书,与陈独秀的好友安徽人... 彭劲秀:关于毛泽东对处理陈独秀问题总结的三点教训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早在1920年8月,陈独秀就主持成立“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并被推举为书记,当... 陈铁健:陈独秀:走向最后的觉醒 1933年4月20日,陈独秀向江苏省高等法院提出辩诉状,申明“弱冠以来,反抗帝制,反抗北洋军阀,反抗封建思想,反抗帝国... 许纪霖:“旧派中的新派”在“五四”前后的命运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有一个“双子星座”:商务印书馆和北京大学。一个出版社和一所大学,奠定了中国的启蒙事业,开创了现代... 马勇:《新青年》中的安徽人 《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和大本营,是现代中国的起跑线。因而关于这份杂志的创办,很久以来都是从很高的境界进行评判... 高力克:一个终身反对派的最后陈词:晚年陈独秀对自由民主体制的皈依 30年代:专制逆流中的民主危机 二十世纪30年代是现代文明史上的“大灾难年代”。 192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 彭劲秀:陈独秀与毛泽东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而且连续担任中共中央一至五届总书记(委员长)。但是,长期以来,历史的阴霾不仅掩盖了陈... 石钟扬:陈独秀与胡适对“五四”的评价有何不同? 陈独秀、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核心人物。但二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却有较大不同。 陈独秀谈五四新文化运动更侧重与... 台静农:酒旗风暖少年狂 ——忆陈独秀先生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抗战开始,仲甫先生被释出狱,9月由南京到武汉。次年7月到重庆,转至江津定居。江津是一沿江县城,... 蒙勇鹏:清醒后的陈独秀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陈独秀肯定是一位最值得铭记的人物,没有他,中国的历史可能是另一副模样。然而,他亲手创建的中国共... 王凯:《新青年》的投资人和撰稿人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先生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第1卷名《青年杂志》),今年恰好是《新青年》诞生一百年。 《新... 杨扬:那些寂寞而伟大的捕风者 1941年冬,贫病交加的陈独秀写了一首诗:“贯休入蜀唯瓶钵,久病山居生事微。岁暮家家足豚鸭,老馋独羡武荣碑。”朋友见了... 左玉河:重新认识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反孔批儒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先后发表《敬告青年》、《今日之教育方针》、《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吾人最后之觉... 胡适:寄陈独秀 独秀先生 足下: 2月3日,曾有一书奉寄,附所译《决斗》一稿,想已达览。久未见《青年》,不知尚继续出版否?今日偶翻阅... 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这本来是国文系同学研究的材料,想不到报纸上登出去,变成公开的了。陈先生与文学革... 欧阳哲生:《新青年》编辑演变之历史考辨 【内容提要】 《新青年》从同人刊物转变为中共理论刊物,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个具有重要历史象征意义的事件。刊物同人在这一... 欧阳哲生: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研究(下篇) 三、胡、陈思想的殊途同归 胡、陈思想的分流导致了新文化阵营的分化,也可以说是这场思想革命夭折的内在原因。二、三十年代... 陈铁健:陈独秀与近代学人的情谊 “酒旗风暖少年狂”,石钟扬用于陈独秀与近代学人一书命名的这句诗,准确而形象地烘托出陈独秀那种断头流血都不辞避的悍劲,... 陈小眉:陈独秀影视五十年 (美)陈小眉 / 冯雪峰译 (陈小眉,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东亚语文系教授) 摘要:《东方红》、《开天辟地》等五部“... 郑佳明:历史观就是价值观 陈利明先生的大作《陈独秀传》出版,我很高兴,既为作者高兴,也为传主高兴。利明先生年逾古稀独自完成如此重大艰难的选题,... 邵建:胡适与陈独秀关于帝国主义的争论 (一) 1925年10月10日,“五卅”过去几个月了,胡适从武汉讲演后,回到北京,旋又南下上海。三天后,... 马勇:陈独秀狎妓:改变中国历史的一个传闻 1919年初,社会上关于北大的谣传就不断。这些谣传有的是扑风捉影,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是刻意造谣。要之,北大进入一个动荡... 彭劲秀:陈独秀独立自主建党思想的曲折历程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中共中央第一至五届总书记,陈独秀是一位独立自主意识非常强烈的人。但是,在国际、国内的特殊背景... 唐宝林:真实的陈独秀 书名:陈独秀全传作者:唐宝林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问:经济观察报答:唐宝林问:你能否用3~5个词对陈独秀的一生进行多... 赖晨:从崇拜者到陌路人:毛泽东与陈独秀关系的演变 陈独秀与毛泽东曾经是师生,是同志,后因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毛泽东早年为何会近乎狂热地崇拜陈独秀?后又为何与其分道扬镳?这... 彭劲秀:青山有幸埋忠骨 一代人杰陈独秀 近日,为纪念陈独秀逝世70周年,笔者翻阅报刊资料,看到一位作者在某中央级大报上发表的一篇清明前夕拜谒陈独秀墓的文章。作者... 张军锋:陈独秀“危害民国罪”:民国史上的经典公案 1932年10月,陈独秀以“危害民国罪”被上海法租界巡捕房以及国民党侦探逮捕,这已经是陈独秀第四次被捕。“陈彭”公案举... 彭劲秀:浅论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历史功绩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历史的阴霾掩盖了陈独秀为创建中国共... 向继东:对话王炯华:马克思的三位中国圣徒 【原题:马克思的三位中国圣徒——王炯华教授谈李达和毛泽东、陈独秀】王炯华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他从事李达研究二十多年,出版... 彭劲秀:陈独秀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首倡者和践行者 长期以来,陈独秀所谓“家长制作风”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和批判,陈独秀几乎成了中国共产党内“家长制作风”的鼻祖。那么,什么是... 王福湘:陈独秀对苏俄经验的接受、反思与超越 人类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风雨苍黄之中,产生了一代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引导中国现代化的... 傅国涌:陈独秀与胡适的后援力量 早就有人说过,“五四”那一代思想巨人的产生有当时东西文化碰撞的大背景,这固然没有错。我更想强调的是,当时的中国也为胡适、... 南方周末:中共正修改的历史评价 中国官方党史所提供的“准确资讯”正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事实以它们的原初面目先后回归,与之相伴的便是官方历史评价的修正... 林木:陈独秀:百折不屈的巨人 陈独秀(1879|1942)是反封建的闯将,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和北京大学渊源很深。一九一七年一月蔡元培先生入长北大,旋... 陈铁健:陈独秀: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走向马克思主义者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由于他惊世骇俗的思想,怪异的性格,曲折的经历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独特的贡献,他又被... 陈铁健:重读陈独秀 扩拓万古心胸 1949年-2009年六十年间,陈独秀著作出版经历了内部限制印发与公开出版发行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1980年后,随着历史... 陈铁健:陈独秀与胡适奇特的友谊 1919年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新青年》编辑部,整个新青年的编辑部已经开始分裂了。由于胡适等人仍停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陈铁健: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陈独秀到上海后,立即把他学到的一点点马克思主义付诸行动。他认识到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工人阶级解放运动的学说,于是他着重在工人... 孙郁:狂士们 1民国的人与事,有许多在今天都不可思议。我有时翻阅彼时的报刊,见读书人的种种文字,心甚向往,觉得今人已不复有那时的冲荡... 孙郁:陈独秀旧事 1 时间在1917年,当陈独秀应邀来北大的时候,敏感的钱玄同便在1月6日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陈独秀已任文科学长... 尤小立:傅斯年与陈独秀 在中国现代史上傅斯年与陈独秀是道不甚同,交往不多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名人。二位的同代人曾说,傅斯年与陈独秀都是“急进的自由... 尤小立:启蒙时代的隐性侧面——以陈独秀学术思想为中心 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上的启蒙延续了19世纪末的启蒙并在世纪初的头几年就有了新的发展,至五四新文化运动达到了它的鼎盛。这一... 尤小立: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反孔教的两难取向探析 [内容提要] 新文化运动期间,作为文化激进主义者的陈独秀以激进的反传统、反孔教的态度著称于世。然而,在激烈地反传统、反孔... 尤小立:从“宪政”到“直接行动”──陈独秀前期国家观演变述评 内容提要:陈独秀的现代民族国家观是在外来侵略和西方民族国家观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由主权意识的萌芽到完整的国家观出现,再到... 袁伟时:从陈独秀到顾准和李慎之 一、激进与自由的双面人──陈独秀李慎之先生(1923-2003)仙逝,一个严肃的问题需要人们作出认真回答:李先生从二十世... 丁弘:陈独秀的最后十年 20世纪三十年代初,陈独秀在上海被捕,一时间,“陈案”震动全国。一些极右分子呼吁国民党中央“立即处决”,他被押赴南京,如... 杨奎松:在陈独秀学术研讨会的发言 第一次发言:我想讲两点看法,第一,我们谈论历史时最好不用“左”和右这样的名词,最好不带或少带个人感情的色彩。研究历史,首... 华生:陈独秀的希望与绝望 在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应该是一个石破天惊领袖一代的人物。他那炯炯发光,烛照幽微的眸子不仅看穿了几千年专制社会的弊端,而且... 尤小立:一个人的学术史 国内学术意义上的陈独秀研究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如果依照惯例将十年算作一代的话,国内的陈独秀研究也差不多... 周有光:胡适和陈独秀的分道扬镳 《炎黄春秋》杂志(2008:1)发表邵建《胡适与陈独秀关于帝国主义的争论》(简称‘邵文’)。邵文说:1925年,陈独秀... 高力克:陈独秀晚年的民主观 一、30年代:专制逆流中的民主危机二十世纪30年代是现代文明史上的“大灾难年代”。192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熊培云:陈独秀和胡适,谁是新青年? 在经历百年来的挫折困苦之后,对于中国人而言,心怀希望本身即是历史的酬劳。 1915年9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即后来... 傅国涌:政府等于国家吗?——章士钊就“陈独秀案”与程沧波的笔战 1933年4月,国民党治下的江苏高等法院公开审理陈独秀等“危害民国案”,起诉书列举的罪名为“以危害民国为目的,集会组织... 王志龙:民主的先知先觉者——陈独秀二三事 陈独秀先生晚年客居四川江津,穷困潦倒,然节气甚高,坚拒各方面的嗟来之食。先外祖父彭泽湘,是1922年在莫斯科入党的中共早... 陈家刚:九十年代后期陈独秀研究述评 摘要: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 陈独秀对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民族独立和解放道路的探索,以及他对民主政治矢志不渝的追求, 对当... 何方:从陈独秀张闻天到胡耀邦 200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诞辰90周年。在纪念这位伟人的时候,总会联想到陈独秀和张闻天两任党的前总书记。虽然他们的... 骆晓会: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 摘 要:陈独秀否定共产国际照俄国革命经验和模式指导中国革命,主张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应先发展资本主义,对高度集权和... 李杨:乱世潜流中的书生“政治家”——记陶希圣与陈独秀交往关系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从陶希圣与陈独秀交往关系的角度,搞清一些基本史实:在他们第一次尤其是第二次交往中,这种以朋友之谊超越意... 孙其明:堪称远见卓识的“最后见解”——陈独秀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已进入人生晚年的陈独秀,曾对涉及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些重大问题重新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当时... 唐宝林:中国学术界为陈独秀正名的艰难历程 莫须有的十宗罪1927年八七会议决议、1929年中央政治局开除陈独秀党籍的决议、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若... 孙郁:张国焘笔下的陈独秀 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化与政治何以渐渐左转,对研究者一直是个谜。这左转的背后,定然有它逻辑的必然,什么是它的合力,那就非... 李新宇:1942:陈独秀魂归五四 1我曾经激烈地指责你的浮躁,指责你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叛,因为正是你自己的行为与孙文的主义一起导致了新文化的严重危机。然... 韦大林:陈独秀民主思想初探 [摘要] 陈独秀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民主主义势力的真正代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不应当实行... 傅国涌:政府是否等于国家——重温“陈独秀案”及章士钊与程沧波的笔战 政府与国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20世纪早期,在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那里本来早就有十分明确的答案。祇是后来我们长期被意... 陈鼓应:尼采和陈独秀的文化观比较 尼采是西方近现代世闻名的诗人和哲学家;陈独秀是中国现代新文化运动中的最重要领人物,两人在时代上刚好是前后相连接,而他们之... 李杨:陈独秀的“最后见解” 陈独秀说:“每个康米尼斯特看了这张表,还有脸咒骂资产阶级的民主吗?宗教式的迷信时代应当早点过去,大家醒醒罢1 1936年... 高力克:陈独秀民主观念的演变 人权与民主民主是五四启蒙运动的核心主题。陈独秀的卢梭式共和主义民主观念,形成了新文化运动鲜明的法国式启蒙风格。五四时期,... 孙郁:陈独秀晚年信札 一个人到了晚年,倘还写作,大概会有很真实的东西在,所谓老之将至,其言也善吧。近读陈独秀晚年致台静农数十封信札,感慨万... 狄马:陈独秀:一具充满风暴的灵魂 陈独秀,字仲甫,号实庵,一八七九年十月出生于安徽,安庆、怀宁两县的县界恰好从他老家的中间穿过,这也许注定了他是一个一出生... 陈子明: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 陈独秀不是将民主思想引入中国之第一人,却是在中国倡导民主主义名声最盛的一人。鼎鼎大名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是陈独秀给民主和... 袁伟时:从陈独秀到顾准、李慎之 李慎之先生(1923-2003)仙逝,一个严肃的问题需要人们作出认真的回答:李先生从20世纪90年代起成为中国自由思想的... 傅国涌:陈独秀: 回归德先生 “终身反对派”陈独秀的一生波澜起伏,在20世纪中国许多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我们都能看到他矫健的身影。他是五四新文化运... 陈独秀:国民党四字经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以党治国,放屁胡说;党化教育,专制余毒。 三民主义,胡说道地;五权宪法,夹... 陈独秀:敬告青年 窃以少年老成,中国称人之语也;年长而勿衰(Keep young while growing old),英、美人相勖之辞也...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一声不做,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音同久)坐不动,十(音同实)是无用... 陈独秀:我的根本意见 (一) 不会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有革命局势。最荒谬的是把反动的局势,说成革命局势:即把统治阶级战胜后,开始走向稳定,...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这个名词,现在我们社会里很流行;究竟新文化的内容是些什么,倘然不明白他的内容,会不会有因误解及缺点而发生流...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本志经过三年,发行已满三十册;所说的都是极平常的话,社会上却大惊小怪,八面非难,那旧人物是不用说了,就是□□叫的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