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强,男,1969年出生,汉族,山东滨州人。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明道大学客座教授(台湾)、中华美学会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写作协会副秘书长、《语文报·大学语文专版》执行主编等职。目前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与大众文化研究。 …… 敢于面对自己不懂的“生活” 内容提要:现实主义的政治使命(文体政治学)与现实主义的真实再现(文体修辞学)存在着逻辑的裂痕,导致人们误把人民性的政治... 问题在于“如何”改变世界 ——30年中国“文化研究”学科反思 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哲学时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可以看作是关于社会研究知识... “听觉文化”与文化研究的陷阱——答王敦 内容摘要:“文化研究”对于文化政治的结构性问题呈现出特殊的“隔绝”方式。声音政治批评与听觉文化的对话,并非“补偿式”“... “德”的三重力量 排名:第1位 得票数:8359 得票率... 赶英超美的文化生产逻辑反思 近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第一位中国籍、同时又是汉语写作的作家获得此殊荣,乃为极其值得庆贺的事情。换句话说,中国籍作... “公知斗鸡”:中国思想生产的闹剧 以媒体效应为核心的“伪公共领域”浮出水面。自由主义变成了“有字主义”,左派思想家变成了“做派思想家”当前中国思想生产领域... 陌生人社会的政治图景 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行动的解放。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不受神学的、阶层的、教条的羁绊,日渐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另... 中国的“青春期烦恼” —— 焦虑背后的中国社会变局 在19世纪上半叶被强行挟裹和拖入的中国现代化转型之路,充满了艰辛,过程也是波谲云诡。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到再到辛亥革... 天天春晚是喜是悲 春节临近,不管你是否喜欢,各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录制了。年年春晚,先期待后指责,悖谬地显示出我们对“快乐”的一... 电影贺岁化与“傻乐时代”的文化消费 2010年的贺岁电影,让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时代。中外大片纷至沓来,影院中购票的人群排起了长队——我们似乎回到了上个世纪8... 政治化趋势下的高校薪改 要想充分发挥中国高校知识生产的种种活力,必须建立高校暨相关单位的“技术薪酬体制”,仿照国外高校,试行高校教师“科研工资”... 新官场小说的市侩主义 最近几年,大量以中国机关政治为题材的小说风行。从前些年的《沧浪之水》、《西江月》、《绝对权力》到当前热销的《驻京办主任... 《三枪》:张艺谋诱惑机制中的傻乐至死 当人们已经习惯了“奥运张艺谋”,习惯了他的那种气势恢弘的文化景观的时候,《三枪拍案惊奇》却突然让演员们把一张面饼当成了墩... 《蜗居》与大型资本的两种面孔 《蜗居》成为了当下被人们讨论得最多的电视剧之一,同时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味:海萍发现丈夫借了高利贷... 从新闻奥巴马到电影奥巴马 奥巴马访华,在首肯了中国崛起的巨大力量之后,却依旧坚持一种文化帝国的雄心壮志奥巴马访华,正赶上美国大片《2012》在中国... “30秒中国”背后的文化战略转型 前不久,奥巴马访华时,我们同时接待了两个美国总统:一个是政治总统,一个文化总统;一个大讲政治合作,一个大谈民主自由;一个... 媒体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生产 10月9日,全球知名媒体共同发起的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 《建国大业》:一场后现代视觉旅游 《建国大业》终于公映了。在此前无数大片开演之前的广告宣传中,人们就已经看到了群星荟萃所演绎的种种“壮举”;而在平铺直叙的... “强大弱势群体”的“被”后焦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城万巷“被”字开。今夕何夕?“被”时代是也。被代表,乃是个人在叙述中成为一个大多数中的个人,“九成网民... 从文化认同到奇俗异观:新民俗舞蹈及其他 12009年5月,杨丽萍用一年时间精心打造的《云南的响声》在昆明上演,一时之间,风生水起。接下来几个月的巡回演出,更是迎...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