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质平,1947年生于上海,1970年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1974年东海大学中文所硕士,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晚明文学与思想。着有Yuan Hung-tao and theKung-an School,《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发展》、《胡适的情缘与晚境》、《胡适丛论》、《现代人物与思潮》、《儒林新志》等;主编《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胡适早年文存》、《胡适未刊英文遗稿》、《胡适英文文存》等。 …… 晚明小说中的情与色 本文摘自《现代人物与文化反思》,周质平,九州出版社,2013.4 在晚明的短篇小说中,少有所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张弛在自由与威权之间:胡适、林语堂与蒋介石 胡适、林语堂是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双峰,两人和蒋介石都有数十年的交谊;在他们长时期的交往中,可以看出自由主义者与政治领袖如... 周质平 耿云志 马勇:民国大师的道术变迁 主题:气节与学术,民国大师的道术变迁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周质平 耿云志:胡适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 周质平 马勇 张海涛:从胡适出发,再探民国教育 本期嘉宾:周质平、马勇、张海涛 本期主题图书:《光焰不熄》,九州出版社,2012年7月版 以下为本期读书会文字实录... 现代人的恐慌 在这个英特网的时代里,信息的获得是很容易的,真是所谓在“指顾之间”。只要手边有部电脑,稍一搜索,总能找到一些想要的材... 从晚明小说看中国文学的启蒙传统 我最近因为在普林斯顿大学开了一门明代小说的课,经常阅读明代小说。其中令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它们体现出中国人对情色问题的... 学者的三境界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七中有“南北学者之脖一条,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南人与北人在性格上的不同。他说北方的学者是“饱食终日... 《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自序 1901年梁启超在日本写《南海康先生传》,首论“时势与人物”。他对“人物”一词的界定是“必其生平言论行事,皆影响于全... 韦莲司与胡适:深情五十年 腾讯思享会讲堂228期实录 周质平 韦莲司与胡适:深情五十年 主题:胡适的亲情与爱情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 普...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我曾和美国、中国内地以及港台的学生谈到胡适的思想,对于美国学生和港台学生来说,胡适无疑已是个过去的人物。但与中国内... 胡适英文笔下的中国文化 胡适英文笔下的中国文化(上) 原载于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6月... “胡适是对内批评中国传统,对外维护中国传统”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9月26日 07 版) 除了在明代文学和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领域卓有成就之外,周... 回向胡适 1999年早春,季羡林访台,祭扫胡适陵园。 “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鞠躬之后,悲从中来,心内思潮汹涌,如惊涛骇浪,... 胡适的反共产思想 本文原载于周质平著作《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 前言 1950年代初期,中共在全国... 台湾语文发展的歧路是“母语化”,还是“孤岛化”? 一九四九年之后,从整个华语华文的发展史来看,台湾的语文发展是个有趣的特例。语言学家周有光在《21世纪的华语和华文》一文中... 胡适与林语堂 有意义与有趣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的这几句话是胡适毕生推崇的人... 气节与学术——论冯友兰的道术变迁 批评冯友兰的人大多只看到他多变、善变、逢迎、谗媚的一面;而忽略他也有 见侮不辱 的坚毅和超越。我们在论人时,往往过分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