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著有《百岁新稿》、《朝闻道集》和《拾贝集》等40多部著作。历任《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顾问委员会委员。 ……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预言是失败的 9月7日,一间不足十平米的书房,一张老式书桌前,周有光穿戴整齐,坐在固定的位置,看清记者写在纸上的问题,便开始作答,思路... 中国模式不是真的,太乐观不行 从经济学上讲,不存在“中国奇迹”。没有奇迹,只有常规。常规就是走全世界共同的发展道路,一定要强调特殊国情,“独辟蹊径”,... “知识分子没有被收买” 知识分子没有被收买。被收买就是你的思想歪曲了,不会思考了。假如你还会思考,就没被收买。(知识分子中少数人确有被收买,他们...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圣约翰大学的校友对我说,“五卅惨案”(1925)以前的校友可能只剩你一个了,请你写点回忆吧!我的记忆急剧衰退,只留下依稀... 108岁放谈中国和世界 直盘算着,进入2013 年,周老有光先生就是茶寿之年了。一元复始之际,登门拜望。周老坐在斗室书房里,背后是书,左手处暖气... 走进全球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聚合运动中不断前进的:从部落到城邦,从城邦到国家,从国家到国家联盟,从国家联盟到世界组织联合国,实现全... 儒学儒家的出路 儒学的来源二战之后,东亚国家和地区有四种文化背景:儒学文化、共产主义、佛教、伊斯兰教。经济起飞的国家和地区都以儒学为背影... 残暴的专制导致苏联最终解体 苏联解体已经十多年。苏联既有成功的记录,也有失败的教训。苏联历史是当代知识分子不能不读的必修课。我阅读苏联历史十多种,包... “知识分子要坚守科学与民主” 最近,周有光先生“三喜临门”:他的杂文集《朝闻道集》荣获深圳读书月“2010年度十大好书”,他本人被中华文化促进会评为“... 今日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 中国教育还没有走上一条新道路马国川:1923年您进入圣约翰大学学习。在《百岁口述史》里您曾经提到,您在圣约翰大学接受的是... 儒家的三大斗争 (1)反暴力斗争从春秋到战国,兼并战争越来越频繁,所以《孟子》中反暴力的言论比《论语》中多得多。例如:“孟子见梁襄王,... 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 *我的人生没有什么传奇,就是多活几年。我经常说:大概是上帝太忙了,把我忘掉了。*我生活没有安排,现在是离休在家里面,我还... 回顾资本主义时期 过去三百年的所谓资本主义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现在进入了全球化的21世纪,今后的人类生活将是比较平安呢,... 全球化时代要“重估一切价值” 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某个国家要不要的问题。有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讲,民主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其实,要改的是国情... 没有奇迹,只有常规 105岁的周有光老人对富士康和悟本堂事件感慨万千,在他看来,中国现阶段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都很低,不存在“中国奇迹”;权... 纪念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是汉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开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来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端、初”同义,“午、五”相通,“端... 《周有光百岁口述》上篇 一〇 “举杯齐眉” 结婚前,我写信告诉她,说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她说幸福要自己求得,女人要独立,女人不依靠男人。她当时的思想也比较开明... 《周有光百岁口述》上篇 九 “流水式”的恋爱 我与张允和从认识到结婚的八年时间里,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很普通的往来,主要在苏州;第二个阶段,到了上海开始交朋友... 《周有光百岁口述》上篇 八 妻子张允和 张家四姐妹的名气很大,不光在中国,在外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前几年美国耶鲁大学的金安平女士撰写了一本《合肥四姊妹》。张家作... 《周有光百岁口述》上篇 七 拉丁化运动 我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语言感兴趣了。一到圣约翰,就发现语言生活完全改变了,因为圣约翰一天到晚都讲英语,只有中国文学、历...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