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1961年生于天津,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戏剧系、美国伊利诺依大学(UIUC)东亚与太平洋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比较戏剧学》、《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世界是一座桥》等。 …… 西方知识反成中国自我了解的障碍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不仅牵动着全球艺术市场,也牵动着世界相关领域专家的问题意识。当代艺术实践以其多元化的... 停滞/进步:西方的形象与中国的现实 一西方人首先发现中国历史悠久。马可·波罗时代确定了这个遥远的帝国在空间上的辽阔,伊比利亚扩张时代开始注意帝国历史在时间上... 疯子为瞎子引路 理论究竟是应该畅谈理想,还是分析现实?这是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提出的方法问题。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固然高尚... 打造“中国梦”感召力任重道远 看到中国春节走向海外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很多国人也认识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巨大潜力。有人说,过去几年间,美国保守主义政治走... 普世价值,我们也能担当? 中国需要普世价值,这里只有是,没有非,是不容也不用争辩的。明确勇敢地回答这些关切普世价值的问题吧,否则就不要轻率地狂想所... 文化软实力谈何容易 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当年美国那些签署《独立宣言》撰写《联邦党人文集》的开国元勋们,想到的只是奠定一个国家的精... 来洛尼亚王国的童话故事 来洛尼亚王国的故事虽然是童话,但有某种让人难以捉摸的现实道理。或许来洛尼亚王国是世间许多王国的影子,因为那里发生的一切,... 乞丐的话说出了恐怖的生活 灾难降临的那一刻,我们可能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危浅与卑微,但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运动卷起的激情,很快就淹没了触及人性的沉痛,... 天地大舞台:义和团运动戏剧性格的文化启示 “可以肯定,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中国这样彻底地表现如下这个理念:‘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过是演员。”——明... 重整马华文学独特性 马华文学独特性是马华文学文学史的主线,它涉及一个艰难的立足点——马来亚地方与民族-国家文学,两个分裂的极端——现代性与中... 钱林森 走向学科自觉的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 (编者按: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是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重镇, 20年来已经出现三波热潮,在资料的积累、领域的开拓、个案的研究... 语默动静之间 泰初有言,一切从语词开始,从语词到动作,这是戏剧创造的顺序,类似造物。几乎所有的演员都知道,“按照写下来的去演”。然而写...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D.W.Griffith)在电影技术上的伟大贡献,甚至可能掩盖了他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就。保罗·奥戴尔... 视界结构与中西戏剧 一、视界结构与戏剧性一个武士带妻子远行,途中遇到一个强盗。强盗将他骗进树丛、绑起来,奸污了他的妻子。强盗给武士松了绑,责... 中西戏剧中的叙述与对话——从文本到文化的解读 黑格尔曾说:“……全面适用的戏剧形式是对话,只有通过对话,剧中人物才能互相传达自己的性格和目的,既谈到各自的特殊状况,也... 中西戏剧的时空与剧场经验 伦勃朗或拉斐尔的绘画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是二度空间的平面,其暗示形式,才可能是三度空间的。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是三度空间的,但... 迈向中西比较戏剧学的起点 内容提要 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应该具有学科的整体性。本文认为,叙述与展示两个概念强调戏剧交流内外系统不同的功能,是区别中西... 从疯狂中建立理性:文艺复兴时代的“忧郁王子”与“愁容骑士” 疯癫之所以有魅力,其原因在于它就是知识。它之所以是知识,其原因首先在于所有这些荒诞形象实际上都是构成某种神秘玄奥的学术的... 歌·话·诗·白 一、歌与话:交流或误解1735年,巴黎耶稣会教士杜赫德编辑的《中华通志》出版,其中第三卷登载了马若瑟的《赵氏孤儿》法译本... 从叙述到展示:文类与中西戏剧传统的话语特征 从文本形态学上看,究竟是何种概念可以说明戏剧不同于叙事文类的核心所在,可以说明“戏剧性”的关键?如果说中西戏剧传统拥有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