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中国欧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1952年10月生,山东曲阜人。197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德语专业,1982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代外国哲学专业肄业,1992年获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历史系比较历史学博士学位。2001-201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曾获院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研究领域:欧洲现代社会、政治与外交,福利国家,对外援助等。著有《福利国家向何处去》、《外援书札》、《德国统一的外交进程》(待出)、《欧洲文明的进程》(与陈乐民合著)、《走向人人享有保障的社会》(与张浚合著)等。主编《国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四卷、《欧洲模式丛书》四卷、《欧盟是怎样的力量》等,合编《德国马克与经济增长》、《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等。 …… 周弘 韩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世界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 探索国际发展合作的多重世界 和平与发展是国际关系的根问题,或者称原问题或基础性问题。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发展权、发展方式、发展组织等与发展相关的... 张浚 国家行为责任观念的差异——基于英美、德国和中国新冠疫情初期应对政策的比较与思考 中国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认为,国家负有为广大民众提供基本保障的社会责任,提供这些社会保障也是政府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出... 欧洲发展的前途仍不明朗 本文为周弘于2019年12月1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中国欧洲学会共同举办的“2019年欧洲年终形势研讨会”... 欧盟在国家与市场之间寻求平衡 2009年欧洲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有些看起来挺琐碎,但不能忽略这些琐碎事情的蝴蝶效应。 2009年下半年,欧盟和欧元区... 对外援助与当代国际关系 对外援助是主权国家实现战略目标、维护经济利益、营造道德形象的重要外交工具。从《马歇尔计划》开始,对外援助政策就在国际... 周弘 罗京辉:遵循科研规律 树立良好学风 学风建设是研究所建设之魂。多年来,欧洲研究所坚持遵循科研规律,始终强调并加强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取得了较... 欧盟经验:促进发展并追求公正——中国能够从欧盟借鉴什么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使社会政策的意义凸显。社会政策和科... 民族建设、国家转型与欧洲一体化 内容提要:文章介绍了罗坎的“中心构成”理论和巴尔托里尼的“系统程序”理论,利用这些理论分析了欧洲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这... 提升国家形象 加强我国话语权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技术的迅疾发展,国际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全球化时代。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引导国际舆论,改善国家... 深化中欧合作迎来重要机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始终是中欧关系的主线。中国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欧洲发展繁荣的良机,而经济发达、文明悠... 全面升级的中欧关系已现雏形 2015年是中国和欧盟(欧共体)建立正式外交关系40年的纪年。回顾中欧关系40年的发展历程,扩大合作和共同... 追寻史上强国之道 从20世纪的最后十年开始,随着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的力量全面迸发,从货物到货币,从商业服务到金融服务,从资本到技术、... 英国为什么选择“脱欧” 简单的本土公投不适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政治民主,只能是政治人物推卸领导责任的工具和公众发泄情绪的渠道。在当今世界,需要...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当今世界,多种矛盾叠加交织,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逆全球化浪潮来势汹汹,世界发展格局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与此同时,中国正... 周弘 金玲:中欧关系70年:多领域伙伴关系的发展 在调整期中呈现出战略需求上升与战略互信不足的矛盾,在经济贸易领域内存在竞合并存、务实态度与认知错误反向发展的特征,在文化... 新中国欧洲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欧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研究欧洲变化、借鉴欧洲经验、分析中欧关系,是中... 疫情下的欧洲与中欧关系 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是曲折艰难的,最怕有人唱衰欧盟,也最怕有人要分裂欧盟。所以,和欧洲打交道,需要处理好欧盟和成员国的关系... 人民日报:揭开欧洲经济困境背后的制度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快速恢复发展,一度拥有发达的经济、稳定的社会、领先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人文思想。但2007年以来,... 欧洲的今天,马克思早已预见 英国“脱欧”、特朗普大选获胜、欧洲多国反欧盟情绪高涨……反建制主义似乎正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追根溯源,根本原因是我...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