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汀阳,1961年出生,广东汕头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伦理学、知识论。著有《论可能生活》、《观念图志》、《天下体系》等。(赵汀阳简介) …… 师徒天才 父子都是大师的情况不多见,如果有,就几乎一定是子不如父;但师徒都是天才的事情却比比皆是。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是师徒天才。... 博弈问题的哲学分析 2002年8月21日纳什在京作了“在非合作博弈中通过代理人而达成合作的研究”的报告,这是纳什尚为完成的一项研究。虽然... 形成本源问题的存在论事件 本文论证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分析了哲学问题的本源、存在论事件、否定词的发明,可能性的发明、存在秩序的历史性,以及先于存在... 假如元宇宙成为一个存在论事件 宇宙虽然是一个超越真实世界的可能世界,但行为主体仍然是真实世界里的人,也就不可能超越人类生活的基本问题,政治、资本、意识... 人民需要思想,而不仅仅需要娱乐和知识 目前这个社会似乎有一种集体性的对人民的误解,即以为人民只需要娱乐而不需要思想。 事实上正如很容易观察到的那样,当下的... 在审慎乐观中等待未来 如以古代的“治与乱”观察模型来看,今天世界属于群雄并立的“乱世”,在秩序上难以达成共识。秩序的未定状态恐怕要持续一段时... 纪念老师李泽厚 李老师的思想光谱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康德和孔子。这是跨度很大的创意组合,这三种思想资源之间存在着不少差异,甚至矛盾。要理... 从智慧民主看现代化 在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上,赵汀阳先生以“一种可能的智慧民主”为题切入会议主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智慧民... 追溯本源的方法和问题的递归性 一、返回本源问题 《第一哲学的支点》[1]所做的工作在于试图复活关于本源问题的探索。长期以来,哲学越来越远离问题本身... 关于形而上学的评论 形而上学决定了思想的可能性,正如眼睛决定了视觉的可能性。尽管无法证明更无法保证眼睛看到的是真相,但眼睛是看事物的唯一装备... 一种可能的智慧民主 民主在当代条件下已经蜕变为“代主”,即失去社会共识基础而被系统化权力所操纵的失效民主。民主的未来取决于是否能够恢复理性。... 人工智能提出了什么哲学问题? “以浪漫之心观之,技术都有去魅之弊而导致精神贫乏” 远在技术预示致命危险之前,敏感的思想家们就对技术的后果深感忧虑。... 终极问题:智能的分叉 摘要: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使人类面临一个新型的存在论问题,即人工智能有可能危及人类的存在,这是一个与自杀问题同构的反存... 创世论与存在论的重叠 对于“存在”的哲学蕴含与现实意义,赵汀阳认为,存在的本意是永在,为了达到永在就需要善在,因为只有善在才能有效保证存在... 作为创世论的存在论 一、存在论换位 自然的存在必然是如此这般的,一切别无选择就不会产生思想问题。自由意味着可以选择的多种可能性,因此,自... 哲学:动员思想的全部可能性 答/赵汀阳 问/陈鹏、程广云 陈:我比较完整地读的是您写的一本书,叫《走出哲学危机》,我看了以后的一个... 世界图景中的当代中国思想 作为一名高质高量产出学术成果并有大量社会发声的学者,赵汀阳似乎在学术研究与社会生活这两者之间达到了某种平衡,以身处世... 语言和语言之外 1、一种对立 哲学家对“我们的世界”的界限这个问题的解释基本上是两种倾向;逻辑主义的和神秘主义的。这两种倾向产生了一... 城邦、民众和广场 一、“常常听到人们在争论城邦的性质” 西方的“政治”(politics)一词,以及“政体”(polity),都源于“... 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 本文讨论了当代中国哲学处境的两个方面: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的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分析了西方的分类学对中国哲学的影...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