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松年,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1936年11月生,浙江宁波人。1960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文革后在西北政法学院任教,1983年至1995年任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制研究所所长、行政法硕士生导师组组长、博士生导师。1995年至2009年任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2009年至今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成立行政立法研究组起,应松年即担任研究组的主要负责人,先后组织或参与国家多部行政法律的研究和起草工作。独著、合著、编写著作60多部,发表论文20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 应松年 张航:中国行政法法典化的正当性与编纂逻辑 摘要:当前,行政法法典化的相关政策动议和立法规划都表明了制定中国行政法典的历史契机已经来临。行政法法典化是兼具理论性... 在法治政府建设上率先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中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们对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建立和谐社会、保护公民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方面寄予厚望,希望其成为解决行政... 对《行政复议法》修改的意见 【摘要】行政复议制度是我国行政纠纷解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低成本、和谐等优点。但是,我国现行的复议制度也存... 回顾制定行政诉讼法时讨论的主要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了新的法治建设,立法速度非常快。到了80年代,刑法、刑诉法、民法、民诉法都陆续制定,当... 应松年 潘波:财政供养人员的范围及制度逻辑 摘要: 财政供养人员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国法律政策中的财政供养人员... 应松年 潘波:财政供养人员的范围及制度逻辑 现行制度对财政供养人员的认定范围过于狭窄,导致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应当理性认识财政供养人员的积极意义,合理界定财政供养...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完善、发展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征途中的第一个起点,也是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本次修改《...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完善、发展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征途中的第一个起点,也是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本次修改...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亮点与期待 1989年4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行政诉讼法》,标志着中国行政法治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以《行政诉讼法》为起点... 依法治国重在落实 摘要:总的来说,法治中国建设有蓝图、有目标,按照这个蓝图和目标推进,前景很好。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党的十八届...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004年国务院公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纲要的... 完善行政组织法制探索 我国于1954 年起,陆续制定了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组织法,并经多次修改。但仍存在诸多缺失,导致一些机构设置缺乏法律依... 完善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法修改核心问题探讨 行政诉讼的建立真正启动了我国行政法治建设,成为我国行政法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虽然《行政诉讼法》对我国法治建设贡献良多,但因... 人民日报: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 化解社会矛盾,离不开司法公正。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相当程度上都要依赖公正司法,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司法本身,也需通过公正裁... 行政救济制度之完善 【摘要】行政救济最重要的三项法律制度: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已建立实施多年,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三项制度很... 于建嵘 魏汝久 郭道晖等: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与法治建设 于建嵘:我们今天开会讨论劳动教养问题。“劳动教养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个课题我们做了两年多,主要是针对上访劳教问题。今天... 行政基本法律已制定完备 亲历者简历:应松年,浙江宁波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制研究所所长,国家行政... 当代中国行政法的新发展 行政程序的立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的修订是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为使读者更深入了解行政法治建设的进程... 应松年 王敬波:论我国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典的法制基础 内容提要: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以“行政程序”为标题的法律规范,在行政程序立法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这...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