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1958年生于北京,经济学博士,教授。曾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任教。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其中1992年获终身教职。1994年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2007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现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 关于绿色金融和绿色转型的思考 尊敬的尹力书记、黄润秋部长、殷勇市长、周亮副主席,各位女士、先生,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来到通州参加今... 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视频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衷心祝贺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感谢Rehn行长邀请我出席本次纪念活动,与其... 在2021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的发言及问答 很高兴参加本届国际银行业研讨会,我将主要介绍近期中国经济形势、挑战与宏观政策应对。 当前,全球经济继续复苏,但分化严... 易纲谈大型科技公司监管:积极应对算法歧视等新型垄断问题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央行行长易纲在7日举行的国际清算银行(BIS)监管大型科技公司国际会议上发表题为《... 我国货币政策的居中之道 题记:2021年9月1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暨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承泽园新院区落成启用仪式隆重举行。落成庆典之后,... 中国的利率体系与利率市场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金融 2021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召开“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目标是建立有助于实现币值稳定、充分就业、金融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任务的中央银行体制机制,管好货币... 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业发展亦取得重大进展。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金融结构(即各... 金融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贯穿金融工作的主线。人民银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和中国经济都产生了较大冲击,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您怎么看当前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 用好金融支持政策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服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叠加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较大... 用好金融支持政策 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求是》2020/10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服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叠加经... 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 近年来金融资产风险明显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集中,金融机构的风险相当部分最终要由政府承担。2018年末,由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承... 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2019年第23期《求是》杂志刊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文章《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下为全... 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 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的自主选择,这既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 求解中国科技落后的“李约瑟之谜” 中国科技进步停滞的原因 对于著名的李约瑟之谜——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中国科技遥遥领先,但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生在中国,... 2018年货币政策的思路 展望2018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仍可能延续,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趋向正常化,美... 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序言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就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一经典著作中阐述了货币数量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值得玩味的是... 外汇领域改革须顺势而为 2015年的外汇领域改革,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有明确要求: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