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司法制度学科负责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宣传文化首批“五个一批”理论类市级人才。研究方向:司法制度,民事诉讼法学。在Issues & Studies、《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社会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独著有《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论私力救济》、《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主编《司法》杂志;主持“司法文丛”;另有译著、合著多种。 …… 论颠覆性程序辩护 摘 要:颠覆性程序辩护指程序违法极为严重和明显从而足以对案件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程序性辩护。管辖异议是常用的程序辩护手段... 温信祥 人民币国际化的全新历史时期 人民币国际使用现状 2009年以来,随着我国逐步解除跨境交易中人民币使用的限制,人民币跨境使用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跨境... 律师等级制度改革:纯属折腾律师 教授评级,法官评级,检察官评级,律师评级,级级复级级,级级何其多。 律师分级制度,其实本来就有,1987年《律师职务试... 司法改革的顶层设计及其推进策略 我们期待更新一轮的司法改革能展望理想,立足国情,在司法的去地方化、去行政化等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我们更期待未来十年的司法... 司法独立:依法治国之关键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要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据官方媒体报道,四中全会可能涉及实... 薄案庭审印象 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的开庭审理已经结束。五日的庭审,上演了一出唇枪舌战、“爱恨情仇”的大戏,精彩纷呈。如果... 化解中国司法公信力危机 比司法不公更可怕的,是即使法院做出公正的判决,民众也时常不相信。司法公信力危机,正是当下中国司法乃至社会治理面临的严峻挑... 司改、政改与司法独立 2012年,新一轮司法改革宣告结束,更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即将拉开序幕。盘点20122012年,司法改革继续沿着预定的轨迹缓... 徐昕 卢荣荣 黄艳好: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11) 内容提要: 自上而下的司法改革虽不断努力,但效果欠佳,司法改革应引入公众参与。这既有破局性意义,也充分可行。公众参与将为... 当代中国的群体性纠纷及其解决 一、群体性纠纷及其特征 转型中国的群体性纠纷相当突出,一直被官方视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因而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 司法改革必须去封闭化和神秘化 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回应群众期待,深化司法改革》,指出在2004年和2008年开启的两轮司法改革,部署的各... 2011:中国法制史上平凡的一年 2011年,农历辛卯年,属兔。是年,和谐社会建设进入第八年,“天宫一号”、神州八号成功发射,交会对接。上半年南方大旱,洞... 司法改革的顶层设计 ·司法改革是法治改革的核心领域,如果司法机构能够有效运行,宪政框架基本上就具备了。司法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可以为这个急... 中国司法改革的现实与未来 主讲人:徐昕评议人:刘海波 魏宏 刘培峰 杨俊峰徐昕:非常荣幸来到著名的天则经济研究所和大家讨论司法改革的问题。我前些年... 徐昕 卢荣荣: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 摘要: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司法改革并在诸多方面有所进展。基于对2009年司法改革措施的系统梳理,报告力图从综合性改革、...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10)(简本) 2010年,中国司法改革沿着预定的轨迹缓慢前行。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根据司法改革整体规划,继续低调推进改革... 良知是司法公正的最后防线 良知对于法官的行为具有深刻、全面、实质性影响。法律永远不可能十分完备,司法永远存在利益衡量和自由裁量的空间,法官的良知是... 劳动诉讼案件上升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东莞市劳动争议案件急剧增加,近期更是呈现“井喷”之势。这一现象已直接导致当地法院和其他纠纷解决机构的超负荷... 人民监督员制度批判* 【徐昕按:我关注人民监督员制度已达三年。2005年11月29日,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CJS)组织了一次专题讨论,华... 私力救济考 内容摘要:私力救济是最古老的纠纷解决方式。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而交错的过程。私力救济不但现今广泛存在,未...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