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谢泳 登录

试释陈寅恪诗《赠吴雨僧》中之“讵公”

1961年9月3日,陈寅恪有四绝句《赠吴雨僧》,其中最后一首是: 弦箭文章那日休,蓬莱清浅水西流, 讵公漫诩飞腾笔,...

知识分子的道统高于王权的正统

当下,知识分子做到不触碰底线,又能保持自己的风骨,这是比较难的一件事。但知识分子应该有自觉的意识,在目前历史给定的现实条...

《围城》的五个索隐问题

一徐志摩 钱锺书和徐志摩有无交往?在一般的两人传记中都没有涉及,细部的考察我不好妄下结论,但大体可以判断为钱徐之间没有...

陈寅恪未入集的一封信

李之禹编《李嘉言纪念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中收有陈寅恪1942年10月5日致李嘉言一函,书前有原函影...

我在《黄河》十多年

庾子山《哀江南赋》序中曾言:“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刘淳兄约我谈谈与《黄河》杂志的关系,我要...

《柳如是别传》开篇仿《红楼梦》

《柳如是别传》全书共五章(第三章和第五章各有一附录),全书各章之间并无细密联系,体量也不平衡,全书近八十万字,前三章只...

储安平研究小史

韩戍《储安平传》(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后,我感觉需要对二十多年来的储安平及《观察》研究作一个小结。韩戍...

纪念顾准其实是纪念一种独立思考精神

我最早知道顾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读书》杂志上刊出过何新的一篇书评,谈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读后印象深刻。到了九十...

陈寅恪对小说的一个卓见

陈寅恪和钱锺书都是中国大学者中有小情趣的人,比如都喜欢读淫书,都喜欢探究小事物的起源,喜欢追究西方器物如何传到中国等问...

叶广良批《近代诗钞》

前几年我到厦门后,对晚清福建文人稍有兴趣。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购得一套陈衍《近代诗钞》,当时随手翻翻搁置一旁,印象中书...

五四精英的追求不能轻易否定

风俗不能规定,也不能强制。所谓礼仪,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种习惯,它有各种形式。没有仪式,就没有庄严,没有庄严...

费孝通的一封信

我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述”时,曾专门讲过几次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的“内部通讯”和“会议简报“制度。这两种制度设立的动...

“在史中求史识”

俞大维晚年回忆陈寅恪,说他研究历史是要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即“在史中求史识”。陈寅恪论文中,有很多看似纯粹的历史...

胡适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如同鲁迅研究一样,胡适研究在中国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它和思想有关。“左”的时候要鲁迅,“右”的时候要胡适,至到今...

萧夏林等:文艺批评要回到批评自身

主持人的话: 在今天,“左”与“右”的语言霸权早已一败涂地。今天再以这种“左”与“右”作为真理性尺度进行批评和度量一切...

陈寅恪钱锺书诗同用一典八例

目前已见陈寅恪和钱锺书旧诗,就数量判断,陈多于钱。陈钱旧诗中,偶有用典同一现象。除一般旧诗习语,如“蓬莱、青鸟、缁衣、...

《理想的下场》序言

序一 郝志东(澳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刘晨在刚注册就读澳门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学位时,告我说自己的第二本书正要出版...

就知识分子问题答客问

  (刘——刘晨,澳门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谢——谢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可以...

西式论文的负面影响

中国学界现在普遍流行的论文格式是西式的,以专业学术期刊和大学学报为主要代表,据说此类文章基本没有真实阅读量,而只有升职...

为何“陈寅恪热”持续不断——陈寅恪晚年诗答客问

高:你的新作从名字上看也是对陈寅恪诗歌的考释。我也见到一些地方说您对你的朋友胡文辉的《诗笺释》的今典部分不...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