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萧默 登录

关于“指导思想”的断想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仰或是信仰扭曲,必会走向堕落或平庸;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信仰或者信仰扭曲,也必然没有前途。...

论“不说话”和“不说真话”权

朋友们读了此文的题目,可能会以为作者一定是一个异类:别人都在提倡说真话,他却要谈什么“不说话”甚至“不说真话”权,但本着...

应不应该建造“虚拟莫高窟”

刚刚读了一篇文章,题曰“敦煌豪花2.6亿建虚拟莫高窟”,是香港苹果日报6月16日发布的(转载于广州日报),不免引起了我一...

央视总部“色情门”事件回眸

内容简介:荷兰建筑师库哈斯设计的央视总部方案,从2002年中标开始,就不断引起争论。2004年库氏出版了《Content...

四月哀思录

今天,4月19日,一大早,打开电脑,想写点这些天来尤其是昨天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有关沈元的一些事,意外地,收到了一位女士的信...

品读三个口号

前语:本文写于2009年国庆刚过几天,本来只是写给自己看的或只和朋友交流的,原不打算上网,也叮咛过朋友不要上网。并非担心...

印度札记(之四)——印度的民族与宗教

通常的印象是,典型的印度人皮肤较黑,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眼珠和头发都是黑的,挺拔的鼻梁,较宽的鼻翼。但我在印度却也见到过...

印度札记(之三)——印度的贫困

到了以后我才知道,总称新德里(New Delhi)的印度首都原来分成两大区,北部是老区,严格地说,“新德里”只指南部的新...

印度札记(之二)——印度的“社会主义”经济

上文已经提到,在印度新德里、博帕尔和孟买,我都遇到过工人的游行示威,有的打着红旗,有的打镰刀斧头旗,或大标语的后面画着镰...

印度札记(之一)——印度的“自由民主”政治

前记:1993年,我曾应印度外交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ICCR)之邀赴印作建筑历史考察,到过不少地方,对印度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上了五所小学——忧患中的快乐

我上了五所小学。为什么这么多?因为那是在苦难的旧中国,山河破碎,我的小学生活也就随之被撕裂了。幸而,中间并没有耽搁,从一...

央视总部与臀部的“异质同构”

读者可读过我在2004年写成并发表的“从ABBS鸟瞰CCTV”(见本专栏),那是对ABBS网(一家著名的建筑专业网站)针...

从中西比较见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性格

借助于中国古人的语言,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它的内容可以被概括为“文”、“质”二字。艺术性格就是文、质的统一显出的作品的艺术特...

从ABBS鸟瞰CCTV

在国家大剧院的那场争论中,不管是专业还是非专业媒体,都显得很是热闹,而建筑网却似乎比较平静;与此相反,关于CCTV(又名...

建筑慎言“接轨”与“艺术”

建筑慎言“接轨”提到“接轨”,首先想到这多半是一桩好事。笔者在印度考察时,陪同的辛格先生就对我们的秦始皇特别钦佩。他说,...

当前中国政治板块的奇丽景象

寄望于执政力量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已取得显著成就、执政基础基本巩固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尽可能以...

造神运动重现之玄机

这种以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高调国家主义为轴心的宣传是非常危险的,早晚要付出代价。如果任其发酵,造神运动的再现便会转化为对...

迎接中国的文艺复兴

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全部完成,我们正处在一种信仰严重流失的状态。在目前某些乱象下面,一股地火正在起燃,中国正处在一次前所未...

夜谭录(之六)

A君在北京已经读完了他的大学第一学期,假期他准备和同学一起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更多地接触社会,今晚他又一次来到我的书房,作...

夜谭录(之五)

我与A君已经作了几次关于建筑艺术的无边际漫谈,早已成了忘年交。他有很强的接受力,我们已经能够谈一些比较深的题目了。今天晚...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