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萧功秦 登录

从两百年看四十年:中国人如何重建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所具有独特的价值与魅力、鲜活的生命力,这些优点必须在与其他文明相互学习与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中国...

中美关系的新思考(上、中、下)

为什么中美关系近年来会走向持续恶化?在双方博弈过程中,处于相对守势方的中国,应该采取什么合理对策?中国应该走低调的、务实...

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一 不久以前,我们去看一位从美国回上海探亲的朋友。这位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二十年前赴美国留学,他谈到多年以来在美国...

如果你真爱国,就请超越愤青思维

“左右”愤青立场不同但思维相似 早在文革后期,我在上海市郊当工人时,有一次参加厂里组织的支持某国革命运动的大游行。...

知识分子如何避免观念的陷阱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知识界对新文化运动的心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向,如果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主流知...

一个天生喜欢监督公仆的民族

如果有人问我 ,这次美国之行,你觉得对美国公众的政治态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美国人受到一种更深的文化习惯无形...

尼赫鲁人生哲学的启示

今天我作为研究生班主任,给全系刚入学的研究生新生讲了几句话。以下是谈的内容。 我今天要与各位谈几点人生的感悟。前几天...

陈寅恪为什么没有写出中国通史

有一位研究生小P来信说,“最近一期的《读书》上有文章说,陈寅恪如果写出了他的《中国通史》,也许轮不到黄仁宇提出大历史...

如何从亚洲古老文明中汲取博弈智慧?

受访者按:这是我近期接受《新闻晨报》访谈的文章。核心观点是,弱势方在与强势方博弈的过程中,如何既能保护自身利益,又...

人要学会过一种有韧性的生活——观陈果课程有感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的情况下,一个人要学会过一种韧性的生活。虽然理想比我们想象的有点儿远,但是只要学会过有韧性的生...

警惕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淡出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盼盼】“中美博弈与世界变局”2019环球时报年会8日在北京举办,在“中国外交环境好转...

萧功秦 :追忆我的导师韩儒林先生

我知道,我不是韩先生最满意的学生,但我却敢说,在他所有的学生中,我是最受惠的学生,他在关键时候所给予我的人生机会,他在...

聊聊林毓生

林毓生是台湾学者中的大师级的人物。回忆一下我三十年来所认识的林毓生,是件很有趣味的事。 我可...

西方保守主义崛起是对左翼激进自由主义的反向运动

当下我们又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我们一定要用常识理性的清明眼光来看待世界。中国与世界,中国与美国,彼此之间的关系实在太重...

周有光是我们生命的榜样

周先生112岁,是中国知识界,也是国际知识界的一个奇迹。这几年来,我每年这个时候都在想一个问题,周先生还健在,这对我们所...

中国模式的利弊及前途

中国经历的巨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如何看待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形成的政治体制与发展模式?它是从何演变来的?...

华夏国家起源新论

中国文明并没有经历奴隶社会阶段,西周分封制是在“猴山庇护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秦汉中央集权则是分封制国家解决战争困境的产物...

任何进步都不完美

如果说,以“整体性解决”为主旨的政治激进主义正是与政治上的完美主义相联系的话,那么,渐进的变革态度正是以非完美主义的价...

如果真正爱国,就应超越愤青思维

“左右”愤青立场不同 但思维相似 早在文革后期,我在上海市郊当工人时,有一次参加厂里组织的支持某国革命运动的大游行。这...

“中国模式”应对经济下行的四个条件

已有成就证明“中国模式”生命力强大 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政治体制与发展模式,通常被学者们称为“中国模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