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夏可君 登录

一群杜甫的安魂曲 ——论哨兵的《清明公祭,闻警报志哀兼与残荷论杜甫》

一群杜甫的安魂曲 ——论哨兵的《清明公祭,闻警报志哀兼与残荷论杜甫》 夏可君 (教授,中国人民...

点赞时代:病毒全球化时代的“千手观音”

点赞时代:病毒全球化时代的“千手观音” 知道为什么千手观音法力失效了吗? 因为上面挂满了中国人自己生产的赝品! —...

论赵野:汉字的风景与抒情诗的命运

随着出生于1960年代,崛起于1980年代,在1989年之后立刻成熟起来的第三代诗人们,都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进入真正...

十个论题:海德格尔的反犹主义与庄子的无用之思

1,为何在1930年代,即从1932-1942年左右,海德格尔、还有施米特与云格尔等人,如此推崇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

做艺术就是返回世界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性艺术,还主要是一种视觉艺术。”身为艺术策展人,夏可君现在的行程很满,他的艺术批评也很满——没有商...

诗性的祖国:诗歌百年的转调

2017年,新诗已是百年,也来到了一个临界点上。诗性写作乃是决断力的速度控制与节点上的绝对恰切,百年之后再岀发,随着...

山水“虚托邦”

一直以来,我都在反复强调中国艺术界要“重写现代性”,西方艺术的“现代性”开始于“印象派”,又被后印象派的塞尚更向前推进...

时间之痛:哨兵诗歌写作的地方志

哨兵诗歌的位置指向是明确的:江湖,即洪湖与周边的长江。众所周知,长江是洪湖的源头,洪湖因长江冲集而成;但在哨兵的诗歌...

身体——思想的触感

摘要:“身体”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思想地位和深刻价值。夏可君从身体现象学出发,按照一个清晰的思辨逻辑展开对“...

姜吉安的绘画与装置:剩余物的虚薄

中国早期的画匠们,比如唐宋时期,更为重视材料的提取,那些矿物质颜料,比如石青、石绿、赭石与藤黄,都是从石头与植物里直...

作为“余象”的当代美学 “如烟”的诗意

现代性审美开始于对无常与消逝的诚实面对,这是刻骨铭心的消逝,但却又无法铭记此无尽消散的忧郁。因此出现了现代性美学的吊...

卡夫卡写作中的中国动机:万里长城与巴比伦塔的对比寓意

为什么卡夫卡在1918年要面对与书写“那个中国”?比如这篇以“我们这个民族“(unserVolke)的口吻所写的《中...

命名的修辞学分析:阿Q及其可能的镜像

国民性与倒影结构 如果我们对鲁迅进入中国文化主流并发生重要影响的文体与思想进行划分,可看到两个明显的写作阶段,而且这...

以自然为中介:论一种虚化的现代性审美的可能性

一 对现代性最早的诊断,来自于波德莱尔在1863年的《现代生活的画家》中直接讨论《现代性》一节中所指出的二元性:“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