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吴飞(北京大学) 登录

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

中国人并没有诞生于基督教的各种观念,没有《圣经》里那样的上帝,没有伊甸园,没有堕落,没有原罪观念,当然也没有自然状态、...

吴飞:默顿和他的“中层理论”

清晨的阳光原来是如此瑰丽,阳光照在雪地上,泛出金黄色的光,我似乎坐拥金城了。门前如厚毡般的雪地里,只有一排野兔的脚印,...

吴飞:寻回人伦的尊严

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当我们谈哲学,或者是谈整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在我看来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

吴飞:自杀问题再反思

作者认为,自杀是理解中国社会现实一个非常好的入手点,但自杀并不是问题的全部,也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自杀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问...

吴飞:从丧服制度看“差序格局”

【内容提要】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是用社会科学方式诠释中国文化最经典的概念之一,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也呈现出一些局限。...

吴飞:当代中国婚姻的价值缺位

看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以及相关的各种争论,很多人不禁问出了这样一个貌似庸人自扰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

吴飞:另外一个洛克

摘要:在现代洛克研究的三个主要流派中,有两个的形成都大大依赖于对这些手稿的解读(只有左派的迈克弗森[C. B. Ma...

吴飞:段庄中的恶与好的生活

在本书的上篇,我们通过分析各种集体技术看到段庄人的宗教活动与伦理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本书的下篇,我们通过对记忆技术的考...

吴飞:家庭伦理与自由秩序

一、家庭与现代 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家苏珊·奥金(Susan Okin)曾颇为不解地指出,从洛克、卢梭一直到罗尔斯的自...

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

内容提要:科学必须发掘隐秘,社会学家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分析理论,强调进入日常生活实践的场域之中去分析和建构...

吴飞:梁漱溟的“新礼俗”

作为20 世纪30 年代中国救国之路的一种探索,“乡村建设运动”的失败已是不争的事实,就连梁漱溟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吴飞:这个时代的精神体系到底怎么了?

访谈嘉宾:吴飞(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副教授) 从3月23日发生在福建南平的血案,到4月30...

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希腊哲学研究的讨论

社会学视野网编者按:本文稿根据2009年6月20日在北京大学外哲所举行的“国内古希腊哲学研究现状和发展”研讨会的录音...

吴飞:从乡约到乡村建设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一个正月初一,已在耄耋之年的梁漱溟回忆起他的乡村建设的时候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世局的历史发展不是...

吴飞:洛克论宗教宽容

约翰·洛克发表于1689年的《论宗教宽容》,是现代西方政治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基矗对于这篇并没有多么艰深的重要文献,历...

吴飞:中国的现代处境与古代资源

现代中国是否还需要儒家,以及儒家在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种种争论,都可以还原为一个问题:儒家思想与现代中...

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学的思想传统

提要:中国社会学若深入理解和反思现代中国百年来的社会变迁,特别是三十年来社会转型和建设的过程,仅靠社会学的学科化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