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1955年生,四川安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著有西方文论和美学研究著作、中国文化艺术研究著作多种,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王岳川简介) …… 中庸思想的本体含义及其践行可能性 《中庸》与其它经典不同之处在于,其所书写的是历代圣贤彼此心领神会相互传承的心法。(24)素朴地说,中庸是儒家的重要道... 老子其人其书之谜 老子其人其书在本世纪初“疑古”学术模式中[2] 遭到了时代文化的误读,并爆发了广泛而激烈的学术论战。这一论战分为两部... 王岳川 余三定:发现东方与再中国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提出了 发现东方 和 文化输出 ,... 艺术美学四题 艺术大于自我 艺术作为感性学本身就是世俗的,有时候,沉沦也可以成为艺术,不然就不会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而郁达夫... 以线达情之书与以形传神之画 绘画的基本艺术构成是点线(笔法)、面体(墨法)、色调(用色)构图。而书法的基本艺术构成则是线(笔法)、墨(墨法)、结体、... 大国形象与中国文化创新 日前,应暨南大学宣传部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为该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题为“大国形象与中国文化创新”的讲座。王岳川立足... 后现代话语错位与知识分子价值选择 这是一个争“后”(Post)恐先的时代。 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世界文化意识领域掀起了一阵“话语转型”旋风。这无疑在人们... 文化重量与海外前景——王岳川与李泽厚在美国的学术对话 时间: 2010年4月23日下午3点至6点地点:美国丹佛李泽厚先生家中人员:李泽厚 王岳川王岳川:泽厚先生好,转眼又是好...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安全 我们必须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消除文化误读,发现差异性文化之间的心灵相似性,在真正的文化整体创新中,拿出巨大的心智和勇气着... 大众狂欢的网络与电视文化 文化研究有两个最主要的领域,一是电视文化研究,二是网络文化研究。就电视文化而言,因图像具有时效性,反映现实文化快捷的特点... 双星陨落 薪火相传 季老曾对我说:我已年届耄耋,对生命和名利的态度完全是道家的超脱的,因此很欣赏陶渊明的四句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时间:2009年5月21日星期四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口人物:王岳川、于丹、纪连海、聂卫平、方文山等(此处仅仅列出王岳川的... 王岳川 柯廼柏:中国书法世界化之可能性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大书法所副所长)柯廼柏( André Kneib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一... 王岳川 梁披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书法前景——王岳川与梁披云在澳门的书法谈话 2002年10月23-11月3日,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应澳门基金会澳门教科文中心的邀请,到澳门教科文中心展厅举办... 文化书法与书法文化生态——与韩国金炳基先生的对话 一 书画是否同源:文化书法提出的质疑 王岳川:金教授,您好。前些年,我在北大书法所提出“文化书法”的观点,并希望以... 中国书画应参与世界艺术立法王岳川教授与潘公凯教授对话 近来,北京大学书法所副所长王岳川教授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就当前中国书法绘画中的若干文化问题和美学问题进行了学术... 梁披云诗词与书法的双重境界 观百岁老人梁披云先生的书法作品和书论,具有极为浓厚的中国文化意味,并与我倡导的“文化书法”精神暗合。所谓“文化书法”... 王岳川 金炳基:书法是文化还是美术——关于文化书法与书法文化生态的对话 王岳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大书法研究所副所长 金炳基 韩国全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韩国著名书法理论家 按语... 王岳川 姜寿田:书法文化贫血症之审视 王岳川(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导,北大书法所副所长) 姜寿田(《书法导报》副主编,书法理论家) 一 东方书法身份与中... 当代中国艺术处境与书法文化创新——王岳川对话范迪安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大书法所副所长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教授 时 间:2007年春 地 点:北京...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