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1920~2008),生于湖北武昌,祖藉湖北江陵。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现代作家,曾用笔名洛蚀文、方典、函雨等。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文学生涯,并逐渐从文学创作转向文学评论。解放后长期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序 这不是一本为发表所写的著作,而是作者应他兄弟的要求断断继继写下来的笔记。时间是从1973年到1974年作者逝世前为止。... 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的对话 问:在上海这样以工商业为主导的城市,人们很容易听到大批公司人、企业人、政府人、金融人和专家的声音,但是却似乎很难听见... 记冯定 “一·二九”学生运动后,我像许多救亡青年一样,以极大的热情去寻找左翼读物来阅读。当时上海拥有一批才华出众的理论家,冯定... 谈《论语》八篇 王元化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写了几篇《论语》简释的文章。不想十余年后出现了一股《论语》热。元化先生对于经典的普及是赞成的... 谈胡适小集 一 蔡元培曾称胡适家学渊源,为绩溪胡氏(胡培翚)之后。胡适后来更正了这一说法。不过,胡适少时在家乡亲友熏陶下,也确实... 读《毛选》记 《人物小记》是王元化先生自编作品集。该书将其旧作按类汇辑一编,收文二十篇。保马曾推送《论鲁迅小集》,今天再分别推送《读... 记郭绍虞先生 我向绍虞先生请教问学,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他是上海文研所的所长,而我则是审查五年后刚被处理下放在所里栖身的人员。... 再记熊十力 我于一九七九年始悉十力先生在一九六八年五月二十四日逝世,当即撰写一文,并将过去十力先生惠我的一封短简复制,投寄香港《大... 记顾准 一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不是一本为发表所写的著作,而是顾准应他兄弟的要求断断续续写下来的笔记,时间是从一九七二年... 一九九一年回忆录 小引 一九九一年的日记只零零碎碎记了几天,就没有记下去了。这是由于我于一九九零年十二月间与张可同去香港,离沪前一段时... 帮闲文学与帮忙文学 中国的帝王连帮闲文人都觉得讨厌的,据我所知,大概只有两位,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另一个就要算宋文帝了。 高祖是流... 林同奇:与王元化临终时的通讯说明 林同奇的说明:王元化先生已在今年5月9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下面是我和王先生从今年3月22日到4月17日约两周之内通过电邮的... 由《伍子胥》想起的 上次和蓝云谈京剧中的《伍子胥》,觉得意犹未荆我还想谈谈从历史上的伍子胥所想到的其它一些问题。屈原曾说“依彭咸之遗则,从子... 《中国现代小说史》书评 寅彭来聊天时谈到,夏志清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目前很走红,有些人正在捧这本书。记得魏绍昌生前曾经把夏志清写给他的几封信给... 小品三则 无辩韩非那套法、术、势所建立的太平盛世,是一个阴森森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甚至不得互相往来,互相往来,就有朋比为奸... 记孙冶方 陈修良大姐在她所著的《孙冶方革命生涯六十年》这本书中记述孙冶方的那些事迹,现依时间先后转述如下: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 记郭绍虞 我向绍虞先生请教问学,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他是上海文研所的所长,而我则是审查五年后刚被处理下放在所里栖身的人员。我... 我所认识的冯雪峰 1936年我在北平读中学时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这是党的外围组织。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兵占领北平,我在日... 一切都不会白白过去 现在有一种理论强调理性而反对情绪化。提倡理性并不错。一九七九年我在长期搁笔后为自己新出的一本书写的后记中曾经这样说过:“... 马国川 最后的访谈 2008年5月9日,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王元化1920年出生于武昌。曾任中共...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