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泰,1942年12月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著名中国游民与流民文化问题研究专家。退休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著有《中国人的饮食世界》、《中国流民》、《华夏饮食文化》《幽默中的人世百态》、《中国人的幽默》、《燕谭集》、《多梦楼随笔》、《偷闲杂说》、《水浒与江湖》、《重读江湖》、《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饮食文化史》等。 …… 为什么“老不读三国”:游民文化与中国传统帝王之术 1994年在《读书》举办的一个“读书日”与王蒙先生同坐一张桌,闲聊时便聊到《三国演义》,最近又在《读书》上读到他写的《... 中国古代皇帝都是怎样做检讨的? 摘自《写在历史的边上》(东方出版社2017-01)一书,系先生生前读史笔记的合集。 “罪己诏”是中国传统中极富特色、独... 诗歌背后的文人命运 一 我这一辈子是非常倒霉的一辈子,所以我现在特别羡慕年轻人,如果我从年轻再活一遍,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因为我这一辈子什... 钱学森和他的同学徐璋本 用“编外犯人”称呼徐璋本似乎有点“八卦”,因为我在三中队时期,徐毕竟没有在三中队,但我又常常听三中队的老号谈到他,特别... 说不尽的聂绀弩 上初中时我就知道了聂绀弩,那是因为读了他的杂文《兔先生的发言》。文章很好玩,一开始就说:“森林中间的大宴会,东道是狮先... 闲话聂绀弩与马三立 题目似乎有些不搭调,许多人可能会想不清楚两人有什么关系,能合在一起做文章?马三立先生是妇孺皆知的名人,是相声前辈、幽默... 说招安 近50年来,对《水浒传》的评论与研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招安”问题。回想25年前,一些评论者以《水浒》作为其政治斗争的由... 说“大哥” 把大哥作一个评说的话题,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以为哥们兄弟是五伦之一,司空见惯有什么好说的?可是我觉得越是常见的事,... 说韦小宝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刀”之作,这是一部与传统武侠小说根本不同的反武侠小说。传统武侠小说是以塑造武艺高强的武侠为中... 说皇帝 明代有个笑话,说某文士去世以后,到阎王爷那里报到。这位文士活着的时候逢迎拍马,时号全能。来到阎王殿前,不由自主地便... 说父母官 “父母官”是个官场的习用语,常常活跃在现实生活及以现实题材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我不知道别人的反应如何,我听了这... 中国流民序 本书的核心是描述中国通俗小说与中国秘密会社之关系,说明它们之间是如何互相渗透和相互影响的。贯穿这两个似乎不搭界问题的线... 木杨城之谜 木杨城是天地会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它有时指自己的基地,有时指敌方的堡垒,有时又指天地会在开香堂时用的重要法器。它作为法器... 从流氓谈到游民、游民意识 一 说来不算遥远,只在十多年前,“流氓”这个词还是极厉害的杀手锏。如果某某女士在大庭广众之下,杏眼圆瞪、怒气冲冲,斥某... 从阿Q说起 游民意识、游民文化还影响到其他阶层,特别是清中叶以来,游民人数激增,成为困扰社会的大问题。游民的特点是一无所有,它要生... 《三国演义》与游民 1994年在《读书》举办的一个“读书日”与王蒙先生同坐一张桌,闲聊时便聊到《三国演义》,最近又在《读书》上读到他写的《... 理想化了的游民生活 游民生活是富于冒险性的,许多游民具有传奇性的经历。这些必然引起通俗小说家们的兴趣。特别是游民组织化以后,秘密会社的活动... 江湖社会 江湖本来是个地理名词,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它却具有了多重含义。有文人士大夫的江湖,例如“人在江湖,心存魏阙”、“处江湖之远... “水浒气”与“三国气” 前两年,北京西郊万寿路开了一家小饭馆,起了一个古怪的名字,名叫“聚义亭”。很显然,它是在模仿水泊梁山的聚义厅。这不仅反... 被忽视的游民与游民文化 去年我提出《游民文学与游民文化之关系》的课题,得到中华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一些朋友与同行觉得这是个新问题,实际上我在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