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王齐洲 登录
王齐洲,1951年生,湖北洪湖人。曾任荆州师专中文系教授、教务处处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湖北省期刊协会副会长、湖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文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特约编委和《南京大学学报》“古代小说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国学研究》《文史哲》《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浙江古籍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专著14部、合著12部。主编“走近圣人丛书”、《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分类精选》、《湖北文学通史》等多种。获首届湖北省和国家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清华大学“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等10余项。新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2013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5年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目录,2016年韩语外译获准立项。
……

孔子办学的组织管理(关于孔子办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三)

创办一所学校,如果想要它长期稳定发展,不使倒闭,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管理。举凡招生制度、日常运作、内部协调、毕业分配,等等...

孔子办学的经费来源(关于孔子办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之四)

孔子办学,起初规模不大,所收弟子均为鲁人[1],食宿问题较易解决,学校经济压力也许不大。然而,随着学校影响越来越大,四...

乐把金针度与人——张国光先生的遗产

张国光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在他的周年忌日,我曾写过《论“双两说”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史的贡献》一文,发表于《湖北...

中国趣味·文学情感·学术精神——郭英德《探寻中国趣味》读后

收入商务印书馆“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的《探寻中国趣味——中国古代文学之历史文化思考》,是郭英德先生三十多年从事中国古...

孔子办学的层次规模(关于孔子办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二)

周代学校有小学、大学之分,不同年龄段的人会进不同层次的学校。孔子所办的学校是小学还是大学?或者是否包括了小学和大学?这...

孔子办学的时间地点(关于孔子办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一)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影响中国教育发展两千多年。然而,对于孔子办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办...

《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小说家《伊尹说》《鬻子说》考辨

中国传统小说自《汉书·艺文志》(简称《汉志》)著录以来,史不绝书,虽然概比 小道 ,诫以 君子弗为 ,但毕竟被纳入主流...

论庄子的文学观念

摘要:庄子是一个文学否定论者,但他否定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文学观念。这种否定与他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情感安顿的思想取...

论墨子的文学观念 ——兼论孔墨文学观念之异同

内容提要:墨子受孔子思想影响,其文学观念中有与孔子文学观念相近的内涵。然而,由于其所处阶级立场不同,核心价值观念有别,...

论老子的文学观念

摘要:老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学观念是以其政治理论为基础的。由于老子的政治理论为“君人南面之术”,以“清静...

孔子文学的学术路径与社会功能

摘要:孔子文学观念的核心,体现于个人是文化修养,体现于社会则是文治教化。孔子提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指...

孔子文学观念的当下意义

1998年,我在《孔子研究》上发表了《论孔子的文学观念--兼释孔门四科与孔门四教》一文。此后近10年来,我把很大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路径

文学观念是指对于文学普遍本质或属性的认识,它既是文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批评的指南,也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矗现行文学理论教材虽...

王兆鹏等:“跨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走向”笔谈

【作者简介】王兆鹏,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王齐洲,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毛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谭邦和,华中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