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思,1948年生于广州。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曾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等。另兼任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等。曾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克莱蒙·麦金纳学院任访问学者或访问教授。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国际政治理论。 …… 胡然 论中美关系与国内治理 内容提要:当前的中美关系不仅面临两国建交以来最严峻的局面,而且这一大国关系也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本文将40多年... 身份政治,美国民主危机的重要根源 尽管中美关系摩擦不断,但与2018-2020年的急剧下滑相比,2021年的中美关系相对平和。 两百多年来,美国由小到... 热和平:中美关系的范式正在形成吗? “新冷战”固然不可取,本文所界定的“热和平”模式如果固化,也同样不符合中国、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最大利益。相反,降低相互... 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与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进入长期竞争共存的阶段,竞争为主,合作为辅。斗争时起时伏,目前处在僵持阶段。中美战略互疑不是个真问题,真问题是双... “成功国家”取决于五大指标体系 许多近现代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描绘过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和孙中山的“天下大同”理念。... 中国申请加入CPTPP的考虑与拜登政府的贸易政策 中国申请加入CPTPP的考虑和前景 今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引起... 反华阴谋:北京眼中的“新华盛顿共识” 美国和中国正在卷入一场竞争,这场竞争可能比包括冷战在内的现代史上的任何其他国际竞争都更持久、更广阔、更激烈。在中美两... 身份政治在美国 一、美国的身份政治:概念与历史 身份政治涉及“相同的身份”,包括阶级、国家、种族、民族、宗教等等,是把人们组织、凝聚... 中美是否落入“萨缪尔森陷阱”?未来两国如何把握历史拐点,抓住合作机会? 2020年12月18日,中华美国学会、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海国图智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0年“美国大选与中... 美国大选后的中美关系 为纪念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建系95周年暨汪熙先生诞辰100周年,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上海交通大... 跳出大国关系窠臼把握国际趋势大框架 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因为最近跑了一些国家,经常在外面和人聊天,还有看材料,总感觉我们的国际问题研究方向上有点问题。我... 当代世界的身份政治和“文明冲突” 壹 身份政治在美国 只有理解“身份政治”(或称“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才能真正... 新冠疫情下的中美关系 新冠疫情对中美关系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双边关系下滑的速度加快,官方关系处在几乎冻结的状态,战略互信缺失日益严重,民间相互... 王缉思 于铁军 牛可谈:《权力优势》:冷战与冷战改变的美国 本文系2019年11月25日,王缉思(北京大学国关学院教授)、于铁军(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副教授)、牛可(北京大学历史系副... 浅论中日关系的鉴往知来 在180年的中日关系历史中,最应当吸取的教训,是国家间关系不能只遵循实力原则,外交政策不能诉诸狭隘民族主义,而必须遵守国... 世界政治在某些领域或有倒退的危险 纵观自古至今的世界变迁可以发现,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进步”的含义不同。在政治领域,所谓“进... 理想国的标准 很多近现代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描绘过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和孙中山的“天下大同”理念。不... 王缉思 黄仁伟:中美可能长期对抗,我们该另起炉灶吗? 【6月15日,新民晚报社举办了题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美关系走向何方”的讲座,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北...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 两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几年前,美国加州的一位女市长跟我讲起她同一位中国市长的交谈。两位市长所领导的城市结成了姐妹城... 共同的利益,冲突的价值观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北京与华盛顿和解以来,特别是中美建交后的40年,中美两国都获得了巨大的安全和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