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王鼎钧 登录

廖玉蕙:到纽约,走访捕蝶人——散文家王鼎钧先生访问记

王鼎钧,1925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抗战末期弃学从军,曾在报社任副刊主编,也当过教师。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品...

你死我活办电视

一九六二年十月,台湾电视公司开播。 起初,电视机售价昂贵,没有彩色节目,每天只播出几个小时,节目制作也相当粗糙,但是它...

特务的显性骚扰

五十年代,台湾号称“恐怖十年”,国民政府绝命挣扎,“检肃匪谍”辣手无情,大案一个连一个公布,士农工商党政军都不断有人涉...

匪谍是怎样做成的

一九四九年五月踏上台湾宝岛,七月,澎湖即发生“山东流亡学校烟台联合中学匪谍组织”冤案,那是对我的当头棒喝,也是对所有外...

有关《文学江湖》的问答

  敬答“九九读书会”诸位文友 你的第四卷回忆录一度打算名叫《文学红尘》,最后改成《文学江湖》,通常书名都有...

打日本,我过足瘾了!

五叔年轻时说,他的志愿是在战场上跟侵入中国的日军厮杀,结果,中国军队在滇西缅北跟日军作战,五叔都参加了。 为五叔,我勤...

那天,战争几乎吞噬我

一九四四年算是个丰年。这一年,苏联把列宁格勒的德军击溃了。克里米亚和罗马尼亚也相继解放。这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罗马...

出门一步,即是江湖

诗人郑愁予的名句:“出门一步,便是江湖。”离家五百里算是很远了吧,哪想到后来更远,更远…… 我一生漂泊无定。十四岁的时...

与生命对话——《怒目少年》序

这些年,常常看见有人在文章里质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中国人会生气,敢生气,也曾经怒不可遏。“地无分东西南北...

摇到外婆桥

抗战发生,军队深入农村,而且有了游击队,这些流水似的兵并没有铁打的营房,再小的村庄也有一套班底负责接待过境的人马。有时...

田园喧哗

高粱叶打完了,准备拾豆子。豆子经霜才熟,收割时,豆叶都枯黄凋落了。豆子熟透了,豆荚会炸开,把豆粒弹出来,种豆的人不能让...

战争的教训

母亲最爱《马太福音》,说《马太福音》是四福音里的压卷之作。 她对我说:“来,你是住在神的家里,要天天读一段《圣经》。”...

战神指路

战史记载:一九三八年三月,日军矶谷师团沿津浦路南下,破临城、枣庄,东指峄县、向城、爱曲,志在临沂。同时,坂垣师团由胶州...

《昨天的云》序

我听说作家的第一本书是写他自己,最后一本书也是写他自己。 “第一本书”指自传式的小说,“最后一本书”指作家的回忆录。 ...

天津中共战俘营半月记

解放军攻克天津的时候,对处理大批俘虏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经验,缴械就擒的国军官兵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好像一切水到渠成。 ...

满纸荒唐见人心

国共内战打到一九四八年,国军在两个主力决战的战场上都告失败,东北只剩下长春、沈阳、锦州,山东只剩下济南、青岛、烟台、...

东北一寸一寸向下沉沦

国军的军纪变坏,宪兵队冷衙变热,民众纷纷前来投诉,要求制止军人欺压。宪兵巡查沿途取缔违纪事项,每天带回整页记录,有时...

名词带来的

时下台湾青少年的新生语言,称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九年出生的人为“五年级生”,称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九年出生的人为“六年级...

我从胡适面前走过

我对胡适没有研究,我见过胡适,崇拜过胡适,学习过胡适,思考过胡适,今天凑个热闹,谈谈我的回忆。  胡适一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