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1927年2月生,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主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儒藏编纂与研究”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面: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儒家哲学,中西文化比较等。2014年9月9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汤一介简介) …… 张岱年先生和《中国哲学大纲》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张岱年先生最喜欢的两句话。我想,这也是张先生为人为学的宗旨。我是在1956年才认识张先生... 在和谐社会中探讨 “普遍和谐”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我们回头看看20世纪的历史,可以发现过去的这个世纪是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世纪,取得辉煌成就的... 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 佛教传入中国至隋唐分为若干宗派:天台、唯识、律、净土、华严、禅等等。至唐以后,其他宗派均先后衰落,而禅宗的影响越来越... 施舟人《中国文化基因库》序 我和施舟人(KristoferMSchipper)教授认识多年,我们都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教有着相同的兴趣,... 老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对一般人(包括儒家)所追求的 真 、 善 、 美 ,老子似乎都持否定态度。如他说 绝圣弃知 ,反对追求一般的知识; ... 回忆我的父亲汤用彤 我父亲汤用彤先生生前最喜欢用他那湖北乡音吟诵《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和庾信的《哀江南赋》。我记得我的祖母曾经对我说,我... “天人合一”给我们的四点启示 “天人合一”这一《易》所阐发的命题,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石。儒家哲学认为,在“天”和“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关系... 关于墨子思想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报刊上刊登了几篇关于墨子思想的论文,涉及愚子思阶级实质、历史地位和其他一些问题。我想就两个问题谈一些看法:第一个... “真人”废名 道家、道教书中都有所谓的“真人”,我这里说的“真人”和道家、道教书中讲的“真人”不相干。道家、道教书中的“真人”都是... 我为什么而活? 我那时认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活着就应有一种历史使命感,应对社会负责任。如果一个人不甘于平庸凡俗,自然要担当起苦难,所... 为自己找个安身立命处 我认为现代新儒家或者自己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认为“儒家思想”可以“救世”、“救人”而“以天下为己任”。当然,如果用儒家... 儒学与天人和谐 做人也罢,做企业也罢,我们都要努力朝着更高的境界前进,不能只停留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这样是难以长久的。现在讲可持续发... 论儒学复兴 一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 论儒学复兴的现代意义 本文摘录自《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本位》,题目系编者所加。 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 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 中国知识分子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知识分子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呢?这个问题也是很难弄清楚的。因为你说“什么什么”是中国知识分... 儒者的“忧患意识”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于佛道有一特点,即它的“入世”精神。基于此“入世”精神而抱有较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周易·系... 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 读《读书》1993年12月《说〈读书〉》一组讨论《最是文人有自由》和《最是文人不自由》的文章,不觉手痒,也想写上几句。... “国学”能否成为一级学科? “国学”是不是从日本进口的值得认真讨论 “国学”作为一个概念或名词,是不是从日本进口的,是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国... 再谈我们为什么要编 《儒藏》 我曾经写过一两篇文章说明我们编 《儒藏》的理由,主要是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考虑的: (1)在我国历史上儒、释... 中国现代哲学的三个“接着讲” 内容提要:当前的我国文化,似乎很像我国隋唐时期的文化,正在经历着由两种文化矛盾冲突的阶段,转向本土文化开始消化外来文化...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