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青,1954年10月生于陕西省武功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88年10月—1991年8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1991年8月—1995年6月,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生;1995年9月起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并兼任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研发部总经济师。2012年3月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金融分析、侧重理论模型和数量预测,曾发表论文50余篇。 著作有《改革中的宏观经济》等。 …… 为什么人民币贬值全球都害怕 我解释给你听 全球范围需求不足 从需求角度来看,应该说全球大致上是在一个通货紧缩边缘,美国可能已经走出通缩,有可能进一步走出零利率... 持续时间很长的通缩基本上可以排除 2015年3月22日,2015中国宏观经济(上海)论坛暨北大国发院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举行。就在上个周末,中国经济观察报... 关于国民收入分配问题 【朗润¨格政】解读三中全会系列简报之七简报2013年第048期(总第1080期) 2013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 为何低利率会催生股权融资? 负利率的问题引起了很多关注。导致真实利率偏低甚至为负的原因,除了宏观经济管理的历史习惯以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日益增加的... 中美利差与套汇 中国居民外汇储蓄的持续减少和外汇贷款的大幅增加,其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在“做空”外汇,“做多”人民币。尤其是2007年... 外汇储备的中国效应 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巨额外汇储备的含义并不是仅仅单纯到代表着国富民强,也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作为国家财富的后盾无... 中国股市的“老鼠仓”模型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政策研讨会 “中国证券市场的前景和隐忧”系列之二 2001年第06期(总... 通货膨胀:货币决定与国际传导 作者简介:宋国青,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1。 原文... 利率、通货膨胀预期与储蓄倾向——从两次高通胀期间的储蓄倾向看预期的作用 作者简介:宋国青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经济研究》(京)1995年第07期 第3-10页 引言 ... 4%的通胀目标是空想 决策层把CPI控制在4%的目标,这是已经放在那儿的,什么意思?这个4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没有参加,但是让我算也是这个结果。... 中国食品价格上升的推力 2010年8月份CPI同比上升3.5%。从目前的食品价格推测,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进一步上升到3.7%。虽然这... 投资大幅增长或致逆差 中国需求将拉动全球经济增长 在上半年巨额信贷的刺激下,中国经济已现企稳复苏态势。接下来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控的方式都值得我们格外关注。早调整意味着 缓和... 中国经济的隐患与中国金融的艰难选择 一、总需求回升一波三折 2001年3季度的总需求即名义GDP比上年同期增长7.3%,估计这一增长率在4季度会低于6... 中国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的一些情况 时间:3月24日(周日)14:00 地点: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 主持人(卢锋教授):那我们就开始吧!其实不用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