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专业(硕士)肄业。1991年在北京成立民间历史学研究机构,并在中国史学会下设立“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一方面资助史学专著出版和其他学术活动(已经资助出版史学专著70余部),一方面继续从事苏联史、中苏关系史的研究。学术兼职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 …… 沈志华 李丹慧:阎明复回忆中苏关系:半个世纪的恩怨 笔者夫妇与阎明复住在北京万寿路甲15号院的同一座楼里,上下仅4层之隔,时常去他家里拜访,请教和讨论涉及中苏关系的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近年来,由于俄国历史档案的大量解密和公布,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已经逐步为各国研究者所了解。中国的参战,即... 面临危机的抉择:关于朝鲜战争之中国决策述评 摘要:在朝鲜战争全过程中,中国领导人曾在四个方面做出过重大决策,本文对此历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苏联... 历史的转折——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 整理/龚思量 近年来,中美两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这也是两国自关系正常化以来经历的较大的转变。许多人质疑,... 从档案看东欧各国社会制度转型 受访人:沈志华,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终身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周边国家研究院院长,美国伍德罗·威尔逊研究... 东欧各国冷战时期档案收集和整理 本文为沈志华教授为《东欧各国社会制度转型档案文献编目》撰写的总序,本书为东欧八国及俄罗斯总计四万多条档案的目录汇编,... 动机判断与史料考证——对毛泽东与斯大林三封往来电报的解析 内容提要: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毛泽东先后发给斯大林两封关于中共对民主党派政策的电报,但说法完全相反。全... 历史研究犹如审理旧案 刘文楠:您在学术机构之外其实也能做研究,但为何后来又回到了大学教书?您对历史教学有什么心得?你觉得培养学生的时候,最重... 沈志华 余伟民:斯大林是怎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 ——战后苏美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路径和原因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与斯巴达的冲突为例,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提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 1990年代,我到俄罗斯搜集苏东档案 在生意和学术间“挣扎” 八十年代,我曾经在南方做了几年生意。主要是我从监狱出来的时候特别受歧视,那个时候劳改释放犯... 中美关系会重蹈冷战覆辙吗? 最近一个时期,中美贸易战和华为孟晚舟事件引发国内外热议,人们都在讨论:如果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今后世界是否会倒向曾经... “十月革命”与中国的发展道路 1917年的俄国大革命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无论结局如何,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作为一个历史存在,作为在20世纪改变俄国... 斯大林是如何掉进“修昔底德陷阱”的? 亚洲的冷战归根到底是苏联确定了方针以后,把中间地带——中国、朝鲜都是中间地带——裹胁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使得冷战在全球... 《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前言 本文系沈志华教授《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一书前言。 本书作为教材,主要是为中国大学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作,同时,... 苏联援助下的国民革命 苏联的援助,给了孙中山和国民党以前所未有的壮大和成功。尽管,按照苏联模式改组国民党,容纳共产党,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不满... 破镜重圆:1965-1969年的中朝关系 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中国外交失控的特殊情况,中朝关系的确一度跌入谷底。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中朝关系的冷淡和恶化,与中苏... 若即若离:战后中朝两党关系的初步形成(1945-1950) 从1945年战争结束到1948年朝鲜建国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与北朝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双方在革命政权建立过程... 从中朝关系史的角度看“萨德”问题 朝鲜的拥核政策,核战略,起因于中朝关系的根本改变,起因于中韩建交。原来朝鲜有两个核大国的支持和保护,他自然可以签署核不扩... 中苏朝:一场战争与三角同盟 随着俄国档案的解密,苏美两国空军曾在朝鲜战争中对阵厮杀的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历史中,这是美苏之... 所谓1950年中苏“秘密协定” 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上盛传一个“历史文件”,即所谓1950年2月12日中国和苏联签订的“特别协定”(或称“秘密协定”)...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