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任东来 登录

“孤独的异议”:霍姆斯大法官与现代法治的道路

1932年1月11日,在庭审结束时,霍姆斯突然脱去法袍,告诉助手,从明天起他将不再上班。这一退休决定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像刘绪贻先生那样生活

刘绪贻先生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作为一个多年来经常聆听先生教诲、备受先生提携的晚辈学人,我衷心地预祝先生生日快乐!过去三十年...

学术腐败的“中国特色”

随着几起学术丑闻被大众媒体曝光,学术腐败的问题也走出学术的圈子,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公众话题。虽然大家都在谈论学术腐败,但...

一个永远追求新知的学者——悼念冯承伯教授

接到南开国政系韩召颍的电邮,告知冯承伯先生在10日去世,悲痛心情难以自制,不禁潸然泪下。我虽非冯先生的亲灸弟子,但是,他...

冷战史中的苏联解体

有一种史学,可以称之为“纪念史学”。就是在某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发生、或某个历史人物诞辰(去世)的整数年份里,在政府或某个社...

司法和法官独立的美国之路

在美国,只有两种公共职业没有强制退休的规定,可以终身任职(tenure):一是大学教授;二是联邦法官。前者是为了保证思想...

一场打了两百年的言论自由保卫战

美国报人安东尼·刘易斯一生主要在两个领域中摸索:新闻和法律。1955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刘易斯因为发表麦卡锡主义时代“忠诚...

当爱国主义碰上宗教和言论自由

在美国,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公立的中小学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美国历史和政府这类正规的...

校园祈祷与“分离之墙”——恩格尔诉瓦伊塔尔案(1962)

自德国思想家韦伯(Max Weber)成名以来,西方思想界普遍认为,基督新教是推动17世纪以来西方现代化和民主政治的最重...

言论自由与诽谤罪

在人类追求言论自由的道路上,法律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言论自由这一当今习以为常的权利,源自近代英国,本来是议员的一种特权,...

司法大案如何影响美国宪政

任东来:世纪之交,我在华盛顿国际问题高级研究院(SAIS)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考察了不少所谓 智库 ,发现自己原来的一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怀念沈宗灵先生

从网上获悉沈宗灵先生仙逝,深感悲痛。沈先生终年89岁,也算是高寿。但以先生恬淡的心境、超凡脱俗的气质,他应该更长寿。先生...

大国干预与共产党的革命战略——对于中国和希腊的比较研究(1944-1946)

1937-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1941-1944年希腊人民反抗法西斯德国的战争有着非常相似的特点:争取民族解放...

约翰·马歇尔与美国现代法治的确立

(一)捡来的首席大法官 学法的人似乎都知道,约翰·马歇尔是美国现代法治的奠基者。他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司法审查权的...

美国劳工寻求社会公正的艰难之路

我们每年都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和“五一国际劳动节”,但是,这两个节日的来历却逐渐被人淡忘了。实际上,它们都源自美国。...

自由与“生命 ”之间的取舍

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美国人热爱、珍视自己所享有的自由,并引以为傲。但自由并非绝对,在任何社会中,身...

宪法法和宪法学:一字之差,本质之异

五年前,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选票争执案将我研究美国的兴趣从美国外交领域转移到了最高法院这个制度,随后国内“宪政热”的大...

寻找另一个中美关系:华人在美国

自从1979年正常化以来,中美关系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一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一重要性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它的关注与研究,...

从胚胎干细胞资助之争看美国联邦与州的关系

无视布什总统行使否决权的威胁,2006年7月18日,共和党人占微弱多数的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3票对37票通过法案,要求联...

盟友之间霸权和平转移的实证研究——《从英镑到美元》序

最近十年,国际关系的研究成为一门颇为热闹的“显学”。不过,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大量的著述不是对西方(特别是对美国)国际关系...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