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熙,1960年1月26日出生于浙江乐清。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选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文学遗产》编委,《国学研究》编委。曾发表《黄庭坚与禅宗》《黄庭坚诗分期初论》《谢灵运〈辨宗论〉与山水诗》《魏晋诗歌中的飞翔形象》等众多论文。著有《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活法为诗》等多本专著。 …… 东晋南朝时代钱塘江诗路的形成 内容提要:在魏晋文人诗创作风气中,钱塘江流域属于相对后发的地区。东晋时期士族在该地域的聚居与宦游,使它成为诗歌活动的中... 论唐代格式、复古两派诗论的形成及其渊源流变 内容提要:唐代是中国诗歌理论与批评实践发展的重要时期,唐代诗论可分为格式、复古两大流派。格式派诗论的基本思想背景为南朝... 对中国古代诗歌史研究的一些思考 中国古代诗歌史的研究,到了今天,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很可观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局部的、容易解决... 湖畔的思念——怀念恩师陈贻焮先生 一 恩师陈贻焮先生走后,转眼之间,已经七个多月,世事茫茫,生者碌碌,没有想到在不能忘却的思念和追怀中,时间照样是过得... 论魏晋南北朝乐府体五言的文体演变 五言出于汉乐府,为魏晋文人所继承,成为魏晋南北朝诗坛的主要体裁。其时四言虽存而已僵化,纯为模拟之体;七言虽行而未盛,且... 论阮籍《咏怀诗》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无论从创作本身来看,还是从作品的主题风格来看,都有许多难以解明的地方。阮诗甚至给人以奇迹的色彩;... 论《文选》《咏怀》十七首注与阮诗解释的历史演变 阮籍五言《咏怀》八十二首,东晋臧荣绪著《晋书》,已称其“为世所重”①。南朝时期,颜延之、沈约相继为其做注,实为《诗经》... 论《文赋》体制方法之创新及其历史成因 在批评史上,《文赋》第一次对文学问题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它的理论体系以及各种重要观点,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作了许... 李杜赋合论 唐赋创作在唐代文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造成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是从汉代以来,诗赋一直是纯文学的中心。在南朝文笔观念里... 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 一、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及其生成原因 汉乐府诗的某些艺术特征,如叙述故事的生动性,情节上的戏剧性,以及语言朴素而又能逼真... 赋体起源考 赋体的起源问题,是赋学中的重要问题。历来赋学专家,没有不致思于此的;自班固《艺文志·诗赋略》、刘勰《诠赋》等古代文学史... 从歌谣的体制看“《风》诗”的艺术特点 朱熹云:“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1](序,P1)又其注《国风》云... 20世纪上半期乐府研究史述评 20世纪学术发展历史,是一个现代学术发展的进程。20世纪的乐府研究,既是传统的乐府学的延续,同时又有它的现代的起点,与... 傅璇琮 董乃斌 钱志熙 林继中:文学史研究的跨世纪构想 文学编年史的设想 前些年,关于文学史研究的讨论正成为热点的时候,我与南开大学中文系罗宗强教授在一次会议上碰见,谈起此事...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状的衡估与思考 生命问题的研究正逐渐成为人文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讨论哲学中的生命观和文学艺术中的生命主题的译著、论著陆续问世。在古典文... 唐人乐府学述要 唐人诗歌之称乐府者有二,一为当代之乐章歌词,实以近体新声为主要体制,绝句尤为其大宗,其中一部分变化为长短句曲子词,实为... 对中国古代诗歌史研究的一些思考 中国古代诗歌史的研究,到了今天,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很可观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局部的、容易解决... 审美·历史·逻辑 在讨论方法问题时,我们有必要将文学史研究方法区分为具体方法和基本方法这样两个层次。具体方法是指那些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方法... 唐人论孟诗诠论 在文学批评史上,与作家同时期或时代相近的批评家的评论,往往具有后世研究者的评论所不能代替的价值。罗常培谈到过这个问题,... 群体的影响与个体的超越 文学家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接受群体的影响是文学家成长的必要的条件。中国古代的许多重要作家,往往与其同时的文人社会、...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