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庞中英 登录

二十国集团迎来“全球南方”时刻

二十国集团(G20)自1999年成立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G...

全球治理研究的未来:比较和反思

摘要:全球治理研究日益成为一个最为重要的学科。全球治理研究源于国际关系研究,又改变了国际关系研究。然而,全球治理研究的...

庞中英 卜永光:新冠肺炎疫情与二十国集团的危机应对

随着多边主义遭遇逆潮,G20受到冲击,制约了G20发挥应有作用。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G20再次启动“危机应对机制”包括中...

我们最终将迎来全球合作的新时代

有观点称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图为美国纽约医护人员将一名患者送入医院。据美国约翰斯•...

庞中英 卜永光:在全球层面治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内容提要: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治理”是应对“大变局”的有效途径。但是,现存的“全球治理”,尤其是经济和气候变化治理系统...

透视40年关系,看清中美和平的基础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的时刻(201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目前跨太平洋的各种人在密集地重思和反思中美关系。中国《世...

地区安全治理的未来:走向亚洲协调

内容提要:作者首次提出了“亚洲协调”的概念,讨论了亚洲协调对未来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安全治理的必要性和长远性。尽管最早的主...

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20世纪30年代“经济民族主义”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现在,世界需要找到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全球方案。...

“经济民族主义”大冲击或来临,全球经济面对双重挑战

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是针对全球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欧盟而非美国——也遭受这场贸易战的冲击。这场全球贸易战是在美国新的...

“锐实力”?——三大指标衡量中国的国际行动

最近在美国和英国的一些重要机构和重要杂志上推出了一个新概念——“锐实力”(sharp power),引起广泛关注。 ...

软实力、比较软实力及其对文化外交的意义

本文转自微信号“ 世界知识期刊”。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于1990年诞生于美国,提出者是哈佛大学著...

以多边化方式实现“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中国发起的,已经成为一个国际项目,中国有必要减少“一带一路”的中国单边特性,想方设法多边化“一带一路”...

我亲历的金融危机

2007年8月,我接受了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邀请,从北京前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到被广泛“评估”为全美“智库”第一的这...

中国一举一动都是国际政治重要信号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投行,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等一系列新诞生的全球性、普遍性机构,都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新的全球治理机制...

中国外交的“不”与“有”

“一带一路”的倡议,尤其是“亚投行”建设,凸显了中国外交的转型问题。从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演变的角度来看,中国外交...

一带一路阻力之一在印度

在印度的学术会议上,我发表了《新的中印关系是可能的吗》,演讲长达20分钟,其中指出,有不少中国人瞧不起印度,如同不少印...

印度推反制计划 “21世纪海上丝路”充满挑战与风险

2015年春节前,笔者应邀到新德里在第17届亚洲安全大会(ASC)上做关于中印关系的主题演讲,了解到印度针对中国的“海上...

为什么安倍政权"一意孤行"?

  中国成语说, 有恃 才能 无恐 。 安倍为什么 一意孤行 ?笔者在这里仅指出如下几条理由,说明安倍 一意...

庞中英 王瑞平:全球治理:中国的战略应对

提要:随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需要开展基于中国视角的全球治理研究,尤其是要制定中国的全球治理战略。该战略...

新型大国关系不专指中美

国内有人认为,新型大国关系专指中美关系,并不适用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确实,在今年6月“习奥会”上,中国提议,希望中美关...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