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李炜光 登录

李炜光的思与悟

十年前,第一次读到李炜光的著作,震撼,感觉血液流速加快的那种震撼。 毕竟,作为文科生,高中政治教科书中有关“税收三性...

税收强制性:纳税也是纳税者的需要

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支付的对价 税收学上有个“三性”之说,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被认为是权威解读税收的三大形式...

美国减税的启示

一、本次减税不同于以往税改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美国经济增长亦明显缺乏动力,...

英国财政制度的演化与现代世界的诞生

现代世界不等于全世界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科首席教授):现代世界,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它是现代的、工业的...

从法律程序角度,如何理解和预判美国的税收政策?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发布了2018财年预算草案,该草案大幅度削减国务院、国际开发署(包括一系列国际项目的预算)以及环保部...

餐巾纸上的税收革命——拉弗曲线传奇之一

一场晚宴与餐巾纸上的几条曲线 1974年12月的一天,一群美国人汇集在首都华盛顿的一家名叫“双洲”的餐厅里聚餐。这是一...

税收的正义观

[01.17]研讨会纪要:2016-05-14    梁治平: 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非常重要——...

间接税是个局,直接税是个梦

先生,自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起,赋税就与你如影相随了,如西方人常说的,“无法逃避的只有死亡和纳税”。几分责任感,几...

梁启超:中国公共财政的启蒙师与先行者

任公身处清、民两个时代,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研究领域极其广泛,工商实业、法律教育、军事外交诸学均有涉猎,尤对财政学兴趣浓...

李炜光 刘宁:西方国家财政监督体系及其借鉴价值

西方国家的财政监督,深深地透射出一种宪政的思维方式。财政监督宪政所提倡的人民主权思想和权力制约理论,成为财政监督存在的基...

李炜光 秦晖 于建嵘 李成才:财税改革与经济繁荣

2013年11月27日,腾讯网十周年“中国说”思享会在北京举行。财税学者李炜光、历史学者秦晖、社会学学者于建嵘以及纪录...

公民更应当关注税收干什么用了

  研究税收一般都是从政府的角度,关注政府的制度、政策应该如何调整和改革,而从民间、个体和家庭角度来研究税收...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真意

偶然看到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提供的一份统计数据,上面说,目前中国占人口总数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

李炜光 韦森 贾康:财权制衡与中国下一步改革

李炜光:财政是观察制度演变最佳的视角本刊记者邹蓝人物档案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教授,《现代财经》杂志主编。主要研究方向:财...

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前提

近日报道称,审计署将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近三年来,审计署已先后两次审计地方政府性债务。2011年属于“全面审计”,全国...

周厉王是一面镜子

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秋凉时节的一个夜晚,国都镐京城里出大事了。黑暗中,一群手持棍棒、农具的国人秘密集结,并扑向王宫—...

乌家培 李炜光等:缅怀杨小凯

2013年7月7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召开了“纪念杨小凯教授学术研讨会”,纪念九年前英年早逝的杰出的华人经济...

改革尤须言路畅通

公元前538年某日,郑国出大事了。国都新郑,大夫子宽急匆匆来到执政(相国)子产的官邸,告诉他,现在大街上人们都在骂您呢,...

节俭也是一种高明的理财

中国历史上出过不少国家理财能手,如汉之桑弘羊、唐之刘晏、宋之王安石等,不过,提起阎敬铭这个名字,今天可就没几人知道了。这...

公共财政改革是突破口

摘要: 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在于对于 公权力 的制约。政府拥有权力、资源,但这权力和资源只是它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必要条...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