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申宁,1952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曾长期在部队从事军事历史的教学与研究。曾任深圳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主任、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军事思想史、近代战争史、版本目录学、古器物学、中国近代史史料学及晚清上流社会研究等领域。著有《中国古代兵器》、《中国兵书总目》等,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撰稿人兼审稿人,《李鸿章全集》编委会执行编委。现正在编撰《李鸿章年谱长编》等。 …… 甲午战败的历史解读 这是一场深刻影响和改变东亚局势的战争,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对于受战争影响最大的中国,历史的深刻性在于:战争失败... 中日甲午战争历史解读:思想 制度 战略 当一个国家的国民和政治精英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尚未从传统转变到近代时,再完美的近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改革是革命的引路人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改革成为联系两个世纪的纽带。戊戌年的腥风血雨尚未散尽,慈禧便继承了光绪的事业,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政... 嬗变的思潮 19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变化最为繁杂的时期,这是一个思潮迭起,又不断产生的时代,是一个思潮嬗变的时期。思潮迭起,是说各个... 敬惜字纸 在鲍传江所藏物品中,由一件《惜字歌》,是当时富家人为行善事,专门印制散发的。在今天应该称为社会公益宣传品,还可以叫作“传... 被运作的历史及其价值——评王宜林《甲午海将方伯谦》 方伯谦是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济远”舰管带。在丰岛海战中,“济远”舰升白旗和日本海军军旗逃跑,在逃跑时水手王国成、李士... 透过人物解读历史——读《被调整的目光》 早年曾读过一本《罗马的传说》,文笔清新优美,以一种如诗如画的氛围引领读者神游古罗马。直到今天,我仍无法忘记那本书中刻画的... 关于李鸿章家书之真伪 自从曾国藩家书刊行以来,人们得以籍其家书窥视这位理学家的内心世界,从此家书便洛阳纸贵,风行一时,各种名人家书遂纷纷出笼... 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在十九世纪后半叶,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一思想认识的转变,又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李鸿... 论文化与传统 一、何谓“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环境中所获得的品格、行为和方法,以及由此所积累起来的意识、风俗、礼仪等精神复合体。... 投石问路 中国的封建政体,由于以家为国,诸事系于一身,自然有诸多弊端。朝臣身处庙堂之上秉公办事,往往到处碰壁,动辄得咎,弄不好连乌... 谈谈“既得利益集团” 近几年,“既得利益集团”这个概念渐渐地耳熟能详起来,出现在人们的言谈之中,出现在报章杂志中,人们不论知不知道这个概念,都... 说“偏激” 偏激一词,未见于《辞海》,可见是个新词,历史并不悠久。在意识形态定于一尊之后,人们对于不合于此者,多用“偏激”一词概之,... 幕府 幕指帐幕,即蓬帐,古时军队出征时,将军的府署称幕府。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以史为鉴 在中国,司马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使他智勇双全的模范儿童形象,成为每一个家长教育自... 士大夫阶层与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内容提要】由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变,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转变,初看上去是迫于汹汹东来的... 戊戌百年的思考 今年是戊戌变法一百周年的纪念。百年后再回头看一下这场摄人心魄的变法运动,不免令人感慨万千,不能不产生许多的思考。百年来... 论方伯谦问题 方伯谦是北洋水师济远舰管带,1894年9月24日,因临阵脱逃等罪名,被清廷军前正法。自方氏问斩后,为其鸣冤叫屈者代有其... 历史应由谁来写 日前由书店购《民国人物碑传集》一部,书虽新出,但材料却是老的,所涉民国人物有473人,多非显要之员,颇有查索价值。暇时无... 厘金 厘金是晚清民国年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一厘,即货值的百分之一,故名厘金。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革命兴起后,发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