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李昌庚 登录

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依赖*

摘要:在市场经济社会,国有企业主要存在于市场机制无法或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以弥补市场失灵和起到再分配政策等作用。中国...

论加强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战线思想有感

内容摘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加强党建绝非是简单重复过去高度行政化模式...

“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争议与回应*

摘要:梳理宪法第10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若干争议,指出其问题实质及其出路所在。关于宪法第10条的规定,理解...

李昌庚 段东升:中国基层社区治理的历史镜鉴与现代转型

摘要:  如果说传统封建帝制时期是受特定条件和环境限制的低层次自发性“乡民自治”,那么清末民国以来乡村自...

中国法治评估的困惑与出路

摘要:  市场化、法治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是法治评估生成的重要土壤。在一国同一政治框架范围内,法治更多地表...

论法治中国战略选择及其路径依赖——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法治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

中国社会转型的路径依赖及其法治回应

摘要:  基于历史惯性下当今中国特殊国情,为了以尽可能小的成本与代价获得社会平稳转型,以史为鉴,政治权威主导...

国有财产监管制度研究

【摘要】只有在市场经济社会,在政府职能转型的背景下,以区别于高度集权社会的政府干预行为和市场经济社会的传统政府干预行为...

中国语境下国家治理现代化拷辨

内容摘要:政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如同公司治理。从熟人社会治理模式向陌生人社会治理模式变迁是国...

主动改革:中国社会转型的理想选择

摘  要:虽然主动改革是痛苦、艰难甚至夭折的,但任何被动改革及其后可能出现的变革都容易带来灾难性后果,尤...

中国征收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征收制度在土地公有、国家利益至上、私权不足而又向私权限制和公共利益转型的现实国情下,导致我国体制转型、立法思维与私人权利...

企业国有资本出资人: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中文摘要】我国企业国有资本出资人存在着划分标准不明确、国资委职能冲突和角色错位等弊端。在分析国际企业国有资本出资人...

诚信生成机制探析

摘  要:人如同动物一样,某种意义上保持适度距离往往相安无事。适应人性“恶”的一面,以法律信仰为基础的制度...

评“勿做‘激进批判的现实主义者’”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于2007年10月8日刊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邹东涛先生的文章(以下简称邹文),并被《报刊文...

中国语境下政治现代化与社会稳定的博弈和平衡(修订版)*

摘  要:政治现代化进程伴随着社会稳定问题,这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应当辩证地看...

不应忽视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往往高度重视自然科学,而忽视社会科学。诚然,自然科学非常重要,它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是...

不宜过分拔高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结束后,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团中央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

国有产权登记机构的法律思考

一、国有产权登记机构的现状 1、国有产权登记机构的现有种类及其立法规定 从我国现有立法和社会实践来看,国有产权登记...

史际春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企业市场退出的法治思考

摘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不能重走常规能源的老路,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包括企业的市场退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属于不完...

新路径视野下的经济法与相关部门法学关系

内容摘要:自从经济法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经济法与相关部门法学关系的争议,尤其是经济法与行政法、民商法以及后来的社会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