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捷,上海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后,现执教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并担任亚际书院等机构的研究员。个人研究兴趣主要包括经济思想,经济发展以及南亚、东南亚的区域研究,曾在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等地进行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若干。 …… 殖民时期的移民城市化与人口变迁 印度大部分人民始终处于艰苦的生存环境里。在五十年间,印度总体死亡率不但未下降,还有所上升,这与乡村经济进一步凋敝有关。... 英国殖民控制与印度纺织业盛衰 17 世纪末,印度控制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纺织品贸易。但到 19 世纪中叶,印度已彻底从棉布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印度棉纺织... 印度早期国际贸易背后的传统网络 印度很多社会网络早在英人或葡人到来之前就已存在。这些社会网络大多通过族裔、族群和宗教维系,很容易超越地区边界和国界,有... 以软件人力资源优势跻身高端价值链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印度将信息产业定为新世纪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印度虽然无力开发核心软件争夺国外市场,但至少牢牢把握住... 下一步会是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吗 印度经济改革呈现出多元混杂的局面:产业与贸易改革最彻底,走得最远也最成功。农业改革进行得较慢。若要释放农业劳动力,并与... 铁路也与语言宗教那样呈标准多样性 印度千年的制度演化早已形成自己的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大多数劳动者原本也都有一份贫贱而稳定的工作。铁路导致剧烈的产业变化... 尼赫鲁的雄心与五年计划后遗症 印度前两个五年计划只保证了社会内部政治稳定和社会重建,但没能促使经济获得长足进步,教训深刻。在未能解决普遍的赤贫问题、... 拉纳德的经济发展观 拉纳德认为,古典经济学仅适用于英国,不可能放诸四海而皆准,主张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印度的经济政策。他的著作构建起一套不同... 经济研究中的行为学转向 2017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让大众视线再一次聚焦于行为经济学领域,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经常采用实验方法,事实上,它在众多经...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要兼顾公平与安全 追求信任与合作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信用很难通过简便手段测量和评估,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最... 干预经济思想在反思饥荒史中暗暗滋长 主流印度思想界很早就认定,英国人秉持理想化的自由市场原则、绝不直接干预粮食市场,对印度历次饥荒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饥... 多种金属本位有效保证了货币的稳定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迅速降低了印度的资本成本,使贷款经营变得可行,跨地区贸易陡增,国内乃至国际商品市场得以发展,制造业得以...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部典籍 古印度不太重视文献。在有限的文献中,公元前三世纪出现了一部多达十五卷、名为《政事论》(Arthashastra)的巨著... 东印度公司当年怎样毁了区域贸易一体化 学界有观点认为,英国人自 19 世纪后期起,在孟加拉地区修建了不少铁路,加速了殖民者集中收缴粮食的能力,破坏了区域性粮... 从拉·甘地的改革到拉奥的“第二次独立” 颇有激进主义色彩的拉奥改革方案刚提出时,曾广遭批评,但当时印度经济正陷在危机中,批评者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等到经济增长... “亲富”的绿色革命酿成一场灾难 上世纪六十年代,印度自独立后已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工业取得一定进展。工业发展也需要农业的支持,而印度落后的农业基础... “锦鲤”营销背后的社会心理 最近,支付宝的“锦鲤”营销策略的成功,也让其他商家纷纷跟上,分别推出自己的锦鲤活动,“杭州锦鲤”、“深圳锦鲤”、“重庆... “家庭计划”五十年来的磨难 由于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很早就熟悉马尔萨斯人口增长导致全面危机的警告。所以早在殖民地时代,一些知识分子就开始讨论人口... 穷人的话语 2013年的阅读回顾,我仍然想从班纳吉与迪弗洛著名的经济学科普书《贫穷的本质》说起。几年前,这本书的英文版甫一出版,... 迪顿:一个老派经济学家的野心 迪顿并未沉迷于微观调查数据,他从未放弃对社会加以总体认识、整全认识的努力。所有这些具体问题的研究,都折射出迪顿那种贯通...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