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辉,笔名胡一刀,广州人,1989年肄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供职于广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工作之余,醉心于学术研究。出版有思想文化方面的随笔、评论集《最是文人》及关于中国古代的方术和文献问题的《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另有《陈寅恪诗笺释》、《现代学林点将录》、《拟管锥篇》、《人物百一录》、《洛城论学集》、《广风月谈》、《书边恩仇录》等。 …… 读《文雅的疯狂》三题 [美]巴斯贝恩的《文雅的疯狂:藏书家、书痴以及对书的永恒之爱》(陈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确是一部有意思... 钓鱼城的尴尬 【一】 东海有钓鱼岛。北京有钓鱼台。重庆有钓鱼城。 我知道钓鱼城,或者说,我特别留意到钓鱼城,大约是过去检读过姚从吾... 世间已无徐慧之 六十年代金庸长期在《明报》写时评专栏(性质相当于如今《南都》的“个论”),名为“明窗小札”,用的是“徐慧之”的笔名。... 书信发表权再议 由于钱锺书书信拍卖案的触发,我曾发表《书信发表权之私见》一文(《南方都市报》2014年2月25日),提出了异于现行司... 熊猫与帝国主义 熊猫可以说是近代以来最受欢迎的中国符号,因此,也是最成功的形象输出,没有之一。在中国最封闭的年代,它甚至作为一种柔性... 论冒犯 当《查理周刊》事件才发生的时候,我就听说微博上有不少争议,而我以为是非甚明,无庸讨论;当我在新浪微博看到有人转发一位... 为业余汉学孤独地喝彩 这个题目差不多是抄来的。 美国《亚洲研究杂志》1964年组织过一系列的文章,对中国研究领域作出一番反... 忍不住的批判 为知识分子的天真一辩 戴晴的《在如来佛掌中——张东荪和他的时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买了很久,一直未看... “士大夫之学”今论 给罗韬的文集作序,我是当仁不让的。不仅因为他已给我的书写过好几篇序跋,本宜投桃报李,有来有往;更重要的是,我自认最能... 《人物百一录》后记 还是先解释一下书名。 收进这个集子的文章,所涉及的都是近百年来的人物,但有政界的,有艺苑的,有学林的,有文坛的,而且... 学问的人生——怀张晖 张晖的追悼会,我没有去。听说,正在那天,北京下了一场多年来罕见的大雪。我比张晖要整整大上十岁,可是我还没有见过雪。我错过... 现代学人涉嫌剿袭举例 近年学术界的抄袭行径,披露于网络,传播于报章,大有前赴后继之势,论者惊为当代学界之怪现状。然而学术剽袭现象,非仅中土所有... 民国学术圈 “民国范儿”现在是个很流行的词,一谈到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就不由自主地带着仰望的态度。胡文辉先生所著的《现代学林点将录》... 敬答越胜先生 越胜先生台鉴:大凡批评文字,若施于相识者多委婉语,施于不相识者则多苛刻语,此固人之常情,而我亦未能免俗,故前作容有指摘过... 作为回忆文本的《燃灯者》 《燃灯者》可算是一部横空出世的书。从报章到网络,几乎是一面倒地叫好,而我,无论对作者赵越胜先生,还是他回忆的对象周辅成先... 搞那些东西有什么用? 出了这本书,不免会更多的面对这类问题:你搞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也许我可以一本正经的回答:研究早期方术,是要搞清楚上古... 当知识分子成为小丑 1958年,甘肃千里沙漠中的夹边沟劳教农场,农业队第一大队大队长、研究新疆史出身的右派安兆俊对高尔泰说:“我们这里,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