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何勤华 登录

持续释放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动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具有基础性作用,需要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

何勤华 张顺:从“民惟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常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和精确把握,...

法典化的早期史

内容提要:“法典化”是近代以来出现于英美法系之外的大陆法系及其他各国法治建设的一场运动,即使以判例法为中心的英美法系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

给青年读者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青年读者朋友,大家好! 我是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也是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的会长。我主要在大学里讲授外国...

何勤华 周小凡:新中国外国法制史研究70年——以学术热点的探索与争鸣为中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外国法制史学科的发展经历了“创立—停滞—发展”三大时期,其发展道路虽坎坷曲折,成就却卓越醒目,而发...

人类法律文明的起源

摘要:在描述法律文明的起源时,由于文字尚未诞生,因此仅凭法学的文献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的成果。在...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壹 夏:何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

关于法律文明的思考

尊敬主持人,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年我们会议的主题是“法律文明的起源和变迁,以古代五大文...

外法史年会:三十而立、负重前行

尊敬的焦盛荣副校长,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兰州,召开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30届年会。...

何勤华 王涛:《大宪章》成因考

摘要:  诞生于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八百多年来饱受赞誉和争议。贬之者谓其“不过是人们心中一部古老的封...

亦师亦父、若宽若严——追忆恩师徐轶民教授

一、第一次见面在北京大学招待所 我第一次和徐老师见面,是在北京大学招待所。那是1981年6月3日,为了报考华政的研究生...

比较法的早期史

【摘要】 在目前国内一般的比较法论著中,比较法研究的历史最早被追溯至公元前6 世纪古代希腊的梭伦立法,个别作品虽然也将...

法治是一个艰辛的历程

众所周知,人类关于法治的经典概念,是由古代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提出的。亚氏...

何勤华、贾宇、秦前红、张中秋:中政委座谈实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1月8日请来卓泽渊、陈卫东、左卫民、秦前红、季卫东、贾宇、陈甦、何勤华、孙笑侠...

现代国家政治文明的根基与灵魂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

走进法律历史的深处

我国对法律史展开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法律史学界焕发了青春,步入较为迅速的发展时期。 研究成果日...

大陆法系变迁考

【摘要】法系的理论,最早是由日本学者穗积陈重(1855 - 1926)提出来的。1881年,穗积陈重从英国、德国留学回...

法律人宣言

原编者按:2015年来临之际,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发表二0一五年新年献词——“法律人宣言”,表明法律人推进依法治国的...

法治是人类法律文明进步的结晶

所有这些规定,尤其是在强调“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及对依法治国的氛围营造、国民法律素养提升以及...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