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志,1938年12月生,辽宁海城人。1964年于辽宁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即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胡适研究会会长、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理事长、孙中山基金会理事等职。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尤以思想史研究为主。主要著作有:《胡适研究论稿》、《胡适年谱》、《胡适新论》、《蓼草集》、《蓼草续集》、《耿云志文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等;合著有:《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上、下)、《梁启超》、《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等;编有大型学术资料书和工具书《中华文化辞典》(第一副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42卷,主编)、《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9卷,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08年出版)等。另外,发表论文和文章二百余篇。 ……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演变 人们常常喜欢引用西方一位历史学家的话,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话可能令不研究思想史,或不喜欢思想史的人们不快。但这话是... 我的治学经历与心得 知识的准备与思想的训练 一个人无论做何事业,或做何种学问,都需要有知识上的准备。假如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则任何事业与... 关于历史人物研究的若干问题 历史是由人创造出来的。要研究历史,就不能不研究人,研究那些创造历史活动中有所作为、发生影响的历史人物。所以,无论古今... 研究胡适四十年 人生世上,会碰到许多机缘,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往往都是原来所无法预见的。我走上研究胡适的道路,就是... 五四:现代中国的新起点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五四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事件,从它发生到今天,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因为它的意义实...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百年回响 一 近代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大的群众性运动,但能够在百年之后,仍能勾起生动的记忆,使人感到有如复临其境一样的激动和振奋... 我与胡适研究三十六年 阅读提示:胡适是中国思想学术与文化方面发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也是现代中国最具国际声望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之一。他学贯中... 梁启超对清王朝最后统治危机的观察与评论 大约30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谈及梁启超1910年发表在《国风报》上的一些文章时说:“由于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使他(即... 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近代一百多年中,中国人从初步认识和传播民主思想,到逐渐提出并尝试以改革或革命的手段建立某种西方式的民主制度... 周质平 耿云志 马勇:民国大师的道术变迁 主题:气节与学术,民国大师的道术变迁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胡适与梁启超的中西之争 2013年8月1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耿云志做客腾讯文化燕山大讲堂,发表了题为“胡适与梁启超”的演讲。梁启... 周质平 胡适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 胡适在香港讲演引起的风波 1935年1月,胡适应香港大学之邀,往游香港。年前,一些朋友曾经劝胡适不必前往。但胡适认为,此行不仅仅是前去接受香港... 民族复兴是复兴甚么? 民族复兴这个口号喊了一百多年了。因种种原因,至今还未能实现。就我所看到的文献而言,这一百多年中,还没有人彻底思考我们要... 在“傅斯年与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一、傅斯年首先是个学者,是个能博能精的学者能博是指他读书多,知识渊博,通古今,融中外 他的“博”表现在: 1. 读... 胡适文化观的再解读 一 文化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东西,就不会静止不动,永远僵立在一个地方。它要活动,要生长,要进步。这个过程是新陈代谢... 重读梁启超的《立宪法议》 摘要: 实行立宪政体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一直追求的政治目标。梁启超是第一位明确提出宪政目标并筹... 梁启超与胡适 今天的会,是谈梁启超。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发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他既是政治家,特别是政论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学者。整个...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激进主义 近三十多年来,我写过讨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或涉及这两个运动的书与文章不少。都是充分肯定这两个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 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问题与趋向 [提要]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是个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负载着久远、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中国人,在力图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创造新文...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