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59年1月出生,天津市人。1978年至1985年,在天津财经学院财政学系获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研究领域:财税理论研究、财税政策分析。 …… 将分税制进行到底——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格局的现状与走向分析 内容提要:对于分税制,要从分事、分税、分管三层含义上完整、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在“分税制”和“分钱制”之间,事实...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 年 3 月 5 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述...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 新思想引领未来,新征程催人奋进。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和宣... 亟待破除对共同富裕的误读 2022年10月10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在京举办《共同富裕与人的发展:中国的逻辑与选择》新书发布暨“促进共同富裕面...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最重要最主要内容 在回顾我们党围绕科学判断经济形势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的过程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 深刻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精神和实践要求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 中国经济的底色与底气 对于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该怎么看?下半年以及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工作该怎么干?不仅要从认识论上,而且要从方法论上,特别要从理... 认清中国经济发展底色,保持信心实现发展目标 本文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宏观形势论坛(2022年夏季年会)全体大会三“新经济学... 牵好市场主体这个“牛鼻子” 越是困难挑战增多,越要把握好“稳”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越是压力叠加,越要找准扎实稳住经济大盘的发力... 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战略任务... 高培勇 邓曲恒:从战略性有利条件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 核心阅读 深入理解和把握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我们用好用足战略性有利条件,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保持经济... 以市场主体为重心 促进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深度融合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转折点,一个以... 未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会是一所怎样的大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全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 【摘要】 立足于加... 促进共同富裕要力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3月7日(星期一)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委员进行大会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在何处? 在当下的中国,只要稍加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颇多冠之以“新”的表述环绕着我们。也可以说,我们正处于多方面“新”的包围... 高培勇:深刻理解和把握现代财税体制的理论源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 要以市场主体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 我很赞同中国宏观经济已经开启常态化进程这一判断。我以为,这里所说的“常态化进程”,是指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我想指... 新发展格局中坚持底线思维,首先要坚持财政底线思维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怎样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问题,分别三个层面作了系统分析:其一,透过现... 下一页